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2 19:46:14| 人氣2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方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取自〈看管羊群的牧羊女〉by米勒,傑昂–法蘭斯瓦)


無數愛恨情仇,在人間川流不息;
於是有萬丈高樓平地起,也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理性的界域中,我們的堅強帶著點冷漠。如果人人都決心貫徹理性,這世界或許便再沒有淚水。

然而,決心貫徹的「決心」,並非理性;而是如風雲變幻的感情。倘若連決心都善變,理性又焉能救贖這世界?

理性制定理則,情感偏偏奉行另一套準則。天時縱有不測風雲,仍舊能夠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促使我們積極採取行動的,往往不是理性,而是感情。愛也好、恨也好,慈悲也好、欲望也好……;無數愛恨情仇,在人間川流不息;於是有萬丈高樓平地起,也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於此世界中,我們看不到理性的信徒,貫徹理性後的作用。因而,理性的世界,是遙遠的他方。


我們往往會為遠方的飢民動容,卻吝於對週遭痛苦的親友伸出援手。當然,這並不是因為我們貴遠賤近或頭腦不清;而是因為,難以企及的他方世界,總是比此方世界更有朦朧的魅力。

凡是與我們大不相同的生活世界,遠遠看來,不是難以想像的悲慘,便是極端幸福美好,令人欣羨。一旦近觀,方才驚覺:那不過也是一齣齣喜怒哀樂的劇碼,在不同的時空中,輪番上演。

然而,真有所謂的他方世界嗎?此方與他方,其間界線何在?我們生活的此方,範圍可以劃到多大、以區別兩方?他方世界與我們的世界之間,可有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一旦卒子過河,彼岸成為此岸,誰識廬山真面目?

他方世界之所以是他方,是因為我們沒有過河,還是因為我們以為前方有河?他方世界之所以朦朧,是因為伊人在水一方,還是因為我們在溯游之時,以為道阻且長?此方世界之所以看似歷歷分明,果真是因為我們清楚嗎?還是因為,週遭的人群,與我們使用著近似的語言、近似的規則,與近似的習慣?
《列子‧黃帝》說:
形狀不必然相同的,心智卻可能相同;心智未必相同的,形狀卻可能相同。聖人看重心智的相同,而輕視形狀的相同;眾人則反之。對眾人而言,「狀與我童(同)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有七尺之骸,手足之異,戴髮含齒,倚而趣者,謂之人;而人未必無獸心,雖有獸心,以狀而見親矣。」

由是觀之,我們果真明白我們自以為清楚的人事物嗎?當我們理解、看待對方時,能否不透過我們自身,純然作為他者來觀察對方?此世是否果真為此世?他方是否確然為他方?抑或,是我們以為有此世、有他方?


當你閱讀這段文字時,你所讀到的,既不是我和我的文字,也不是我的思想或我的感情。而是你自己。

你在我的文字中,閱讀到你自己。你的語言習慣解構了我的詞句,你的思維模式又重構了文章的意義。於是你所理解的,永遠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是你在閱讀、並理解你自己。你在我的文字中與自己相遇;是你,藉由我的文字編織你自己。
因而,我是你永遠無法企及的 他方世界。

台長: 長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大塊假我 |
此分類下一篇:2005‧異鄉‧印象
此分類上一篇:颱風時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