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8 11:01:33| 人氣1,39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永保赤子之心的散文家—希世之珍琦.琦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永保赤子之心的散文家—希世之珍琦.琦君



琦君自從195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琴心》後,她的文學盛名至今響譽五十年。在漫長的文學生涯之中,琦君努力不懈,悠遊於小說、散文、評論、兒童文學文類之間,創作三十餘部的作品,質量俱佳廣受讀者大眾之歡迎。最令人感到難能可貴的是,她的作品感動了各世代的文學讀者。2001年公視將其小說作品《橘子紅了》轉編為電視劇,又掀起了了一股「琦君風」,由此可見她獨有的文學魅力。

著名評論家夏志清先生指出,琦君的散文作品,在溫柔敦厚中具有強烈的情感,字裡行間流露著真情,雖歷經多年,仍和新的一樣。正由於琦君人如其文「真實不造作,永保赤子之心」,所以無論在現實生活中或書的世界裡都令人感到親切、溫暖。

母親與幼時的琦君

琦君,本名潘希真,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四日出生於浙江省永嘉縣瞿溪鄉,十二歲遷居於山明水秀的杭州。父親潘國綱是一位獨立自主的將軍,母親則是傳統中國社會的典型婦女。小時家裡為首富,幼時出生即為乳母扶養,混在鄉村雞鴨群裡長大,<一對金手鐲>文裡的情同姊妹的阿月,就是幼時與琦君一起同成長乳娘的女兒。稍微懂事後,她才帶著「滑稽突梯的鬥雞眼」回到家裡。由於,父母親的個性殊異過大,父親另娶並將感情全部寄託在「二媽」身上:「從廚房的玻璃窗裡,我和母親目送父親和二媽並肩往大門走去,父親體貼地為她披上狐皮領斗篷,一定是雙雙跨上馬車走了……」(<吃大菜>)。琦君的母親就在「失去最期盼的愛情」中藉著孩子與宗教溫婉抑鬱的生活著,在母親流露的孤獨與自我開解的無奈之中,琦君很早便體會到傳統家庭女性的處境,這種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悲劇,也就順裡成章變成她往後作品的母題。

童年的生活之中,母親的寬容慈愛深深影響著她,<南海慈航>一文中回憶起母女相扶相持的往事,琦君認為在人生之中母親是她的菩薩,在母愛之中她感受到人性的偉大。琦君曾自言到:

「我的母親掉失了她最期盼的愛情,仍能堅持著傳統的溫情和善意待人持家。
讓我深切覺得,那樣大的痛苦她都能忍住了,我有什麼不能忍?…….母親的
寬愛、慈悲,以及佛家的因果報應,才牢牢實實地建構出我的世界。」

琦君真情無偽的世界,可說是經由傳統母愛索引導構築出來的!然而,一直是琦君精神支柱的母親,卻在一九四一年她大學畢業時不幸去世,琦君曾略帶感慨地說:「畢業典禮中,分享我的學位榮耀的,是帶給我最多痛苦的二媽。」


※ 中西文學並重

家學淵博,自小由父親帶領七歲就開始讀唐詩、詩經、習字,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下,開啟對文學創作的契機。十二歲時進入「女學堂」就讀,一位外國女老師韋先生給她無比愛的教育。十四歲時,開始接觸西式教育進入弘道女中就讀,十七歲成績優秀直升高中部,在此時期琦君雖在父親督導下研讀《通鑑》,然而好求知的她,暗中讀著新舊小說,同時受到新舊文學的洗禮。

由於未考取心目中的燕京大學,二十歲時轉考之江大學中文系,並碰到一生的恩師江南大詞人夏瞿禪先生。夏瞿禪本就是潘家的世交,對琦君也甚為愛護。夏先生對她的影響極大,在他的教誨之下,琦君不只奠下良好的國學基礎,更習得人生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他曾贈一首詩給琦君,以期勉她以更開懷的態度來面對人生:

莫學深顰與淺顰,風光一日一回新,禪機拈出憑君會,未有花時已是春。

也是因為這首詩,讓琦君逐漸走出家庭陰影之中。除此之外,夏先生引導學生去體會自然萬物,並且憑個人的智慧閱讀作品,也鼓勵他們就個人的性向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文章,這種自由的態度,影響了其後琦君的散文寫作。一九四三年因中日戰爭返鄉,隔年回滬就學,副修英文系,也趁此閱讀許多西方文學經典。大學的這段期間,琦君不只吸收中國文學的精深傳統也兼而對西方的文學有所認識,創作也因為夏老師的指點而尋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早慧的文學天才

談到文學創作,琦君認為自己起步的很早,大概九歲的時候便開始寫對子。十一歲因兄長不幸去世,悲痛之餘便以文言文寫<祭兄文>及白話文<哭哥哥>,可見其文學上的早慧。十七歲開始投稿,第一篇作品<我的朋友阿黃>登在《浙江青年》。但是,大學畢業後從事司法工作後,也就中斷了文學創作。直到一九四九年來台,六月時琦君因緣際會重拾文筆。這段寫作的緣起,主要是因為故友孫多慈任教於師大,經由她的介紹認識了蘇雪林和謝冰瑩兩位文壇前輩,在她們的鼓勵之下,琦君開始試著投稿於報刊上。同年首篇散文「金盒子」於中央日報副刊登出,自此展開長達數十年不曾稍歇的創作生涯。之後經由主編孫如陵、武月卿等人介紹,開始與文壇上有密切的接觸。

