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22 15:40:21| 人氣60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識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雜阿含經》卷3,陰相應61經:

「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愚癡凡夫、無聞眾生,
怖畏無我無我所,二俱非當生,攀緣四識住。何等為四。謂色識住.
色攀緣.色愛樂.增進廣大生長。於受.想.行.識住。攀緣.愛樂
.增進廣大生長。」


再來,由於本經後文提到「識於此處 ... 云云」,所以,部分論師認
為主要是以識為主,而於色、受、想、行等四蘊依住的說法是沒問題
的。但是比對 S. 22. 55. Udāna. 的同一句,並沒有「四識住」一
詞的說法,並且,倒是一直強調「攀緣、住、愛樂及生長與增廣」,
為什麼這麼說呢?相應部的原文是:〈Upayavaggo,第三 優陀那〉

「比丘們!如此執著於形色時,知覺便會攀緣依著於此,以此的我見
而止住,產生遍滿的歡喜樂趣,而於此發展生長及增廣。

Rupupayam và bhikkhu, vinnànam titthamànam tittheyya,
rupàrammanam rupappatittham, nandupasecanam,
vuddhim virulhim vepullam àpajjeyya.

比丘們!如此執著於感受時,知覺便會攀緣依著於此,以此的我見而
止住,產生遍滿的歡喜樂趣,而於此發展生長及增廣。

Vedanupayam và bhikkhu, vinnànam titthamànam tittheyya,
vedanarammanam vedanappatittham, nandupasecanam,
vuddhim virulhim vepullam àpajjeyya.

比丘們!如此執著於辨別的概念或表象時,知覺便會攀緣依著於此,
以此的我見而止住,產生遍滿的歡喜樂趣,而於此發展生長及增廣。

Sannupayam và bhikkhu, vinnànam titthamànam tittheyya,
Sannàrammanam Sannappatittham, nandupasecanam,
vuddhim virulhim vepullam àpajjeyya.

比丘們!如此執著於造作時,知覺便會攀緣依著於此,以此的我見而
止住,產生遍滿的歡喜樂趣,而於此發展生長及增廣。

Samkhàrupayam và bhikkhu, vinnànam titthamànam tittheyya,
Samkhàrammanam Samkhappatittham, nandupasecanam,
vuddhim virulhim vepullam àpajjeyya.」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云何。尊者舍利弗。眼繫色耶。色繫眼耶。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意繫法耶。法繫意耶

尊者舍利弗答尊者摩訶拘絺羅言。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繫。人問言。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

貪著六根所顯現的一切色相,才是貪著色蘊. 貪著六根所顯現的一切覺受,才是貪著受蘊. 貪著攀緣境相的無量想,才是貪著想蘊. 貪著身口意的一切行為,才是貪著行蘊. 貪著六根 觸塵的六識覺知心,才是貪著識蘊. 如此,眾生才會在不知不覺中對於五蘊產生貪愛!

台長: 迪克張
人氣(606)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四識住在生活中的觀察:
一 有所緣心才出生,所緣有那些,識的六分法叫六識,內容就是名色。
眼識-色相眼睛壞叫瞎子沒有視覺
耳識-聲相
鼻識-香相
舌識-味相
身識-觸相身根壞叫殘廢沒有知覺
意識-法相大腦可覺外法相和內法色聲香味觸相
腦壞叫植物人,名色身還在並不是夗亡了。
二 當有所緣時心才出生,例如一個另人生氣的環境,只要把心轉向其他的所緣,這時瞋心就消失,另一個心就生起。移轉所緣可以使心暫時平靜。
三 老人痴呆,阿茲海默症的人心會一直掛在一個所緣上,不斷的轉起的心念之流就是色受想行四封滯識住,他們的心被挷住了,動不了,其繫是喜貪,原因是無明,不是罪惡,是可憐憫者,不斷的受苦。只有回歸當下,觀無常斷無欲滅,將習氣滅掉才能走出境界。
四 教正常人都不容易了,何況痴呆的人,所以平常就要好好努力,年輕時多種善根互勉之。
2012-08-08 23:03:53
中間息
一、醒和睡之間有一個中間息,呼和吸之間有一個中間息......那是諸行因為自我滿足而暫時消失,就是滅。有止息樂。但是習氣並沒有滅,還會不斷的轉起。
二、人的念頭不斷的找欲望滿足。但很少人發現那個快樂是欲望的暫時止息,以性關係做比喻,有此人因為性欲滿足,確不知是自己習氣止息造成的,就說做愛可以治病、長壽、健康、成佛等等。找一些人瑞出來宣傳,但也有更多早死的人無法講的吧!當人心都指向這些欲望,這時心是沒有力量的,當欲生起時沒有滿足不是焦躁不安嗎?性行為也是中性的,修淫只會成為淫魔,貪瞋痴永儘才是成佛。
三、當欲望暫時止息的時候,有滅的現象,可以捉住當下這一點,去滅習氣。當習氣滅時,下一波習氣生起時欲望的力量又會減少,真正的寂滅樂就會生起。可以活的空間變大了。
四、利用中間息去滅習氣,有時侯在不得已的狀況可以使用,狅則知狂,瘋則知瘋,守仕當下所知境界。不流失。任何的習氣都是會消失的,因為無常,那一剎那的滅是值得好好使用的。。
2012-10-15 16:09:3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