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3 11:50:57| 人氣1,62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Single Room」 vs 「37Arts」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舞台正中央置放一面大型的白牆
牆前放著一張長形桌(床)

舞者從左舞台緩進
「觀眾屏息注目
空氣瞬間凝結
如蠶絲般的吐吸重量
再度
漸漸地 微微地
隨著天籟般的舞步
流動 駛向各方」

「時而曲捲 時而延展 的身驅
乾淨 連綿 有力 秀氣的臂膀
如魚般自由 輕盈的足踝
道出一段段
細膩 浪漫 悲傷 喜悅 渴望 孤獨 複雜的思緒情感
生命的力度 長度 就這麼地直闖 鑽近觀眾的心坎

那令人懾服的肢體張力,就這麼地優雅‧柔美地呈現在我眼前。」

這是觀賞37Arts舞展中的第二支舞碼「單人房」時的DJ心得感想‧‧‧


完美的肢體、完美的張力、完美的情緒 +簡單卻讚到不行的燈光與場景!
能夠有一場表演讓我看到用「完美」兩字來形容表演者,
我想最大的幸福就是我自己!

一直到座到觀眾席上才由表演中得知每支舞碼,這是DJ一直以來的習慣。

有機會看到布拉與芳宜於2002年共創「Single Room」(單人房)的粹選-
芳宜的「獨舞」,真的掩不住心中的喜悅 (原創是布拉與芳宜兩人一起共舞)。

雖無緣看到原創(布拉與芳宜共舞),但我深信當晚的芳宜的舞蹈呈現
已超越過2002年的首演。

某位記者寫得真貼切:
「舞者維持必死的堅持,又要維繫初生的純粹」

* 布拉: < 獨舞 >
「孤立無援的在空蕩的房間
安靜的
只剩下心跳聲
和癱瘓不堪使用的身體
我努力組裝破碎的自己
卻又是一段艱辛的旅程
沒有表情
只剩一具麻木的軀體
I saw my lady weep 」








37Arts這支舞碼是他們在紐約巴瑞許尼可夫藝術中心駐村的創作。
大家耳熟能詳的Stabat Mater音樂下,
舞者們在那每個?/3秒的動作轉換定格中,以詼諧方式道出主題,
有如在看電影剪接般的精彩!令人拍案叫絕呀! (呵)

「芳宜的肌力也未免太強了吧!令人汗顏阿!」
希望DJ當下的驚訝與驚喜的雙重情緒有傳到舞台上~呵!

* 布拉:< 37Arts >
「心懸於高處 讓人窒息難熬
我努力的爬 阻礙接踵而來
找不到邊界 只能奮力一搏
我勇敢往前 無暇思索退路
My heart is in the highlands 」

或許是因為在國外舞團、表演的經驗累積成就目前的她,
然而我的感受卻是,任何的加持、頭銜對她來說真的都是多餘的了 ~ ~
因為她就是「許芳宜」,她就是這麼地「棒」!
她的努力有目共賭 !一步一腳印、沒有偷工、更沒有取巧!
愛舞蹈,所以不放棄!
愛舞蹈,所以由內心、由行動來表達對舞蹈的熱情!

李安送給她的一句話「台灣的門面」真的是當之無愧!
巴瑞許尼可夫被喻為舞蹈界的「神」,
那麼我們也有一位舞蹈界「女神」-許芳宜。

無論我們每個學舞的舞齡有多長,但願我們都能向芳宜的精神看齊。


。 (以下摘自網路相關報導)

< 芳宜和布拉瑞揚 - 夢想、愛情和現實 >

芳:「每一次的出關、入關,對我都是很大的掙扎;我很想回來,可是好多雙
手都要推我出去。我不相信遠距戀情,兩人各有一個世界,會有很多困
難。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同一塊土地成長。」

拉:「後來的變化,不是我要推她,也不是不想跟她在一起。
我在一九九八年(獲得亞洲文化協會獎學金)去紐約兩年,有能力的話也
想一輩子留下來,那是我最喜歡的城市,我愛死了!只是考量現實,我一
定要離開。想想看,那時和自己親密的人蹲在牆角哭,因為生活不下去
了,沒有工作,我還能做什麼?」……

