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7-15 21:21:23| 人氣4,166|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喀郎‧汗 之酷男之舞《Gnosis》vs. 日本「鼓童」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 20105

舞碼:Gnosis/靈知》

 

編舞 : Akram Khan
演出 : Akram KhanYoshie Sunahata


樂手:
Yoshie Sunahata (Kodo) - taiko drums
Faheem Mazhar - vocals
Sanju Sahai - tabla
Lucy Railton - cello
Soumik Datta - sarod

 

= = = = = = = = = = 

 

 

每看阿喀郎 (Akram Khan)的演出都會被他那全身所釋放出的能量給震撼一下。從第一次的「迷失之影」「零度複數」後,就覺得他還蠻像是舞蹈界的僧侶,呵。

 

他不斷進行不同的嘗試,每支舞都是不同風格,我想如果把這些舞作一一排開,  也很難馬上猜出來自同一編舞家吧 ~ ! 這又是另一種編舞的境界! 就如阿喀郎汗曾說過的「知道不代表什麼,能想像才是一切」!

 

思維為何、堅持的信念為何、態度為何,這些是成就創作的第一階基石。

 

從這幾次的演出中,就感受到他在第一階基石所下的「工夫」有多深厚。

 

 

5月份登場的Gnosis/靈知》,一開始看到如此意象、靈氣的舞碼名時就讓我打了退堂鼓,後又在友人邀約下才決定一試,幸好沒有錯過這場美妙的饗宴,呵。

 

依舊習慣,表演前不看介紹…..雖不很清楚舞碼的故事背景、上半場舞作也漫散著宗教氛圍,卻讓我很ENJOY阿喀郎 (Akram Khan)的獨舞、Yoshie的鼓聲‧舞動及吟唱音樂裡。

 

看著阿喀郎跳舞,會不自覺地被他所呈現出的某一種「堅持信念」吸引(雖然我不知道他的堅持信念為何) 而那種信念不只是堅持且還是「堅定」!若以「肅然起敬」來形容我當下的情感一點也不為過。他的演出也帶給我一種很不同的舒服感受,即便他solo時間那麼長,也不覺得是在看一位「明星」,掠人目光的魅力就是「創作」的本身!

 

明星會老、會死亡。唯有上品創作才能被永續留存。

 

這次舞碼中也承襲一直以來的表演風格-現場音樂,樂團中除了有印度傳統樂器之外,還有西方的大提琴以及日本的太鼓 ~ ~ 很美味的中西餐燴 ~呵。

 

主太鼓的是來自知名的日本新瀉縣佐渡島「鼓童/KODO」團體的女鼓手Yoshie Sunahata(砂畑好江),不僅打得一手好鼓、也能跳出好的舞蹈。看著她與阿喀郎汗演出時,整身起疙瘩,心裡佩服著阿喀郎汗「居然能找到這一塊寶」,Yoshie的表現真的讓人驚豔。

 

 

要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日本佐渡「鼓童」--鼓童到底是什麼樣的團體?從鼓童每年招生的訊息中就可略知「鼓童」如何培養出如Yoshie這樣能鼓善舞又會吟唱的優秀演出者。

 

  

 

 

 

 

< 關於舞碼 PO在最下方 >

    

 

¢鼓童的由來 (摘自相關網頁)

 

一群出自「鬼太鼓座」的年輕人為致力於興日本傳統太鼓演出和研究的年輕人在1971年來到佐渡島後,他們花了十年的時間,建成了鼓童村、並一邊以嚴格的斯巴達訓練作為團員意志力和精神素質的培養。

 

終於在1981年採用「鼓童」這個在日文中也與「鼓動」(心跳)同音的字作為團名,藉此表達他們希望能像胎兒在母親懷胎時聽到的第一聲心跳一樣,以孩「童」的赤子之心,擊出讓心跳鼓動的鼓聲。(鼓童成立約30年、鬼太鼓座約40兩個團體風格非常不一樣)

 

不同於大眾熟知的鬼太鼓,擁有正統日本文化傳承的國寶級藝術團體「鼓童」,除了擁有高度的娛樂欣賞價值之外,融合大和民族獨特的鼓擊,舞蹈與歌謠等文化藝術,甚或是當代流行的搖滾元素,使得他們的演出,讓樂迷在享受鼓樂氣勢磅礡的震撼之餘,同時能體驗到日本傳統音樂天人合一的無上技藝。這也是稱他們為「藝術團體」的最大原因。

 

 

 

<音樂特色 >

 

「鼓童」的音樂以太鼓擊奏為主、伴以人聲節奏式的吶喊、三味弦和蕭等傳統民樂伴奏,從八一年歐洲之旅以來,就感動了世界各地不分音樂種類的樂迷。

 

