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17 11:38:02| 人氣3,70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華蓀老師提供的可及性案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雅圖市街角公園/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跟著淑珍去旅行 – 張華蓀老師提供的可及性案例

在2010年的可及性休閒旅遊調查中,我們著重在開車旅行者的角度,並且儘量避開過於都市化的街區和市中心。在一次和老師們經驗分享的機會,張華蓀老師分享了她的可及性設計發現:西雅圖市的街角公園、舊金山州立大學校園和Yerba Buena兒童公園。這幾個案例正好說明利用地勢順勢走出可及性,以及利用地勢創造可及性。這兩者都需要有可及性的設計心態以及改變傳統的設計態度才可能做得到。可及性的設計心態必須先在心中建立沒有殘障設施或沒有無障礙設施的概念;而改變傳統的設計態度才可能避免製造障礙在先解決問題在後,例如先製造台階後設置殘障坡道。殘障坡道不應該被視為解決可及性問題的設施,多餘或額外的殘障坡道基本上是浪費的設計且與景觀不相容。
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無障礙(barrier free)在觀念上是有差別的。後者的目的在於解決障礙,結果往往造成無障礙設施和障礙並列,產生資源的浪費以及環境景觀的不協調,甚而有貼標籤的嫌疑。而可及性則在於提供可到達、可使用、安全便利的管道,避免額外的、特殊的設計與資源的浪費。簡而言之,前者是融入環境的友善設計,後者容易流入貼標籤式的設計。

這個面積不大的街角公園地形些微起伏變化,設計者順著地勢以最輕鬆的路徑規畫出一條可及性步道網。這一條可及性步道網的所有端點皆以極盡友善之可能的方式做結束,例如平順地與相連的街角停留空間相接,或者和店家前的人行道順勢無痕相連。這樣的可及性步道概念不同於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中的殘障坡道設計,這是一條以消除陡坡為前提的園路設計概念。利用遊園的空間體驗設計手法將地勢上的高低差稀釋掉。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校區(UCSF)


和紐約州立大學雪城校區(SUNY-ESF)一樣,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校區(UCSF)的地勢呈丘陵狀,人行步道就在這樣起伏的地勢上順勢蜿蜒展開。人行步道網絡的鋪設以整體的校園規劃為基礎,極少出現急促的垂直落差問題,因此步道網絡得以平順的蜿蜒在校園,和緩的步道坡度以不超過1:16為原則,坡度以不超過1:20為最佳。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校園外部空間的人行步道與建築物內部空間通道的連接在出入口處以平順連結為原則,並且避免不必要的台階或門檻設計。這樣的可及性步道設計思維有時候會出現不可預期的長度。如果能夠善加利用這些多出來的長度,或許可以因此產生不可思議的空間體驗,使原本無趣冗長的通道成為多樣的停留空間或景觀區。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新舊建築物間有時候難免出現不可避免的落差問題。如果單就個別建築物的問題作解決,還是無法解決建築物與建築物間的可及性問題。如照片所見,設計者可以以較為宏觀的角度尋求解決之道;換句話說,設計者可以設計一條可及性步道為主軸串連建築簇群,必要時仍可保留原有的台階作為捷徑。雖然是串連建築群,這條可及性步道設計還是必須符合公園或景觀步道設計之規定。目前台灣尚缺乏必要的戶外景觀設施設計規範,未來此規範必須符合可及性原則且是單一唯一的規範。



資料來源: http://www.yerbabuenagardens.com/


Yerba Buena兒童公園


Yerba Buena兒童公園是繼芝加哥千禧公園之後,另一個可及性設計範例。千禧公園以散步的心情設計一條跨越車道的人行天橋,有趣的賞景路徑讓冗長的天橋變得有理。這在台灣或許有人會稱它為無障礙天橋,無論如何,這座天橋的設計讓可及性通道變得更有型、更賞心悅目。這座造型與功能兼具的人行天橋曾經對台灣產生一股景觀橋設計的風潮,但遺憾的是台灣的這些景觀橋多數只有造型沒有可及性的內涵。

從平面圖上可以看到從Martin Luther King Memorial到Children’s Garden間也是以一座人行天橋穿越車道做連結。值得注意的是這座人行天橋除了跨越車道的功能以外,途中還結合其他空間做轉換和賞景的設計。更重要的是這座蜿蜒的結構物竟然成為消除障礙完成可及性的超級設計。順著動線前進,步道蜿蜒在隆起的台地上成為景觀設計的一部份,緩慢穿越車道與建築物出入口結合,時起時降的步道繼續與來自不同方向的步道相接。人行天橋持續來到Yerba Buena兒童公園,非常有創意地與兒童遊具結合在一起。使得下陷的兒童遊戲場原本障礙連連,突然間變得超有趣的可及性設計。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連結人行天橋的出入口的上下方皆為可及性設計。上方的通道成為兒童遊具頂端串連的通道,下方則成為接近公園底部的必要通道。這是以障礙為契機、化障礙為設計的典範案例。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資料來源: 張華蓀老師

遊戲路徑繞著坡道走,使得坡道不再只是坡道。地形上的落差障礙反而成為設計的一部分。



資料來源: http://www.google.com

台長: 歐布萊恩
人氣(3,708)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可及性休閒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台灣戶外空間可及性調查案例分享(1/N)
此分類上一篇:可及性國家公園: The Sequoia and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

春藥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19:03: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