芳:「那時是我叫你離開的……」

拉:「她一個月薪水要養兩個人,紐約物價又高,我覺得自己是拖累。
所以我去考了個舞團,一小時十美元。半年後她去看演出,覺得我委
屈。她覺得我的才華在那裡沒辦法發揮,既然曼菲老師找我回去雲門舞
集二團,有編舞的空間,就回去吧。」

芳:「那時我會想:是要苦哈哈地一起熬呢,還是讓他有自己的舞台發揮?
我決定讓他回去。你沒法想像我們那時經濟緊繃到什麼地步。我曾經銀
行存款只剩卅七元美金,我又很硬、不打電話回家給我爸求救,雖然有
附卡,可是我不想刷。所以現實真的…。我不會天方夜譚地說,只要愛
情和空氣就可以,我覺得有愛情也一定要有麵包。」

拉:「二○○二年,我離開雲門,決定去考歐洲的舞團。那時芳宜已是紐約葛
蘭姆舞團首席舞者,我在台東和芳宜通電話,我們邊講邊哭,我哥問幹
嘛?我說芳宜說她也要去歐洲考,她就是不想分開。」

芳:「我當時不是撒嬌,是生氣:為什麼你的計畫裡從來沒有我?」

拉:「可是妳要想清事實,妳的團是紐約最好的團,我沒辦法去,那妳幹
嘛?」

芳:「那時我知道:人很重要,生活是一輩子的事。我在紐約不是沒見過人情
冷暖的現實,我知道繁華的背後要付出多少代價。我寧可和我喜歡的人
開開心心在一起,再小的舞團沒有關係,只要能一起生活、一起工作,
在什麼城市都好。我真的跑到奧地利去考他的那個舞團了。
不過,因為舞團的狀況不如預期,我們兩個月之後又回到紐約。」

拉:「兩個人一起生活當然很好,可是那不能滿足她;她應該要在一個比較好
的位置。」

問:「芳宜想要愛情,卻又熱愛舞蹈,這兩者好像常常衝突?」

拉:「我們常講這個,講得都快要哭出來…」

芳:「我的舞蹈和愛情常常在相撞。要選擇當一個女人?還是當一個舞者?
我曾經選擇當一個被愛的女人。
可是越到後來越覺得……不是愛情不重要,但我看待事情的態度更成熟
了。或許也因為現在漸漸學習安全感必須從自己建立,心裡踏實,還是
有很多其他的事要完成。」



「拉芳.LAFA」舞團,一月展演創團首作《37 Arts》。
《37 Arts》是去年夏天許芳宜與布拉瑞揚,遠赴紐約巴瑞辛尼可夫舞蹈中心駐村,以舞蹈中心所在的37街為創作靈感,將兩個月的的生活點滴與悸動,編創而出的舞作。

許芳宜說:
「我想為自己創造一個新舞台的機會,過去十年有瑪莎葛蘭姆等名團背後的光茫,但選擇性相對的少了。某種程度上,在創造這個舞台的同時,我也在找尋自己。我認為時間不很多,給自己一個跟不同創作者合作開發身體的機會,
再分享給年輕一代的舞者。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可以很開心的謝幕,然後換一批新的舞者。」

「身體其實是有保存期限的,必須要在有效期限內,充分達到物盡其用的感覺。」許芳宜表示,在做過很多經典作品之後,會期待有創作者是特別為你的身上創作出作品。

表演者基本上對身體有著很強烈的慾望,會想知道自己的潛力與能力到底還有多少沒被開發。

布拉瑞揚則表示,《37Arts》編創過程很艱辛,但芳宜是位非常難得的表演者,因此我們之間互相激盪非常好。我們不能說我們有多好,但是期待著接下來幾年,共同玩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布拉瑞揚笑說,以前我編的舞都太沉重,讓人壓力太大,但這次我所編的舞,每個人一定都會看的懂。







< 獨舞不如共舞 >

從協助幾位舞者安排駐村創作的錢佩霞口中得知,
這項駐村計畫源起於「亞洲協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
提供許芳宜四個月的獎助。
面對這項難得的機會,芳宜不願獨享;在獲得文建會的贊助下,
她運用有限的經費將編舞家布拉瑞揚、在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Staatstheater Darmstadt)的舞者江保樹及台灣的特技表演者黃明正
也帶入這項駐村計畫。