他們所演奏的音樂部份是根據日本傳統地方民樂加以改編,但多半為他們自己創作的新曲,在巡迴全球的演出中,他們也透過文化交流逐漸吸納世界各國的民樂風格,擺放在他們的創作和演奏中,形成更多樣的樂風。

 

和太鼓是傳統日本鼓中擁有無線發展潛力的樂器,而最了解和太鼓,並能在其音樂領域中不斷創新鼓風藝術的團體,非鼓童莫屬了。1981年柏林藝術節初次表演開始,鼓童在世界34個國家已累積約有2000場的表演。足跡踏遍全球五大洲,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世界巡迴,三分之一在日本國內巡迴,三分之一則是休息並編創舞作。

 

就像歌舞伎,相撲一樣,鼓童的音樂,代表的是正統日本文化的精髓,即使是21世紀的今天,在薪火相傳的使命之後,他們仍致力於嘗試將不同的元素創新融合。不管是令人血脈噴張的電吉他,神秘的傳統舞蹈,還是激越悠揚的歌聲,鼓童總是能恰如其分地將他們融合得不著痕跡,讓世界廣大樂迷在聆聽一場撼動天地的表演同時,也能欣賞到一種文化寬闊深遠的不朽精神。

 

 

PS.鼓童已出了兩張專輯 ^0^

 

 

PS.佐渡這個地方真的是聖地ㄚ~除了有大鼓之外,也有很優秀專培養舞者的舞蹈團體(除了日本舞之外,也有現代、爵士、芭蕾的訓練),舞者都很優秀,當然招生的條件及演出機會也不輸給鼓童囉。基本上佐渡的表演團體都有定期與國際團體合作。

 

每年八月底,佐渡有固定為期三天的節慶,會邀請國內外優秀團體參與表演。鼓童除了參與演出外,也會開設研習營讓每位有興趣者體驗一番 ^0^


 

 

¢ 鼓童的招生訓練-鼓童研修所 (DJ譯自相關網站)

 

招生對象條件:18歲以上、 不分男女、更不分國籍、具有足夠的日語理解能力(演出或是教材都是日語)、採取共同寄宿方式,故要有能適應團體共同研修生活的適應能力、體力及精神。除了習得一身相關技能之外,也會安排許多體驗課程,以能夠創作出可以代代相傳的「新傳統藝術」為目標

 

研修制度分為兩年制 --

 

1)      第一年 (2011.2~2012.1):傳統文化基礎的綜合課程

對象:符合上述條件者

課程內容:太鼓、舞蹈、唱歌、農作業料理、田徑、茶道、能/狂言(日本傳統戲劇的觀賞學習)、佐渡的自然文化歷史等、參加佐渡的慶典、陶藝、實習(佐渡島內的活動,以工作人員身份參與鼓童公演)

 

2)      第二年:透過鼓童舉辦的活動,培養實踐能力的專門課程

對象:通過第一年的研修課程考試並以成為鼓童成員、工作人員為志向者。     課程內容:除了有第一年課程的進階版之外,還加上了參與佐渡島內的小型公演、參與研習營、與鼓童成員一起演出。

3)      研修期間:每週休一天、沒有寒暑假、只會在1月下旬安排幾天的假期 (採共宿管理方式,所以是不能回家的)

4)      行為規範: 研修期間 禁煙、禁酒、不可以帶手機

5)      學費 : 每個月7萬日幣(生活費3萬、教育費4) 一年學費可分兩期繳清。

6)      每次新學年度要另外繳11萬日幣的設備教材費 (設備、樂器、教材)

或許大家看到這樣嚴謹的招生內容會覺得「活不下去」(~呵),但不經如此洗禮,如何造就現在在國際發亮的「鼓童」呢? 

每個團體都有每個團體的規範及管理風格,我們無權去評論好或不好,我相信這是他們經過長期摸索之後所討論出來對於鼓童成員的最好訓練方式。

記得多年前日本節目有特別作了「鼓童」的專訪,選擇進「鼓童」者大部份都是對大鼓等日本文化有很大興趣、也嚮往共宿生活方式的年輕學子。進去容易、出來難,某女孩由於受不了壓力又極度想家而哭成淚人兒的一幕,至今還令我印象深刻,但她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繼續學習。

禁煙、禁酒、不可帶手機、平日不可與家人連絡的目的就是要訓練「專注」、專注學習、團體融合與榮譽心、責任心與獨立性。這樣的生活規範跟當兵沒兩樣,但肯定比當兵的生活豐富、有趣多了。

實際上,這樣的課程只適合對日本文化、鼓童、演出有高度興趣、志在成為傑出演出者,否則是很容易打退堂鼓的,相對的,通過的考驗者,未來是前途一片光明。除了演出機會之外, 成員也肩負日本傳統藝術文化發揚與傳承的偉大使命。