一九五一年,因為主編空軍《明天》月刊杜蘅之的鼓勵,及陳紀瀅的介紹,琦君小說處女作<姐夫>刊在穆中南創辦《文壇》月刊的首號上,首篇版面刊登甚為禮遇,至此她的筆就兼寫小說、散文兩種。到了後期,不論是古典詩詞、文學評論、兒童文學她都有所涉獵,可見其創作上的廣度。

琦君在《煙愁》一書後記談到自己的創作觀,她說:「.為了他年的印證,我以這隻頹筆,留下斕斑的夢痕,也付印了這本小書。」這無疑可作為她數十年來創作的呼應。琦君的作品中,題材上不刻意標新立異,擅長描寫與人交往的往事回憶,文風樸素抒情真摯,寫到人人意中有、人人筆下無的境界,這或許正是吸引人心之處。

※ 司法界.教育界

除了文學創作外,琦君一直服務於司法界與教育界。一九四年自大學畢業後,琦君任教於上海匯中女中,後由高中國文教員的身分轉入高等法院認通譯書記官。來台後,繼續任職在高檢處任書記官,之後轉任為司法行政部編審科長,可說是大半生都在司法界服務。琦君認為,從事寫作的人應該多多擴展生活領域,培養悲天憫人的同理心,在司法界工作正好給了她這個獨一無二的機會。於是在這段期間,她曾造訪全省監獄的受刑人,發現了許多感動人心的故事,琦君將這些感人的故事寫成小說、廣播劇,同時也寫了唯一一部社會寫實小說《繕校室八小時》。林秀蘭評論此書:「《繕校室八小時》一書具有濃厚的時代意識,深刻反映出台灣在60年代的社會氛圍,與琦君的其他作品大異其趣。」可見司法工作對她創作的影響。

除了從事司法工作外,琦君同時也在學校授課,最初在淡江英專,繼而在世新新專、文化大學。1975年受到同為作家的孟瑤之邀,到中興大學兼課。1980年自美返台,又再度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由於國學底子深厚,先後教過詩經、楚辭、史記、歷代文選等。所教的學生無數,甚至有明星盧燕,真情摯懷的琦君更在當時寫了一首贈別詩給盧燕。彭歌曾在<東方的寬容>一文說到琦君教書的功力:「很多學生都說,聽過她的課以後,才更喜歡中國文學。」琦君在教書上下的苦心,深得學生的心。我們可以如是說,不論是司法界、教育界,琦君從事都是與人交流的工作,也因為她的真誠感動了更多的受刑人及學生。

※永保赤子之心

琦君在文友之間一直是個靈魂人物,人緣極佳。善於言詞的她,通常會把聚會的氣氛搞的非常活絡。1981年隨著丈夫旅居美國,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但是對文藝活動仍舊積極參與。每次出席這些座談會,她都會鼓勵年輕人多寫作、多投稿,甚至替他們引介到國內報刊上發表,她的熱情和熱心從未因退休而中斷,就像她的文章一樣永遠是那麼真心、那麼誠懇。這或許也就是為什麼,琦君不論文壇或杏壇都能豐收的原因吧!




琦君年表:

1917年(一歲) 出生於浙江縣永嘉鄉區瞿溪鄉。
1923年(七歲) ,讀詩經、唐詩、習字。
1928年(十二歲) ,遷居杭州。
1930年(十四歲) ,考入弘道女中。
1934年(十七歲) ,直升高中部,並於父親的督促下研讀《通鑑》,暗中讀新舊小說甚多。
1936年(二十歲) ,經會考,直昇之江大學中文系。
1938年(二十二歲),因中日戰爭,輟學返鄉。
1939年(二十三歲),返滬就學,副修英文系,就讀多本西洋經典。
1941年(二十五歲),卒業大學,任教於上海匯中女中。
1943年(二十七歲),返鄉任教於永嘉縣中。
1945年(二十九歲),勝利復員回杭州,任教於母校間浙江高院圖書管理員。
1949年(三十三歲),五月來台,得蘇雪林與謝冰瑩兩位文壇前輩的鼓勵,開始從事寫作並投稿於報刊上,同年首篇散文「金盒子」於中央日報副刊登出,自此展開長達四十年不曾稍歇的創作生涯。
1951年(三十五歲),試寫短篇小說《姐夫》刊於《文壇》,提起琦君小說創作的興趣。
1954年(三十八歲),出版第一本散文小說合集《琴心》。
1956年(四十歲),出版短篇小說集《菁姐》。
1958年(四十二歲),出版短篇小說集《百合羹》。
1964年(四十八歲),獲中國文藝創作協會創作獎章。
1972年(五十六歲),應美國政府之邀拜訪夏威夷及美國本土。
1976年(六十歲),出版散文集《桂花雨》。
1977年(六十一歲),留居美國。
1980年(六十四歲),自美返台,任教於中央大學中文系。
1981年(六十五歲),隨夫居留美國。出版《菁姐》、《母心似天空》、《煙仇》等書。
1988年(七十二歲),中篇小說《橘子紅了》選載於同年中文版《讀者文摘》

台長: enci
人氣(1,39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你寫的她只是個平凡的作家

在近代台灣文學只有我一人可以留名千史

台灣地方景點的傳說故事會由我一人所創作完畢
2012-07-31 00:07: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