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4-17 23:09:39| 人氣1,4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二(2016.4.17 自了法師學習班報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二


   


    一、出離心是往生的必要條件

    出離心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是往生的必要條件,也是基本條件。

    〈一〉出離心對於往生至關重要

  當今時代,大多數念佛人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信、願、行不到量。不能說不信,但是這個信心不夠圓滿;也不是沒有願,但是這個願力不夠堅定也不是沒有行,而是不能精進。

  為什麼信、願、行不到量呢?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就自然能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樣在信、願、行上面都能達到徹底。

  那麼,該如何培養出離心呢?這不是口頭上說說就能有的,而是必須通過長期的聞思,啟發清淨的智慧,從而在見解上獲得決定。有了這個定解,心就會發生猛利的變動,從這裡就會產生出強大的信、願、行。

  具體該怎樣產生定解呢這裡必須要把握好兩個要點:一個是認識苦諦;另一個就是認識極樂世界不可思議的功德莊嚴。也就是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娑婆世界的苦,真正看透輪迴唯一是苦的自性,非常可怕。另一方面要清楚地認識到極樂世界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是真實安樂的體性。

   這樣生起了正確的認識後,對於整個輪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徹底地厭離娑婆,並且會一心堅定地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內心裡面發生了這樣的轉變,自然就會出生到量的信、願、行。也就是說,這時的信達到了圓滿,完全相信輪純一是苦,相信彌陀願海就是那樣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決定能救拔我出離生死苦海,由此對阿彌陀佛生起無比的信心。這時的願也達到了堅定,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一心想要擺脫輪,唯一希求往生極樂,再沒有其他的想法。這時的行也具足了精進,在信、願的推動下,會實實在在、全力以赴地行持。像這樣,信、願、行就很徹底了。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也說到:「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得生不得生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都看過很多有關往生淨土方面的傳記,能很明顯的地發現,凡是往生的人都具足真實、到量的信、願,沒有一個例外。而生起到量的信、願,必須在關鍵的要點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在你的心裡聚集好它的因——出離心。否則雖然不能說信、願、行完全沒有,但是達不到量,不合標準,也不會有大的作用。這就好比我們要生火,首先必須把燃料放好,各方面的因緣集聚完備,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會燃燒起來。如果溫度不夠,各方面的條件不圓滿,始終是無法點燃的。

    〈二〉出離心的標準

   關於出離心的標準,高一點來說,就是對於娑婆世界,對於整個三界輪,下至一剎那的羨慕心、希求心也沒有。但是,這對於現在大多數人來說,一剎那不離開求解脫的心,這太高了,做不到。有時候遇到一些悅意的對境,很可能會忘失正念,這也情有可原。畢竟做為末法時代的凡夫眾生,很難出生強大的對治力量。

  所以,我們不從高處談,就只從最基本的來說。也就是大多數人不一定有因緣出家,或者離開維持生活的正常工作,去深山裡閉關修行。但從最低程度來講,一定要有出離的想法,也就是在自己的心裡,輪迴世間和極樂淨土這二者之間,以淨土的心為重。這就是出離心的基本條件。如果連這種最起碼的心態都沒有,那就很危險。因為平時都不能這樣把握住自己的心,到臨終時更不可能把握好。所以,每個人都要辨別清楚,在心上做出正確的取捨,否則一輩子渾渾噩噩,到頭來耽誤的是自己。

    〈三〉愛極樂勝過愛娑婆

  因為在世俗緣起上,對什麼看得愈重,心傾向於那方面的力量就會愈強,關鍵時刻就會發生作用。所以,你必須要一點一點地培養,一次又一次地引生出來,這樣經過幾百次、上千次地引發,重於淨土的心就加強到量了。

   引生這種心態的前提,首先就是對於西方淨土有足夠地了解,這一點必須要學好《無量壽經》。否則把根本的經放在一邊,談很多這樣那樣的修法、標準,雖然能說一點,但是你的心裡沒有因,根本不了解彌陀願海的殊勝,不了解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也不可能真心信樂西方淨土。這樣了解之後,就要反覆不斷地熏習,讓這種力量不斷的加強。從最開始的很陌生,變得非常熟悉,一想起來就有一種很殷重的心,最後成為你心中念念不忘的事。