一旦成了鼓童會員,表演就不局限只在鼓童的活動理,每個人都可以有SOLO 與其它國內外團體合作的機會,這樣的方式讓有心的成員更有機會提升自己並在國際發光、發熱。這樣的方式更是符合「鼓童」成立的初衷---創作出可以代代相傳的「新傳統藝術」。

至於學費,跟其它日本藝能培訓中心及隨便一所公私立大學比較起來,可是相當便宜了。

 

◇ 鼓童的公演

 

 

◇ 零度複數

 

◇ Akram Khan Company / Ballet Nacional de la Xina

 

 

<阿喀郎的卡達克舞 >

 

 

< 以下摘自相關網頁報導 >

 

舞作Gnosis/靈知》

 

阿喀郎最新的獨舞作品。北印度卡達克古典舞的基礎出發,揉合西方現代舞技巧,以獨有的「當代卡達克」風格與國際頂尖創作團隊推出一部部挑動話題的作品,企圖讓傳統與創新兩個對立的世界相互衝擊。是阿喀郎與特里帕蒂(Gauri Sharma Tripathi)和普拉塔波帕沃(Pratap Pawar)共同創作的舞碼。舞作匯聚印度、日本及英國等地首屈一指的音樂家。

 

舞作源自印度神話的傳統卡達克舞,故事取材則自印度史詩《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裡甘陀麗皇后(Gandhari)的故事,藉由這位為了追隨失明丈夫而終生蒙眼的皇后,來闡述內在知識與蒙昧視界的觀念,猶如「看見了黑暗,卻又無視於光亮」。

 

舞作經重新調整與改編後,整支舞展現阿喀郎身體動力最古老的養分,在人聲與鼓樂中不斷地重覆與迴旋。同樣頂著大光頭,阿喀郎繁複的腳步與指法變化,在動靜之間編織出另一種深沈而鮮明的文化美感,在複雜的變化裡呈現出一種穩定的心靈信仰核心

 

Gnosis》也是為期兩週的Svapnagata藝術季的節目之一,於2009年十一月在倫敦的沙德勒之井劇院(Sadler’s Wells)首演。阿喀郎及尼汀.索尼(Nitin Sawhney)是這場印度音樂與舞蹈盛宴的幕後策展人。阿喀郎在2010年的世界巡演中,將與來自不同地方的音樂家搭檔,讓當地觀眾都能欣賞獨一無二的《Gnosis》版本。

 

 

關於卡達克古典舞與印度文化 < 趙綺芳 / 東華大學民族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

卡達克乃起源於印度北部的傳統舞蹈形式,Kathak爾都語 意指「說故事的人」,或說源於使用默劇與姿勢傳教的婆羅門僧侶。在印度,自古以來,神祇與英雄、帝君與后妃,構成了神話與文學的核心,然而經典中的敘事卻非一般白丁所能親近,而是靠僧侶或遊唱詩人的生動描繪,才得以口耳相傳,代代承襲。

 

卡達克的源起和名為百許納瓦(Vaishnava)的教派有密切關係,15世紀席捲北印度的百許納瓦教派,造成形同宗教革命的社會改革,這一波被稱為巴克提(Bhakti)的獻身運動,反映了平民百姓起而抗拒印度教強烈的儀式排他性、深奧的教義,與階級制度的嚴厲。

這樣的社會運動間接促成了新的韻文與音樂形式:詩人吟誦人類與神結合的迫切想望;一種結合音樂、敘事與舞蹈的表演形式隨之產生,當時的表演者往往引申印度神話中牧家女拉達(Radha)對吠陀轉世神明克里濕那(Krishna)的情愛,將之轉化成為人對神明戀慕的具體表現。

然而,不同於南部印度代表的舞蹈形式婆羅達納天,其發展一直和印度教緊密結合,卡達克隨後由宗廟崇拜轉化為宮廷藝術,而要深入了解卡達克此一演進,不能不先對支配北印度3世紀的回教穆高(Mughal)王朝稍加認識。

西元1526年,來自土耳其的巴布爾(Babur)由阿富汗入侵印度並在德里建立穆高王朝,巴布爾的母系為成吉思汗的後代,穆高即為波斯語「蒙古人」之意。穆高王朝信奉回教,由1526年至1858年英國人殖民印度之前,穆高王朝在北印度促成了回教與本土印度教的文化融合,並催生了中世紀印度最輝煌的文化與藝術發展,如繪畫、雕刻、建築(例如名聞遐邇的泰姬瑪哈陵)、音樂,當然也包括舞蹈。穆高文化基本上提供了一個相當具有包容性的藝術環境:部分宗教性強烈的音樂元素得以延續;而印度神話的主題也未被壓抑。

然而,卡達克的美學觀-包括音樂的組成與情感的表現性等-在穆高時期充分吸收宮廷的養分而去宗教化並更加精練。可以說卡達克的表演形式與美學觀在穆高時期便已規模底定直至今日。