錢佩霞說,作為一位藝術家,許芳宜最難得之處是她認為自己領受的一切,都能與大家分享;愈受到肯定,愈希望澤惠和她一樣執著藝術的人。

「亞洲協會」在過去十年曾獎助過多位台灣的藝術家駐村創作或是到世界各地觀摩交流。

許芳宜和她的夥伴們7月中旬進駐巴瑞許尼可夫藝術中心,八個星期全力以赴地工作,讓藝術中心對於台灣藝術家的認真執著,大為折服。



< 舞在夢寐以求的空間 >

談起駐村的經驗,幾位舞者都表示,巴瑞辛尼可夫藝術中心舞蹈空間的設計是舞者夢寐以求的環境,所以他們希望在有限的時間內將這個機會運用到極致。

布拉瑞揚與許芳宜在2002年成立「布拉芳宜舞團」,最近改名為「拉芳舞團」(LAFA & Artists Dance Theatre)。

他們共同的感嘆是,在台灣還難找到像巴瑞許尼可夫藝術中心這麼理想的創作空間。巴瑞辛尼可夫藝術中心是由曾經是美國最著名的芭蕾舞星、編舞家巴瑞許尼可夫所成立。這個藝術中心提供舞蹈、音樂、戲劇、電影、設計及視覺藝術的新秀藝術家創作空間。

紐約媒體曾報導,曾主演電影《轉捩點》的巴瑞辛尼可夫應邀在電視影集《慾望城市》演出,藝術中心就是他以演出費做的投資。因為巴瑞許尼可夫的名氣,能在藝術中心駐村,也代表藝術創作潛力受到肯定。

http://www.baryshnikovdancefoundation.org/bac.html







< 四年前的訪談 ~ 孤單的舞者 >

早已習慣「開心三分鐘、難過三分鐘」,外界讚譽無法在許芳宜心中掀起太大波濤,唯有演出機會是她心之所繫。

許芳宜深知,舞者的表演生命有限,為了台上耀眼的一刻,異國的孤寂再難熬也要忍受。
「我回台灣就是死路一條,」
幾度回台參與雲門演出的許芳宜,無奈表示台灣沒有足夠的舞台,連基本的民生問題也要面對。
「總不能天天辦我的舞展吧。」她苦笑。

曾經在紐約面臨低潮,吃不下、睡不著,幾乎得憂鬱症的她,決定折衷當個空中飛人。每次最後一場演出結束,許芳宜會當晚飛回台灣,
「我一分一秒也不想多留,每次都像衝著回來。」

她歎口氣,「我最大夢想就是工作與情感在同一地方,
但這永遠不可能實現。」

談到未來,三十三歲的許芳宜低調地搖搖頭表示,自己沒有太多想法,
因為舞者生涯變數太大,一次受傷就可能使人生全然轉彎。

然而正如葛蘭姆在《血的記憶》說,「藝術家從來不『選擇』他的命運,而是天生註定要對藝術狂熱。」

可以肯定的是,有舞台,許芳宜就能發光。



許芳宜嗓音低沈,像深山古剎的悠遠鐘聲,她掂起腳尖的迴旋、跳躍,卻如煙火般燦爛光華。

在紐約舞評人眼中,她是能將舞蹈技巧與濃烈情感融為一體的天才舞者。
然而許芳宜的舞蹈之路,卻是單純從「喜歡光的感覺」開始。國內外演出多年,許芳宜仍忘不了十一歲,第一次參加的民俗舞蹈比賽。原本在後台等待的她,緊張得直發抖,硬著頭皮上台,卻在燈光灑落的剎那,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燈光一打下來我就好像在另一個世界,感覺是在演別人,可以很大方。」許芳宜說。

懷抱對舞蹈的熱愛,在世界舞台發光,看似順遂的她,卻坦言從小欠缺自信。「小時候他們(家人)甚至說我是白癡,」許芳宜開玩笑地表示,自己的功課是「平均的爛」,「在爸媽的觀念裡,沒有學歷就無法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彷若深海潛泳,內向少話的許芳宜直到進入國立藝術學院(當時為國立藝專),才浮出水面。現代舞老師羅斯‧帕克斯(Ross Parkes)一眼看出她的潛力,給予表現機會,並時常公開讚美。