  其他方面以此類推,就是要時時處處在心裡對比娑婆世界和極樂淨土,不斷地加強對極樂世界的情感,要超過對娑婆世界一切事物的愛重。

   可以這樣想:一往生到西方淨土就能和那麼多的大菩薩在一起,時時刻刻處在佛菩薩的海會當中,那會受多大的加持啊!在這個世界裡,雖然有聖人,但我們遇到聖者的機會寥若晨星。而在極樂世界,像文殊、普賢這樣的補處大菩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那麼多。阿彌陀佛如今已成佛十劫,每一剎那,從十方無數世界中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有多少,何況十個大劫合起來,已經成就了無數的補處菩薩。那是一股無比巨大的力量。所以但願我能早日處於佛菩薩的壇城之中,永不離開。

  再譬如,愛淨土的樓閣勝過愛自己的房屋。心心念念就想早一點進入西方淨土的七寶樓閣之中,不像現在住的土木建築,那裡具足無量的莊嚴,可以隨心所欲地變大變小,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十方世界,見到各種的景象後,自然會引發悲心、精進等各種功德。

  同樣,愛淨土的蓮花勝過愛自己的財產。深深地盼望著早一天從七寶池的蓮花中出生,不是在這個世界從母胎裡出生。從蓮花中化生出來,就是清虛微妙之身,自然具足一切相好莊嚴,從此之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有多好啊!

  並且,愛阿彌陀佛的名號勝過愛自己的名譽。不要天天念著自己,要念就念阿彌陀佛。念得破除無明,念得心中萬德莊嚴……阿彌陀佛的名號,確實是聞名十方。要深深地相信這句名號,超過世間的一切名號。

   還有,愛淨業勝過愛自己的職業。世間的各種職業,像是教書、行醫、經商等等,究竟來說都是一些無意義的事。但是我們修淨業,修的就是和阿彌陀佛相應的業,是獲得彌陀願海巨大加持的業。因為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已經成就,知道阿彌陀佛的法界身、光明身周遍一切時處,自己至誠懇切地祈禱,念念投入阿彌陀佛的懷抱,阿彌陀佛決定當下就攝持你。所以說,修持往生西方淨土的業實在是太好了,太有價值了,這跟每天做世間的行業完全不同。所起的每一念信願,念的每一聲佛號都不會空耗,修得愈多就愈歡喜,愈有把握。如果能一天到晚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沐浴在佛光當中。這的確是人生中最幸運的事。誰能夠有因緣,有福報修這樣的淨業,那麼他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另外,愛功德水勝過愛自己的飲食。在《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中講到,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澄淨、清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一喝就能遣除饑渴等的無量過患,而且還會增長種種菩提善根,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們想想看,到了極樂世界天天可以喝這麼殊勝的八功德水。這個世界的飲食哪裡好呢?相比之下,實在是百千萬億不及一分。

  還有,愛光明勝過愛自己的衣服。如果現在修得好,修得很清淨,你在念佛的時候,也可以直接得到佛光加被。如果你的業障太重,就不會有什麼感受。只要生入西方淨土,時時都會沐浴在阿彌陀佛的光明之中。只要蒙受佛光照觸,就像大願中所說那樣,當下就能身心柔軟,破除無明,開智慧眼。

  而且,愛共命鳥勝過愛自己的寵物。不像這個世界的鳥,那裡的共命鳥都是佛的智慧所變現的,能夠隨眾生的心自在地說各種妙法。像這樣可以從各方面舉例。

   總之,要這樣想:具足一切善妙功德,極其殊勝的極樂世界,是由法藏菩薩的大願、大智慧、大慈悲、無量菩薩行等攝集而成。淨土的一塵一毛,圓明具德,都是美妙無比,無一不是從佛的大願海中流現,極其不可思議。只要往生到西方淨土,從此之後,我的眼耳鼻舌身都能觸到阿彌陀佛無漏智慧所變現的妙物,完全處在加持的海洋當中。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由煩惱、有漏業形成,周遍是苦。只要稍微想一想,就知道極樂世界無數倍的勝過這個世界,下至一個微塵都遠遠勝過娑婆世界最好的事物,所以我不愛娑婆就愛極樂世界。除非智力不正常,或者有極大的修行能力,否則有心識的人誰會不想往生呢