穆高王朝最後一位大君奧朗澤(Aurangzeb)在18世紀初為南部勁敵馬拉他(Marathas)擊敗,之後積弱不振、苟延殘喘,直至19世紀中葉英國人進入印度正式結束回教時代。穆高崩解之後,卡達克可說頓失憑藉,而轉由地方勢力加以承襲,然而失去皇家舞台的舞蹈傳統,起起落落始終無法重獲昔日光芒。

幸而卡達克在19世紀,由身兼詩人、樂師、與舞者的諸侯瓦濟達利(Wajid Ali Shah)加以制度化:他贊助了自己的臣子創立拉克瑙(Lucknow)流派,並革新了音樂的形式與組成。阿喀郎汗即出身此一派別宗師門下。

與拉克瑙並列卡達克兩大流派者為賈普爾(Jaipur),兩者同以印度北部城市命名,後者在另一位地方諸侯萊噶的才克拉達新(Raja Chakradhar Singh of Raigarh)之支持下成立。

這兩個當今卡達克重要的流派各擅勝場:拉克瑙卡達克重表現性,其音樂繁複但舞蹈情感細微;賈普爾卡達克強調舞蹈的技巧,速度與韻律感是首要考量。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兩派之間漸漸互通有無,而表演者趨向結合彼此的特長。

整體而言,卡達克傳統已經發展成一套風格易辨的動作與服飾體系。為人稱道的動作包括其足下工夫:舞者在雙足各纏裹100顆以上的鈴鐺的情況下,快速而強力的腳步變化;以及迅速的大迴旋。傳統的卡達克男性舞者身著波斯式的斜襟長上衣;女舞者則再加上慣稱紗麗的頭巾。

由服飾來看,卡達克與南部傳統舞蹈婆羅陀納天的差別十分顯著,後者的鮮豔色彩與繁複裝飾完全不見於回教文化色調與線條的素淨。卡達克雖說融合了印度兩大宗教的元素,但在精神層次上仍然較為推崇回教哲學中的抽象與昇華,在身體的使用上,不以外力強迫做出非自然的姿勢,而形成其獨特的風格。

卸下足鈴的卡達克舞者

卡達克歷經朝代興替,產生了技術、意涵與美學上的變革,而成為一種存活的傳統(the living tradition)。步入21世紀,新的文化接觸是否能為卡達克再度注入新機?阿喀郎.汗的演出或許提供了一個可能的答案。

出身於英國倫敦印巴區,以學習卡達克實踐文化尋根,卻一頭栽入專業舞蹈表演生涯,阿喀郎汗的例子其實說明了當代傳統印度文化如何異地再生的過程。

特別是從其創作《翱翔》、《定》、《瞬》來看,頂著卡達克舞蹈的訓練,但是阿喀郎汗並不執著於卡達克顯著的外形:舞者只著簡約的服裝,褪去了鏗鏘作響的鈴鐺,眾神、君王、英雄,皆鞠躬下臺、銷聲匿跡,剩下的唯有舞者的呼吸與脈動。

在這場由三個舞作組成的表演中,阿喀郎.汗透過沉默的卡達克那已經熨貼在他母親的記憶與他的身體中的一種信念的基底,構築屬於他自己時代的頌歌,頌讚那些身體運動之極致表現:無論是創新的卡達克、是超凡入聖的土耳其迴旋僧(Dervishes),或甚至高空彈跳者。

整場演出中不可忽略的是一種混雜(hybridity),這樣的混雜是文化上的,也是技巧上的:在卡達克之外,阿喀郎.汗展現了令人激賞的現代舞訓練,兩者以一種看似無痕的方式互相滲透。

其實,任何一種舞蹈傳統的成形、延續與轉化,皆有其特殊的時空環境,而這些元素都會在人類有限但真實的身體上留下紀錄。神祇、君王、諸侯皆已遠去,結合了印度與昂格魯薩克遜文化洗禮的舞者再度悠悠訴說時代的故事,如果妳/你不執著特定身體展演形式的標貼,也許驀然發現,一舉手、一投足,卡達克仍在其間。

爾都語(Urdu)乃目前通行於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回教徒之語言,屬印歐語系之一支系。爾都語融合了阿拉伯語、波斯語的文字與印度語的結構,在16世紀穆高人進入印度北部建立王朝之前,便已以國際通用語的型態流行於德干高原各族群之間,後來成為印度回教徒的方言,現為巴基斯坦的官方語言。

   

 

台長: DJ
人氣(4,166)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國外舞/劇團 Performance |
此分類下一篇:《月球水》感想評
此分類上一篇:8/28 ~ 8/29 2010 第四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結篇)

Chie
想學劍道~
2010-07-25 20:03:36
版主回應
^0^ ~ 傳給妳的資訊記得要看ㄛ ~
2010-07-30 18:20: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