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13 17:26:02| 人氣1,9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習做父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宜蘭大里「兒童挑戰營」*

八月九日至十一日隨著教會裡的一些老師帶著63名小三至小六的學生去宜蘭大里的YMCA營地,進行為期三天的「兒童挑戰營」。我自己個人是蠻興奮的,可以與純真的孩子接觸,一向都會激發我的童心,因為從孩子的身上,我學到的東西遠比在大人的身上可以學得更多。只可惜我的愛人同志對於與孩子接觸顯得意興闌珊,婉拒與我同行的邀約,所以徒留我一人獨行成為名符其實的「孩子王」。

除了身兼一個小組的輔導老師之外,同時還要帶團康遊戲,體力與智力的負荷著實不小,加上我的小組有八個小男生及兩個小女生,除了鬥智、鬥力,更是一場耐心與愛心大考驗,考驗著身為「孩子王」的我,能否在最後獲得這群孩子的信任與接納。

吃飯的時候,尤其是一個考驗,一個個小朋友說:「老師幫我夾菜!」在一個小朋友的情況下,自然是遊刃有餘,但是十個小朋友一起來,那只好有技巧地說:「一個一個慢慢來!」如此方能化解峰擁而至且嗷嗷待哺的小朋友,沒耐心的大人,恐怕就已經扳個臉色,頤氣指使他們自己夾菜!

此次營會活動最特殊的莫過是睡帳棚的經驗,不少小朋友躍躍欲試搭帳棚,同時紛紛登記晚上要睡帳棚,第一天的活動結束,行將就寢,不少小朋友太過興奮,睡不著覺,紛紛叫嚷著要熬夜,甚至要玩「大老二」撲克牌。基於隔天的活動要走草嶺古道,所以一一勸說小朋友睡覺。但隔沒多久,又有小朋友說:「老師,我要上廁所!」只見一個人說,跟著又有其他三名小朋友說:「我也要!」不是都叫你們睡覺前上廁所嗎?小朋友異口同聲說:「剛才上不出來嘛!」眼看外面飄著細雨,只好撐著傘,分兩批輪流上廁所。

帶孩子上完廁所之後,原以為我可以好好睡一覺,只聽小朋友說:「好熱,睡不著!我可不可以去睡小木屋(因為小木屋裡有冷氣)?」只好再次施展蘇秦式的雄辯滔滔口才,一一告訴他們睡帳棚是自己個人的抉擇,既然選擇了就不能夠後悔,必須忍耐,反正明天就可以睡小木屋。勸說一陣,一個一個倒下睡著,而我也進入夢鄉。

似乎天上的星光還亮,我的耳際傳來細語:「老師,我要上廁所!」一看時間三點半,此時外面下著大雨,顧不得疲累的身軀,頂著大雨傾盆,只好再次帶著小朋友去廁所。回來之後,只聽到隔壁帳的女生窸窣窸窣的聲音,說著:「好熱,衣服全都濕了!」逐漸地,其他小女生的音量也越來越大,時間不過是下半夜,我已無暇多管閒事。

*台灣家庭「少子化」危機*

因此為數不少的大人對於孩子總是莫可奈何,總覺得「小子難纏」,因此現代人對於生孩子可是考慮再三,寧當「頂客」(DINK),決不做孩子的傭人,否則生了孩子要養,養子不孝,可是人生悲哀,否則近日因八年前犯下內湖吳老師命案之黃姓嫌犯的父親,何苦需要仰藥自殺呢!

去年內政部統計台閩地區的生育率結果是:「總生育率為一點四,即平均每一婦女一生生育一點四個小孩,比前年減少零點二八個,顯示國人越來越晚結婚,所生小孩也越來越少。」因此35年前平均每位婦女生7個孩子的盛況不見,取而代之將是台灣出現「家庭少子化」的現象,同時老人問題也會衝擊台灣的人力結構,預估至2051年台灣地區總人口1980萬人中,老人人口數將達30%,3個年輕人將扶養1個老人,比起現今8個年輕人養1個老人的問題將會嚴重許多。

因此「少子化」的親職教養問題及「老人化」(包含老人生涯規劃等)問題都是台灣當前要面對的重要議題,在本文中將會側重於親職教養問題----學習做父母。

如果成人害怕孩子的鬼靈精怪,那勢必加深成人對於生、養孩子的恐懼,加上近來媒體報導民國70至79年出生的孩子屬於「水蜜桃族」,是個抗壓不足、性觀念開放、善於吹噓的一個族群,而我所帶的孩子都是屬於八年級的學生(民國80年後出生),我很好奇屆時又會有怎樣的名稱來命名八年級的學生,同時成人是否更加不希望擁有孩子。

*「背負家庭症狀的孩子」 vs. 「愛他,也要說不」*

而在營會的活動進行中,我注意到有少數幾個孩子總是會被老師指責,因為這幾個小男生,一會兒不是不奈煩一些課程的進行開始抱怨起來,要不就點火燒竹子,或者是幾個圍起來逗弄蟾蜍,似乎不知天高地厚,也不知道所從事的行為都帶有一些危險性,搞得老師是提心吊膽、七上八下。原本老師是苦口婆心諄諄善誘,後來發生的頻率高了,竟也惹動老師的怒氣,雖不至於要懲罰孩子,但是免不了要訓斥一番。