    〈四〉培養淨土情感

  發出離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淨土情感。雖然你還沒有去過極樂世界,但是釋迦佛在經教中做了很多如實的介紹,祖師大德們也是再再地稱歎極樂淨土,你也看過一些像《淨土聖賢錄》這樣講述很多人真實往生的記錄。諸如此類,通過不斷地熏習淨土經教,你心裡會對那個世界很熟悉,會逐漸地出生淨土情感。

    〈五〉念念不忘西方

  確定完修行方向,培養好淨土情感後,還需要隨時警策。也就是不論在哪種情況下,心裡都要警醒自己:我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去極樂世界。時時不要忘記。這一點非常關鍵。由此一來,所有長遠的規劃都在西方淨土,而不是在娑婆世界。雖然暫時由業力還在這裡居留,但是不會再為這個世界做長久的打算,這種心態很重要。

    我們就是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娑婆世界的事都是次要的。現在我們就要規劃自己的未來,也就是想:我該如何實現普賢行願呢?那麼,我要選擇的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獲得阿彌陀佛願海的加被,由此來成辦一切出世間的功德。所以我現在要每天要抓緊時間,全力以赴地在信、願、行上面下功夫,否則到時候去西方的考試通不過,就去不了了。當然暫時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家庭,工作,各種世間的瑣事,但是這些都不是重點。

    萬不得已必須得應酬,或者說以業力所牽一定要完成的事,也就隨緣做一點。但是心裡不會想,我在娑婆世界還要發展幾十年的事業,還有各種的夢想,各種的計劃等等。也不會去大搞吃喝玩樂,做很多無意義的瑣事。不願意在這上面再花費什麼時間。因為自己的心已經不在這上面了,對於一切世間的事能減則減,能無則無,是這種態度。

  這樣之後,你的心已經在極樂世界,你跟別人已經不一樣了。他們會覺得:這個人很怪,大家喜歡的他都不喜歡,他怎麼這樣消極?當然,別人看不懂你也很正常,畢竟他們沒有求生西方的心。但你自己心裡要清楚,我就是要對這個世界消極,才能對西方淨土有百分之百的積極;我對娑婆愈是放得下,對極樂就愈能提得起;我對於這個世界的感情愈淡,對極樂世界的感情就會愈來愈深。

    〈六〉日日培養往生潛勢力

   我們日常的時候,就要培養往生的潛勢力。這股勢力,它會潛滋暗長,到臨終時就像離弦之箭一樣,會直接射入西方。所以我們現在就要積聚這種潛勢力。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世界上一切事業的成功都是如此。我們只是看到射箭錦標賽上的賽手一箭射中靶心的成功,要知道為此他平時經歷了多少次的苦練,流了多少汗水,做了多少努力。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往生西方也不是單憑臨終那天就能成辦的事。

   如果平時一點準備都沒有,天天抱著僥倖心理,夢想著到臨終的時候,突然超越自己,具足信願,就順利往生了。這樣一天一天地空過,完全沒有在培養信願上下過功夫,到時候慌慌張張的,極有可能一敗塗地。一切事情都要有因才會有果,不是到往生的時候才突然出現一朵蓮花,而是在你生起真信、切願的時候蓮花出生,經過平時不斷增長信、願,再加上持名、修法、回向等的滋潤,蓮花會不斷地繁茂、鮮艷,這樣到臨終時才會順利登上九品蓮台。

   如果平時能準備好,不忘記自己的方向,能夠有意識地在這方面積聚因緣,讓信、願從猶豫不決轉為毫不動搖,行持從薄弱逐漸到達穩固。這樣的人臨終時就會有十足的把握。因為那時候這種往生的潛勢力已經相當成熟了。首先說信心,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積累,信心不斷地增長,已經到達毫無懷疑的地步。願力方面,也是通過不斷地串習、提升,已經有了極懇切的願。至於行持,更是依靠念念不斷地修淨業,對於每一件善法都非常認真地做回向,這方面也齊備了。像這樣往生的資糧已經修集圓滿,所以到了那一天必然能夠穩穩當當,安然自在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因此,有智慧的人應當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是每一個想對自己負責任的人必須去做的事。

    以上選摘自智圓法師《往生之路一》。

 

淨空老法師:

    自了法師今天為我們提出智圓大師的說法,我們聽了之後很受啟發。人無量劫來,在生死輪迴當中討生活,輪迴就決定免不了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再回頭看看自己,這一次到人間來,幾十年了一彈指就過去,往下到哪裡去?繼續搞輪迴還是永遠脫離輪迴?起這個念頭叫正念,這個念頭之外叫邪念,正念裡面第一念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個緣不容易遇到,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這一句話不是形容詞,完全是事實真相。

