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0 13:31:00| 人氣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透視人心五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透視人心五術

 
 
  一個成功者的領導者要怎樣才能得到下屬的真心?動動你聰明的腦筋吧,讓自己成為一個擁有下屬真心的領路人。 

  戰國末期的大政治家韓非子,對於透視人心的方法,掌握得非常徹底。韓非子認為君王如欲實行中央集權政策,就必須控制臣下,而只有能夠透視人心的君王,才能妥善地駕馭臣子,所以韓非子特別重視透視人心的方法。 

  《韓非子》一書中,有一部分談到有關君王之事(也稱“七術”),七術中有五術是有關透視臣子之心的方法,由此可以知道韓非子是如何重視人心的透視。 

  這五項透視法是: 

  (1)必須以事實對照言語 

  只聽臣子的報告,而不用事實來證明,這樣很難明白真相。 

  魯國宰相叔孫手下有一位名叫豎牛的侍從,他十分厭惡叔孫的兒子,時時刻刻希望除去這個眼中釘。有一天,豎牛就在叔孫的面前說他兒子的壞話,叔孫誤信他的奸計,於是殺死了自己的兒子,甚至自己也惹來殺身之禍。這就是聽信人言而不加證實所給人的教訓。 

  (2)使每個人都有表現的機會,以發掘其才能 

  齊宣王喜歡聽吹竽,並喜歡合奏。對於會吹竽的人,不加選擇一律任命為樂師,因此宮廷樂師多達數百人。 

  宣王死後,繼位的國君喜歡聽獨奏的樂曲,因此夾雜在樂師中充數的人立刻逃之夭夭。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能力的評斷,要看個人單獨的表現。所以,在透視人心的時候,要讓每個人有單獨表現的機會,這樣才能觀察出各人的實際才幹。 

  (3)故弄玄虛以警戒下屬 

  戰國貴族龐敬,最懂得人的心理,在一次派遣部屬巡察四境的時候,又表現了他的高明手法。他先派遣一名部屬巡視環境,然後在他正要執行任務的時候,又突然把他召回,令他守候在外待命。一段時間之後,又發佈命令,讓他繼續巡視工作。於是這名部屬心生疑惑,認為其中必有緣故,因此在巡察之時,不敢稍有怠慢。就這樣,龐敬達到了警戒部屬的目的。 

  (4)以若無其事的態度試探對方 

  對有些明明知道的事假裝不知,可以達到試探對方的目的。 

  韓昭侯有一天在剪指甲的時候,故意將一片剪下的指甲屑留在手中,然後命令近侍: 

  “我把剛才剪下的指甲屑弄丟了,心裡毛毛的,很不是味道,快些幫我找出來。” 

  眾人手忙腳亂地找了一陣之後,有一位近侍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稟報說找到了,於是昭侯發現他是一個會說謊的人。 

  又有一次,昭侯命令屬下四處巡視,察看是否有事發生。結果屬下回報說沒有動靜,經昭侯再三追問,才告知南門之外有牛進入軍田偷吃了禾苗一事。 

  昭侯聽完之後,命令報告的人不准洩漏消息,然後派遣其他的人出外巡視,並且告訴他們: 

  “近來發現有違反禁令,讓牛馬牲畜踐踏旱田的行為,你們速去探知回報。” 

  不久之後,所有的調查報告都呈了上來,但其中並沒有一件是關於南門外事件的報告,昭侯於是大發雷霆,命令屬下重新嚴加調查,終於查出南門外發生的事件。 

  從此,部下都畏懼昭侯明察秋毫的能力,再也不敢馬虎從事了。 

  (5)刻意佈陣試探人心 

  山陽君察覺君王近來似乎對他有些起疑,但又無法測知君王的心意,於是故意散佈謠言,毀壞一個臣子的名譽。這名寵臣聽到山陽君譭謗他的話,怒氣橫生地對周圍人說: 

  “哼!山陽君還有心情說別人的閒話?他已被君王懷疑,自身難保了……& rdquo;然後把君王對山陽君的觀感完全吐露出來。 

  由此,山陽君探得了君王對他的種種看法。 

  再舉一例。燕相之子一次在私宅中對家臣不著邊際地說了一句: 

  “剛才從門口出去的是不是一匹白馬?” 

  “沒有啊!我們沒看見馬……” 

  大家感到驚訝,異口同聲地這樣回答。可是,其中有一個人,走出門外張望了一下,回來報告: 

  “確實有一匹白馬。” 

  燕相之子於是發現這個家臣是個善於說謊的人。 

 

 
 
 


 


 

 
 
 
 
 
 

 
 
 

台長: 台中阿強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智慧書——永恆的處世經典 |
此分類下一篇:永恆價值的處世智慧包含於三大奇書
此分類上一篇:格言281~3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