這讓我聯想到在家庭治療中,一個問題小孩通常背負著家庭的症狀,因此一個孩子常與母親拌嘴、吵架,可能是為了掩飾父、母之間長久的不合。為了維護一個家庭系統的穩定,不至於分裂,於是孩子無形中成了「代罪羔羊」(scapegoat),因此父母反而形成聯合陣線來面對孩子的問題,而忽略了彼此夫妻間的情感問題。著名的家庭治療師Murray Bowen稱此為「三角關係」(triangulation):在有壓力的情境下,夫妻雙方也許會引進第三人(通常有可能是孩子)來減低焦慮與增進穩定性。這對許多不具家庭治療概念的成人是個新的觀點,甚至覺得難以接受,但是在諮商實務中卻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解決之道乃是父母必須先行「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the self),兩個人面對面解決婚姻上的困境,否則孩子就會不停地處於一個混亂的情感關係中,而失去自己真正的定位。

不過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孩子的成長過程,在「愛他,也要說不」(麥田出版)一書中,作者Asha Phillips提到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於時間似乎有著「選擇性」的時間觀,當他們想做某事時,關鍵字是「現在」,當大人要求他做事時,通常孩子會回答:「等一下!」而等一下通常是等同於「不做」。這也反映出孩子在學習自我控制上仍是不成熟,如何讓孩子接受適當的規範,但又不會過於寵愛孩子是父母的兩難。

因此回到前面幾個孩子的問題時,或許可以綜合這二位專家的意見,一個是孩子在原本的家庭中,累積了許多父母之間不合的能量,因此在能量得不到紓解的情況下,此次的「兒童挑戰營」成了孩子紓發的管道之一,因此相關的歧異行為就因應而生。第二個可能性是,這幾個孩子還在學習「自我控制力」的人生課題,由於少子化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寵愛大過對孩子的約束與管教,以致於他們無法學會在什麼場景或什麼時候該表現其適當的行為,結果為了滿足自己個人一己需求,於是他們的時間觀總是「現在」,甚至在有危險的可能性之下,仍然不考慮所從事之活動會帶來何種後果,逕自往前衝,「等待」聽起來不過是「無聊」代名詞。

這也意謂著父母必須反思兩點,一是:夫妻關係是否和樂?二是:親子間是否有良好的教養關係?

*大兒子的問題*

在此我也將分享一個諮商實務上所碰到的真實情況(詳細內容業已經過改編),一個母親疲憊地來到諮商室尋求協助,原因是與自己的大兒子相處上出現了問題,大兒子是個小六的學生,脾氣暴躁不說,功課常常不交,老師常在其聯絡簿上要家長多注意孩子的功課問題。當細細探索下去之後,發現這位母親現年37歲,獨自帶三個孩子,除了老大之外,老二、老三均為女兒,分別是小五及小四。兩年前因為離婚,孩子歸由其帶,主要是因為婆婆不喜歡這個媳婦,所以鼓勵丈夫外遇,在丈夫外遇的過程中,這位母親竟得了憂鬱症,由於婚姻破裂,最後終於走上離婚一途。離婚後第一年,母親開始服用抗憂鬱藥,同時脾氣也變差,每當大兒子一不乖,就被母親毒打一頓,就這樣大兒子被狠狠地對待持續一年以上的時間。

而大兒子在學校的人際關係相當不好,常常捉弄其他的小朋友,因此老師常打電話給家長,要母親好好管教孩子,母親不管怎麼打,孩子總是不聽話,甚至在升上小六之後,由於成長快速,居然會回打母親。這時母親才驚覺自己似乎在教養上出現問題,因此來到諮商室尋求幫助。

這位母親在婚姻上的不幸,導致其在怒氣無處可發的情況下只好一古腦地倒向孩子,加上母親對於男性的怨恨加深了同屬於男性的大兒子,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是壞胚子。加上小學階段的孩子,在邏輯分析上並不是那麼完全,以及在時 間感上是屬於選擇性的觀點,必然會有一些調皮搗蛋的舉止,對於一個憂傷的母親,此時大概最需要的是療傷止痛,而不是孩子在旁的哭鬧與嬉戲,因此這就牽動了母親那敏感的神經。

因此夫妻的不合,轉嫁在孩子身上,孩子在較小的時候,也許毫無能力對抗父母,只好在學校捉弄其他人,到漸漸長大,自覺有能力之後,反抗母親變得可能之時,能量的出口就會指向母親。

因此母親在覺察到此等情況之後,開始採取「自我分化」,一方面進行心理諮商面對丈夫的背棄以及婆婆的離間所帶給她的痛苦,另一方面對於孩子不良的行為不再隨意打罵,同時考慮若處罰對孩子有益,才會施與懲罰,並且明確地讓孩子知道處罰的內容,決不讓孩子的身體受到傷害。甚至母親孩向孩子道歉,祈求孩子的原諒,當孩子聽到母親的告白時,也十分動容地掉下男兒淚,這是母親離婚後二年來親子間最為友善的互動與擁抱。

*結語:父母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學習」的!*

Asha Phillips在其書中談到,父母除了對孩子的予取予求說「不」之外,也要對自己說「不」,決不將自己不滿的情緒倒向孩子,因為孩子將會成為父母情緒的接收者,以致於不是自我萎縮,就是自我膨脹,將來的人際關係將會出現不是與人群疏離就是不留轉圜之餘地。

在書中Asha Phillips的十歲女兒赧莉要其寫下:「大人對孩子說『不』的時候,不要喊叫或多所斥責,要用委婉的態度對孩子說。」這句話果真一語道破現代孩子的心聲,身為父母的成人可曾聽見孩子內心的呼聲?

父母不是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學習」的!

台長: 丁介陶/George/說故事的人
人氣(1,9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親子關係 |
此分類下一篇:以「時光對話」跟孩子周旋
此分類上一篇:特別的小孩需要特別的照顧-案例解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