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5 08:13:28| 人氣41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公民、讀書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常常對學生說,先當個人,然後當個公民,最後再談當個讀書人。請容我試著解釋一下我個人的認知。
先說「人」吧。我們都是人,可是我總覺得有些人沒有把自己當人。人是世界上的物種之一,和其它的物種當然有所差異,但也有所相同--就是我們共同分享這個地球,我們彼此相依相存,不同物種間異中有同;而即使同樣是人,也都受到各式人口統計變項的影響而被加以人為的區隔,也就是同中存異。特別是我們有不同的生存空間與發展背景,所以生活習慣、程度與思考模式,也大有差異。可是無論是人是物、是那裏人那國人,我們在生命上是平等的,為了生物性的生存,而傷害其它物種,那是一種生命不得不然的本質,不在此論。然而,我看到很多不像做為一個人所應有的行為:虐待其他的生命、沒有理由或以偏蓋全地鄙視其他的人。不懂得尊重其他的生命,有什麼資格稱為「人」?
拿最近一對來台灣打算長住而最後卻落荒離去的日本老夫婦而言,不管雙方的認知差距有多大,生活習慣有多麼大的差異,他們不想繼續住下去的理由有多麼地無法被接受,我們可不可以用羞辱的方式對待一對老人?我們可不可以用羞辱或不平等的方式來看待或對待非本土所生所長的外籍勞工或外籍新娘?我們能不能對嫁來台灣的媳婦們,像別人對待我們嫁出去的女兒一樣?我們能不能對待別人,用像我們期待別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對生命的不完美,我們懂不懂得寬恕與憐憫?當我們大聲疾呼別人要公平對待我們時,我們可曾公平地對待過他人?還記得高雄捷運施工單位是如何地對待泰籍勞工?我們可不可以亳無來由或以似是而非的理由,來說:我不屑和那一種人或那一國人為伍?你不會期望你的同胞,在外地聽到同樣的話對著他說。你可以說不屑和某人為伍,但不能說不屑和某國或某類人為伍,這中間的差別,你可分得出來?我們需要重新學習如何對待生命,這樣才能算是一個「人」。
會當個人後,再來談談「公民」吧。現代社會的基礎建立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的份際與秩序之上,有時我們尊重的是那一份社會賴以運作的機制,孔子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固然機制必須與時俱進,舊的機制也許應該被調整,但我不認為有可能將機制完全取消。因此,所謂的社會人便是一種懂得尊重機制並願意遵守社會機制的人。有一段時間,流行著一句話:「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然而很多個人的「喜歡」,卻造成了他人的痛苦。我們只顧著隨興卻忘記了尊重、只顧著表達卻忘記了聆聽、只顧著自我卻忘記了克己。
於是,我看到了許多同學在放學過馬路時迤然而行,混不覺交通號誌早已變換。在明示禁止吸煙處吞雲吐霧,雖是瀟灑卻也讓人飽受二手煙害之苦。在享有並運作民主機制的同時,卻忽略了民主機制的運作基礎──尊重、包容以及開放討論。在振臂疾呼權利的同時,卻忽略了義務;追求自身自由的同時卻忘記他人也有與你有同樣追求自身自由的權利。不說別的,小小一根隨手丟棄的煙蒂、車窗中吐出的一口檳榔汁、乃至國會議員與政府官員的粗鄙言行或曲解法令以遂其謀等行為,都足以讓「公民社會」蒙羞。尊重機制、尊重系統,並不會使你看起來愚蠢或失去自我,相反的,它讓這個世界更大,更值得被預期。我期望一個成熟公民社會的成型。
最後談到讀書人,也就是知識份子;首先映入我腦海的名詞是「風骨」二字,其次便是「君子」。「風骨」,是讀書人所具備的德性與價值選擇;而「君子」則是讀書人的言行規範,在這裏我想強調的較為偏向言行規範的部份。我認為一個讀書人,他的思考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同時還能感性地關愛他的週遭(我一直強調理性與感兩者並非相互排斥的,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有人兩者兼備,有人獨擅一類,有人則兩者俱缺,有人則是任憑這種思維隨情緒或情境擺佈。);他有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內生且利他的,並且他能有勇氣與智慧去實踐它。還記得我們從小聽到的「智、仁、勇」嗎?它是讀書人的條件之一。
其次,我想到很多語詞,譬如:「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我想到很多人,譬如:蘇軾、錢穆、胡適、孫運璿、杜拉克;我想到我博士班求學時的幾位師長;我想到週遊中原為人民奔走的孔子、孟子;我想到深夜的案牘明燈、我想到亂世的振臂起義、我想到入世的振衣千仞崗、出世的濯足萬里流。我耳畔響起大學時代的校歌,它的大意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全文請見同學會一文)」。那是我心中的讀書人。想到此,我的眼淚已流下。
你們不要揹那麼重,好好用功、工作,好好做好份內的事,同時設法把它再多做好一點,最後還能接受它的不夠完美;學著理性思考、以禮待人;學著尊重他人、尊重知識與經驗、學著開放與接受挑戰、學著承擔與負責、學著寬恕與道歉、學著不枉此生。就夠了。

