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1-30 14:07:22|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趣的中國年習俗與傳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熱鬧滾滾,是傳統中國新年的最佳詮釋。還記得鞭炮聲此起彼落、四處有舞龍舞獅拜年的喧鬧景象嗎?儘管隨著時代演變,許多習俗漸漸消逝,但農曆新年對我們來說,始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入喜氣洋洋的新年氣氛中吧!


貼春聯
春聯又名「對聯」、「門對」、「對子」等,是春節時貼在門上或柱上的吉祥語,由上聯、下聯和橫批組成。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張貼春聯慶賀,不但充分表達了人們的願望,更預告即將到來的美好春色。

古代,原來門上掛的是門神「神荼」、「鬱壘」的木雕像,後來漸漸演變成為畫像、符令(稱為桃符),一直到五代,才出現類似今日的聯語。

桃符改稱為「春聯」和用紅紙寫春聯,都是開始於明代。因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歡春聯、大力提倡,使春節貼春聯成為一種風俗,流傅至今。


□放 鞭 炮
春節期間,爆竹聲總是此起彼落,增添了許多熱鬧的氣氛。放鞭炮慶賀春節,在中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初燃放爆竹是為了驅逐惡鬼,及至後來,為了過一個平安年,便於正月初一、天色剛亮之際,於庭前爆竹,以驅除惡鬼,稱為「平安爆竹」。




□貼 年 畫
年畫,起源於門畫,可說是中國人獨步全球的一種繪畫藝術。最初畫的是門神,據南朝『荊楚歲時記』中敘述:「正月一日,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年畫不但有闢邪的作用,其實也含有美化環境、讓居所氣象一新的意義。


□舞 龍
舞龍可說是中國人十分傳統的慶典儀式之一。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其起源於漢朝,最初的目的是祭祀祖先、祈求甘霖,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慶典必備活動。


□舞 獅
舞獅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慶典儀式之一,更是春節不可或缺的慶典活動。舞獅的形式很多,但大致可以分為北方獅和南方獅兩類。北方獅的外形跟真獅很相似,舞獅的人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文、武、成、崽獅之分。另外,南方流行的舞獅型態,是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舞獅人穿各種燈籠褲,上著唐裝,圍觀的人可以看到舞獅者全身,舞獅時更需要使出渾身解數。

由於民眾認為獅子有鎮妖闢邪的能力,所以每逢春節都會有人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不但大大活絡人們因天寒地凍而低沉的情緒,也含有消災除害,預約一年吉祥如意的用意。


台長: Denise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