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6-10 11:52:04| 人氣81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故事║菩提本無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  

    故事║菩提本無樹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故事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
    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缽的繼承人。
    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缽給誰。
    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缽,但又怕因為出於繼承衣缽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為而作意境。
    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誘惑,和種種邪魔。
    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
    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
    因為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裡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裡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
    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
    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
    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有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
    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誘惑,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
    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著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
    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裡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缽給他。
    然後為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
    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為梁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作者: winnierenee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禪之言,因為其師兄的: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台,時時勤拂拭,不使惹塵埃 。六祖感覺悟禪不徹底,於是他吟出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從字面上講:菩提樹是空的,明鏡台也是空的,身與心俱是空的,本來無一物的空,又怎麼可能惹塵埃呢?

    佛對我說:你的心上有塵。我用力地擦拭。
    佛說:你錯了,塵是擦不掉的。我於是將心剝了下來.
    佛又說:你又錯了,塵本非塵,何來有塵
    我領悟不透,是什麼意思?
    我想這是從神秀和慧能那兩個偈子引申出來。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的確,要能夠參透這兩個偈子的確很難,就是正確的理解也不易。
    參悟不透...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眾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台。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裡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

    其實塵在外,心在內,常拂之,心淨無塵;
    塵在內,心在外,常剝之,無塵無心;
    心中有塵,塵本是心,
    何畏心中塵,無塵亦無心??正如慧能所說的 仁者心動

    又如道家所說的 道可道非常道

    它們的道理是一樣的

    佛家講究萬物在心 追求修世

    道家講究無牽無掛 追求避世

    佛家想超脫今世 道家則是修行今世 而追究其原理來說都是一種修行

    而最終的說的是一種超脫

    卻不是刻意的尋求

    主旨在心

    世間人,法無定法,然後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猶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就我本身來講,對於世間的事情,萬物,我認為,需要一顆寧靜的心,去面對這一切。

    (摘自網路)

    http://education.org.tw 

    申請雲端免費文件下載




  •   

台長: 勤華教育education.org.tw

一炮到天亮
2020-01-12 22:45: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