    佛法,淨土法門就是當生成就的大法,超過八萬四千法門、超過無量法門,我們有幸遇到了,依照世尊在大乘經裡頭常說的,凡是有緣遇到淨宗,這個人過去生中都是曾經供養過無量諸佛如來,這一生當中得諸佛如來的加持,你才有機會遇到,遇到了好!可是雖然是好,我們的大環境看看,大環境是什麼?法弱魔強。你能夠敵得過這些妖魔鬼怪的誘惑嗎?這個就是經教裡常說的七情五欲,過去確實沒有這麼大的干擾。

    我們學佛六十年了,想想前面一半,最前面三十年有誘惑,不是很嚴重,最後這個三十年太可怕了。科學愈來愈進步,誘惑的力量愈來愈大,三十年前我們也曾經看到廣告,廣告不是很多,而且一般廣告裡面內容都不很過分,雖有誘惑不過分。譬如衣著,那個時候女孩子上街上穿著都很整齊,暴露沒有那麼多,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幾乎變成地獄了。地獄什麼樣子?地獄人不穿衣服,裸體的,你們看看地獄變相圖就知道了,過分的暴露自己的身體,跟地獄很接近,沒造罪業,街上走一趟,不知道做多少罪業,讓人看了起心動念,這就是造業,多少人受害你完全不知不覺,還以為自己挺美的。

    現在的人,學佛的人也不例外,沒有這種定功,沒有這種高度警覺心,見色聞聲,對外面的接觸你能不動心嗎?這個果是什麼?是三途,是地獄,六道裡頭人天沒分,多麼可怕!今天給你講正法、給你講因果沒人相信,反過來指著你迷信,你怎麼迷到這個程度。幾個人能真正相信,那是善根深厚的人、法緣很殊勝的人,遇到正法、遇到善知識,遇到好的同參道友,難,真難!

    六十五年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老師曾經跟我說,現代的學生、學校,六十五年前的學校,在中國一甲子之前,學校的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說過這個話。那個時候我很年輕,我聽了這個話聽不懂,為什麼老師說出這個話?十幾二十年之後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不是老師不願意教,老師都願意教,老師巴不得學生都超過自己,那是什麼?老師的榮耀。

    老師為什麼不像老師?找不到真正想學的學生,所以他要想教也沒法子教,那怎麼辦?上課只有敷衍,學生不認真學習,學生進了大學等著拿文憑,要這個文憑在社會上找一份好工作,目的在此地。老師教書是為生活費,它是職業,他不上課他就沒有收入,他就沒法子生活,教育淪落成這個樣子,讓人悲傷。

    現在這一眼六十五年過去了,今天的學校跟六十五年前比差遠了,六十五年前大學裡頭還有不少知名的老教授,真有學問有德行,現在這些人過世了,他們的學生在,有一些我也熟悉,很難得!他們這一代再下一代,沒了。在我這個地方學文字學的有八個同學,我派他們到台灣親近這些文字學的專家,這些老師教了很高興,愈教愈歡喜,為什麼?這些學生肯學,他在學校教書不這麼賣力,為什麼?學生不肯學,遇到八個愛學的學生,如獲至寶。

    我們希望漢學要興旺起來,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漢字要傳下去、文言文要傳下去。就像瑞典的漢學家,歐洲人,他的中文名字叫高本漢,告訴我們「漢字不能改,文言不能廢,經書必須讀。」我看到他的書本上這些句子非常受感動。我們要幫助社會、要幫助國家把中國傳統文化興旺起來,所以對年輕人我就很留意,真正肯吃苦,不求個人名聞利養,樣樣能放得下,我們來救漢學,我們來承傳漢學,把它發揚光大,留傳給後世。這一生只希望做個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在中小學裡頭教漢字、教文言文,這個工作在社會上沒什麼地位,這什麼人?聖人、賢人,聖賢事業。

    孔子當年在世的時候社會沒地位,也不富有,生活勉強能過去,這幾個年輕人發願學孔子,孔子做了最偉大的事業,是承傳了文化,集大成。中國傳統文化有文字記載的,可以上溯到伏羲氏,從伏羲到孔子大概有兩千多年,孔子一生的事業,就是將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重新做一番整理,成為《六經》,經,聖人所說的、聖人所指定的。聖人的標準,用佛家的話來說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我們相信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這些都是大聖大賢。大聖明心見性了,所以他們說了很多東西跟佛經上講的一樣。

