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29 12:29:45| 人氣3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存在即是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生命伊始是各種「緣」所凝聚而成的。

  人,從呱呱落地即面對「生、老、病、死」,這也就是生活。在生活裡,我們可以透過各種經驗頓悟一些憚機,得到一些所謂的智慧。
  在佛法中有一種屬於人間的佛法,那就是「俗義諦」,有別於解脫六道輪迴的「勝義諦」,其真義在於我們可以從生活的行、住、坐、臥中得到智慧。基本上,佛的智慧與慈悲都可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得到領悟,未必一定要在形式上刻意到寺廟參佛禮拜。
  佛教從漢朝傳入中土,到南北朝達摩西來,因梁武帝不能領悟佛教的真諦,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而開啟了東方哲學的頂峰─-──禪宗之曙光,到了唐朝貞觀年間,由於六祖惠能的努力,結束達摩以來的印度禪,展開了一華五葉的中華禪之勝境。從《景德傳燈錄》開始,禪宗流傳了各種公案、語錄、證道歌………等的不朽文獻,而以公案為最重要。實際上公案只是一種生活的記錄。從公案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當時和尚與禪師在那裡不立佛殿,只設法堂,朝參夕聚的生活制度下,由對答中相互印證而悟道。在一則公案中,慧海禪師與源津和尚的對答,即明示生活裡的行、住、坐、臥皆含禪理:
源津和尚曰:「禪師修道,還用功嗎?」
慧海禪師曰:「用功。」
源津和尚曰:「怎樣用功?」
慧海禪師曰:「飢來吃飯,睏來睡覺。」
源津和尚曰:「一切人都是這樣,他們跟禪師一樣用功嗎?」
慧海禪師曰:「不一樣。」
源津和尚曰:「為什麼不一樣?」
慧海禪師曰:「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肯吃飯,百般的思慮;睡覺的時候不肯睡覺,千般的計較;所以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慧海禪師作此結語,平常心即是道,最平凡中亦含著天地間的奧意在。吃飯、睡覺人人為之,天天為之,亦含著多少哲理在其中,能修到於每一起心動念皆不生雜心,不起妄念,那就真達到無念、無相、無住的境界了。
  禪宗以直指和實踐為主,因此它不立文字,藉教悟宗。從生活裡的各種現象,和尚不斷的自我修證和禪師不斷的隨機接引,在彼此的針鋒相對之際,啐喙同時,迸開了禪的火花,這也正是禪宗揭櫫「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緣故。
  每一個人都有「靈根」與「慧根」,如何頓悟,端看各人在生活裡的用功,所謂:「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修禪不一定要斷七情六慾,七情六慾是無法了斷的,重要的是如何在生活裡以智化情,以智導情。生活裡,處處是佛法,事事具禪理。
  佛渡有緣人。用生活裡的一些事物禪詩禪語來闡述禪理,無非希望後者能從中得到啟示,在生活裡重新思索,賦予生命全新的意義。感謝生活,因為從每一天的生活裡,我們增長了智慧見識,寬廣了心靈空間。

              感謝每一個該感謝的人
              感謝每一件該感謝的事
              存在即是緣‧‧‧‧‧

台長: 塵瑀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