台長: 管理心情
人氣(410)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心情(mind) |
此分類下一篇:年終展望
此分類上一篇:好人.謝謝.付出

聖哲
接受不夠完美
這句話讓我感觸很深
以往當學生時
想要某件事完美 可以靠自己輕易達到
現在自己出來工作 當了老闆
才明白 很多事光靠自己全力付出
受限於人才經驗等等
並不能達到完美的領域
甚至於員工一個小失誤
變成全公司的大缺點
記得某次有一個員工
在某高科技廠服務宵夜 早餐
第一次服務 看早餐量相當少 怕他們吃不飽
將宵夜的一道菜(麵包之類)
調到早餐 但他不知道宵夜餐費是45 早餐只有20
這舉動 讓宵夜的同仁抱怨吃不飽
這員工相當自責
下午帶著辭呈 跟三萬元紅包 說要賠償公司損失
我跟他說 損害已經照成了
你也是位公司好我不怪你
只要不要再犯錯 就好
但他依然堅持 要我收下紅包跟辭呈
我說 就算我換一個人也有可能發生同樣狀況
只要你記取教訓 把經驗傳遞下去
對我才是最大的補償
紅包袋我收下 當作接受你的歉意 不然收下你紅包我也睡不好過
這件事後 雖然花了一段時間平息
至少得到了一個好員工
對我們公司而言
一流的人才 留不住 (太苦 待遇太低)
能用的大都是低知識水平
很難期待 任何工作一交付下去
都有完美的表現
如何帶領 帶心
跟接受規劃下的不完美
最重要的是 如何慢慢解決不完美的問題
這也是我對這句話
感觸很深的原因
當個好主管 真的不容易
2006-03-25 13:50:56
版主回應
你已經在真正當個管理者了,很好。要時時檢視你做的每一個活動,是否達到它的目的喔。
2006-03-25 22:51:27
芙麗達
我覺得迷惘。我對「份內」二字有很深的恐懼,我總覺得似乎太多事情都是我的「份內」,而我沒有能力處理這麼多的「份內」。

理想,總是和事實相距甚遠吶。(太悲情了...)
2006-03-26 15:10:27
版主回應
妳的角色有很多重, 每個人都有很多重, 有時並不是要把每個角色做到極致, 而可能只是一種角色切換與平衡的藝術而已。其實快樂也不難呀, 妳忘了妳的論文了嗎? 不要有那麼大的壓力了。
2006-03-26 15:46:34
芙麗達
糟,我有寫過論文嗎???????
2006-03-27 13:05:52
版主回應
妳有指導教授嗎?
2006-03-27 13:27:35
雯雯
我確信老天沒有發錯號碼牌~.~"
2006-03-27 15:22:51
版主回應
到此留言時, 要記得再看一次文章喔
2006-03-27 21:55:03
雯雯
我想好好用功(無奈工作拖垮我的肩),我想好好工作(無奈老闆們又丟新玩意ㄦ讓我玩),我更想好好做好份內的事(無奈非我分內事都要我收拾),我何嘗不想把事情做好咧(無奈一樣未完竟能接著繼續加諸與我)。
其實越是追求完美就會離完美越遠,早就明白如何接受不完美;好多的好多,天天在做也天天在修正自己走的路,因為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這是千古不滅定律。
也許個性使然,也許命運本就多舛,從悲觀走向樂觀,從消極走向積極,從落寞走向喜樂,從陰暗走向陽光,這條路走來好不艱辛哪!但,這就是人生不是嗎!
總是如此思考:不因為別人的路走的如何艱辛或是如何坎坷就不去走自己該走的路,如果沒走過這遭,那人生不就白來一場。
始終相信〝乘願再來〞的意義,如果選擇逃避退縮,只會讓自己在閉上眼的那一刻抱憾終身對吧。
生活是ㄧ種修行─是啊!經是唸給自己聽,是爲自己念,對自己好ㄧ點,就多燒幾柱馨香,多爲自己多唸些善經書吧。

PS.要回這篇有關人的〝大〞問題是需要時間思考的,上班時間當然只能短短留言充個小小篇幅嚕~~
2006-03-27 23:13:57
版主回應
嗯, 回的不錯了。不枉寫了這篇文章。
2006-03-28 09:05: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