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27 01:03:46| 人氣1,4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信心銘略述 卷3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信心銘略述 3

 

內文:「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大意:修行、學道,只要一念間還有所揀擇、憎愛,即便只是這一念的些微差距,也已如同天與地般的懸隔;若欲契得真理、本心現前,就不可存有順逆己意的差別想法。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雖說迷失和覺悟都是源自一心,但是一迷一悟之間、便是聖凡之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六根與六塵對應的當下,若是還有揀擇、憎愛的心念,即使只是那微乎其微的一念之差,依舊是與真理相違,其差距也宛如天與地般的懸隔遙遠。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現前」,並非說有什麼奇特現象、境界可見。意思是,想要契悟真理、明心見性,心裡就不能存有「順合己意」和「違逆己意」的差別想法,因為這都是揀擇、憎愛下所產生的虛妄之見,只會蒙蔽自己原本純真的清淨本性。

須知「道」本無差別,眾生形體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在「佛性、體性」上都是一樣「平等」的,只因各自的業因、業緣不同,而在世間呈現種種不同的形態。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無差別就是平等。《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個「是法」,指的就是佛性、覺性、道。

所以修行學道的人,平時就必須以平等的心態去看待萬有,如此薰修,久而久之功夫漸深,在因緣成熟之時,就能發揮關鍵的作用。

另外一點;大師說「莫存順逆」,是告訴學人契道的要旨、除妄的方法;但不是教人對於喜歡、厭惡的事物都不懂得做出反應!「禪」的教育是活潑的、靈活的,不是讓人刻板而不知應變活用。

 

文/靜觀

台長: 靜 觀
人氣(1,429)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信心銘略述 |
此分類下一篇:信心銘略述 卷4
此分類上一篇:信心銘略述 卷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