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08 17:33:28|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孤兒院探訪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孤兒院|探訪記

事情的起源是我週末在首都的華人教會裡教華裔的孩子中文,之後就參加他們的聚會和青年團契。(千萬別問我:你還是青年團契呀!)
住在首都的華人,相對其他的人是屬於”比較”有錢那一類的,也顯的比較嬌貴。孩子的生活世界彷彿只有San Jose,常常一聽到我要回Talamanca或上山工作,就會說:天呀!你住在哪種沒水沒電的地方呀?那麼落後…..。聽過一個新移民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竟說:你和那些印地安野蠻人一起工作呀?我用淡淡語氣不客氣的回答:他們不是野蠻人,他們叫”原住民”,那些地方也沒有很落後!

我覺得我應該讓生長在這裡的孩子認識、關心、去愛他們生長的這塊土地,而不是靠著我們這些志工,有一天我們會走,誰來關心他們自己的人民?我們沒那麼偉大,也改變不了許多什麼,但是,只要每個人能改變世界的那麼一點點,整個世界就會變的更好,所以我要教他們去”付出”和”愛”。

在主日學時,我先提出去探訪的點子,大家也都覺得很有意義之後就接著討論探訪的對象:孤兒院、老人院、殘障之家或戒毒中心……,因為是第一步,大家比較謹慎所決定前往孤兒院。因考慮到一開始應該先由近至遠慢慢擴展活動範圍,交通問題上也比較好解決,所以請住在首都的幾位年輕人從電話本的黃頁找相近於首都的孤兒院資訊,結果一共有3個,不過經過聯繫的結果有的還需要正式公文申請、有的則有許多其他限制,最後我們決定了位在Guadalupe以北的一所孤兒院。
整個聯繫和籌畫的工作耗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教會的年輕人一來年紀小、二來沒有這些經驗,所以做起事來不免緩慢、停滯,而我人不在首都也沒電話可以聯絡,常常都要主動打電話督促或先做計畫構思,終於一切塵埃落定我和另一位年輕人Tim也先去探路和拜訪孤兒院的負責人,而九月的第一個週末就是我們前往探訪的日子。

之前我們一直思考,我們要帶什麼給他們?文具?衣物?

也許是以小人之心度均子之腹,我們很擔心給孩子的東西會反被院方拿走,所以我們最後決定給每個孩子一人一顆大蘋果,既健康、拿了就吃掉也不怕被搶走。其次,看過孤兒院後發現他們有一個大草皮可惜廢棄了、在醫療設備上也相當欠缺,所以又決定送給他們幾個足球和一個醫藥箱。在和負責人談話過程中,他對台灣的志工計畫頗感興趣,雖然不想以後累死團長,不過若可以實際幫助他們又打出台灣知名度何樂不為?而哥國的孤兒院皆隸屬”邦妮”基金會,凡是社工人員或警察找到無家可歸的孤兒就會送到邦妮去,之後邦妮再安排送至哪一個附屬的孤兒院。在孤兒院中孩子由2歲到13歲都有,過了13歲就得再被送至其他的收容機構。而邦妮和孤兒院一切經費皆仰賴善心人士的捐款,所以也有發不出薪水的時候、在照顧孩子上也不是每每都衣食無缺,所以如果可以派志工來就很棒了!

我們預先準備的節目有:唱歌、團體遊戲、找報紙拼經文句子、戲劇。教會的年輕人們也都認真準備了,而今天卻應驗了中國的一句話:人算不如天算!
一開始他們都還乖乖坐在地上唱詩歌,等到開始玩遊戲時,他們一看到麥克風或哪個漂亮的哥哥姊姊就會像猴子爬樹一樣黏上去,所以後來的團體遊戲和找報紙拼經文的活動就視情況而終止,連戲劇也沒得演,大家不是忙著招呼這個就是抱那個、哄了小男孩就又要抱小女孩。雖然流程已完全走樣,然而規則是死的、人卻是活的,當機立斷比墨守成規來的好。這一天每個人都有各溫馨、喜悅的下午,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玩了、表演了什麼,而是我們陪著孩子一個快樂的一天。

除了教會的年輕人之外,團長、謝師傅、替代役厚有和其他兩位志工Eva和費南多也都共襄盛舉。Eva他們除了慷慨捐贈了一個醫藥箱(羊毛出在羊身上,國和會當初提供我們的)外還想了一個很好的idea,他們細心的做了小貼紙寫著”Taiwan”一個一個貼在要給孩子們的蘋果果梗上,一來讓他們可以記得我們、二來也不用老是回答”China”和”Taiwan”的分別了!!
還有一件感人的事,教會一個姊妹聽說我們要去孤兒院探訪,一聽有65個小朋友,當天竟準備了65份玩具交給我們當作給孩子們的禮物,姑且不論這些玩具的價值,但是對於愛心的拋磚引玉卻是我們樂見的。

年輕孩子們要走出美麗舒適匡起的世界,台灣也要走出去,我們一起加油!

台長: Esperanza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