從習慣自卑,到廣受青睞,許芳宜感受深刻,「終於開始有人對我抱持期待,那不只是一道曙光,而是很大的希望,」回憶時,她難掩激動。

為了不辜負老師期望,許芳宜反覆琢磨肢體語言,嘗試更高難度動作,即使上課再累,也會留下來練舞。大一尚不出色的她,大三時已成為最受矚目的舞者。

「芳宜有種獨特的表演魅力,眼神一放出去,觀眾就被懾服。」
老師羅曼菲說。


1995年考進競爭激烈的瑪莎‧葛蘭姆舞團,許芳宜逐步實現夢想,現實的挫折卻也如影隨形。曾經重要演出不排她,海報照片遺漏她,團員間相敬如賓,但「口頭上會說『一起去吃飯吧!』,一年後還是不會有人真的行動。」

學著壓抑情緒,壓抑情感,過著近乎抽離的生活,許芳宜如雷射光般,將全副時間聚焦在舞蹈,連搭車、吃飯,也滿腦子走位、調息與動作轉接。

專注使她能直入角色內在,平日的情緒積累更成為舞台上爆發的能量。不論是《心靈洞穴》(Cave of the Heart)中,殺夫弒子的米蒂雅,或是《迷宮行》(Errand Into the Maze)裡,與半獸人搏鬥的雅莉亞德尼,葛蘭姆作品中狂暴的憤怒、深沈的恐懼、或是邪惡的復仇,都在許芳宜的詮釋下更顯力道。

葛蘭姆曾說,「我只要在鏡前跳舞,就能享受身體內生命的力量。」追尋光的許芳宜,則是把體內的生命力,毫無保留呈現在舞台上。不但博得董事會與藝術總監認同,媒體也不吝好評。

「許芳宜以有力雙手、身軀,與骨盤的抽搐,自然地演繹出米蒂亞的猜忌與怨怒,」《藝術週刊》(Arts Journal)盛讚,「她的舞蹈像是與生俱來,而且已經超越葛蘭姆當初對角色的想像。」

台長: DJ
人氣(1,62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國內舞者‧編舞/ 舞‧劇團 |
此分類下一篇:杯子劇團 -《太空變奏曲》徵選演員
此分類上一篇:

懶人咪
呵呵 ~~
她真的很厲害 !!
2008-01-24 10:10:36
版主回應
對!
我真的超佩服她的!^0^

但絕不是因為她是雲門或是
有國外名舞團的光環。

好幾年前有機會上到她代課的入門芭蕾課,
那時她作示範時的肢體動作到現在還在我腦海。
當時看得我目不轉睛地~心想~
「怎麼會有這麼讚的老師呢?
她不應該來教課的,應該要去表演~~」
2008-01-24 18:37:47
懶人咪
對阿 而且 對愛情又很直著
好有個性阿 !!
2008-01-26 18:47:52
DJ
真的!對感情執著的人很多時候都是孤寂的,
但如果遇到對的另一半,那些孤寂就是有代價的。
李安跟他夫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重要的是,李安不會因他有名了就放棄他太太(有名的導演旁邊常有很多&quot花&quot蝴蝶、一群想討好他的人...)!他不會因為他太太跟別人比較起來有些年紀,打扮沒有其他人來的「花枝招展」就不帶他太太參加一些場合宴會‧‧

芳宜也不會因自己的名氣而看輕或猶疑對布拉的感情(我想國外想跟芳宜合作的舞者編舞家一定很多的‧‧)

兩人的世界多少都會有爭執,但如果是遇到「對」的人,兩人就會知道那些爭執背後的涵義(無非就是為了對方好)..這些都是基於互相的共同「信任」「信賴」與「努力」‧‧

但遺憾的是,有時我們卻無法清楚了解到
誰才是「對」的人!
即使有一方知道,但另一方若視而不知、不見或沒有勇氣..etc, 那麼這樣一對應該是「對」的couple也永遠只能是兩條平行線吧!

遇到「對」的人且真的會「相知相惜」是非常的幸福的~~

但這樣的幸福卻不是憑空就可以得到的。。。
2008-01-30 10:46: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