    佛,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之後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經文,中國古聖先賢也不例外,也是從自性當中流出來的,所以他們是同一個級別。自性當中流出來的那是真實智慧,是真理,是不能改變的;是精華,沒有糟粕,大聖。大賢,菩薩,跟菩薩同一個階級的,中國人講君子,可以說跟阿羅漢、辟支佛是一個等級。中國自古以來,從伏羲說就有五千年,有文字記載,這五千年的文化是聖賢文化,是大乘佛教的文化,大乘佛教從印度傳過來之後,跟中國的儒道融成一體,把儒跟道也提升了,我們才真正體會到無師自通,這些人無師自通。

    黃帝以後中國有教育了,這黃帝提倡的,教育的權責,權力責任不是國家掌管,國家指導,每一個家庭掌管,為什麼?孩子性相近、習相遠。從性上說,每一個孩子都是聖人,人人可以為堯舜,大乘經上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人人都應該成佛,為什麼你成不了佛?墮落成凡夫?是沒人教你,所以教育太重要了。印度佛菩薩的教育,中國聖賢君子的教育,佛法重視開悟,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定有大定、有小定,千差萬別;悟有大悟、有小悟,也有不同。

    賢人君子的著作留傳下來的不少,《四庫全書》都是,篇篇都是,裡面有沒有糟粕?有,很少而且不嚴重。至於經,《四庫》是經史子集,經裡頭沒有糟粕,為什麼?自性流出來的,聖人。賢人,他的功夫還不到家,沒有圓滿,或許有錯誤,錯誤不多。再下一級小悟的,得小定、開小悟的,所謂叫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念一千遍的他有悟處,他講出來的東西可能有錯誤。如果讀兩千遍,他講出來的東西就有深度、有廣度,他講得深;如果他讀三千遍、讀四千遍、讀五千遍,大徹大悟,那完全從自性流的智慧,沒有煩惱習氣在裡頭,他的東西就是真理,不一樣!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經重視,經書不能不讀。代表儒家的《四書》,這四書五經是儒家的根本,聖人傳下來,歷代賢人君子給我們做註解,都是寶!中國人不容易,中國人是世間最有福報的人,為什麼?這麼多古聖先賢的東西它留下來了。外國有沒有?我們相信有,但是怎麼樣?沒有留下來,為什麼不能留下來?他們的文字跟中國不一樣;中國文字是超越時間、空間,他們的文字是受時空的限制。他們是表音的,中國文字是表意的,中國文字不需要耳聽,眼看就懂意思,他們眼看不行,一定要讀出聲音。

    這是老祖宗上古時代就發明了,這個發明是全世界人類歷史裡頭,任何發明都比不上中國文字的發明,太偉大了、太高明了。能夠把古今打通,古人東西現在我們完全看得懂、完全能體會,古學今用,能解決我們今天社會各式各樣的問題。外國沒有,外國如果想他們古聖先賢那些東西要留傳於千年萬世,那個方法只有把它翻成中文,像大乘經,印度的大乘經幾乎全部到中國來了,來幹什麼?來翻成中國文言文,翻得很成功。兩千年來,兩千年前翻的,現在我們讀起來沒問題,再傳兩千年也沒問題;甚至於傳兩萬年也不成問題,這個載具好!所以中國的文字是一盞明燈,光明遍照。如果中國文字要改了,文言文斷絕了,那是整個宇宙的黑暗,不堪設想。

    中國這一部《四庫全書》能救國家、能救民族、能救全世界,所以我們感到文字學音韻、訓詁重要,要讓小朋友從小就學起,鼓勵他,勉勵他發大心做聖人、做賢人、做君子,承傳千萬年的傳統文化,讓這一支永遠不衰,這是大事業,比什麼事業都偉大。學作佛、學作菩薩、學作聖賢,向孔子、孟子、老莊看齊。關於自己最終極的目標,要把佛法介紹給他,講真的不是假的,那就是我們無意於娑婆,我們一心歸淨土,到淨土幹什麼?成佛,那個地方是修行成佛的好環境,沒有任何障礙,在這個地方修行難,叫法弱魔強。

    在極樂世界只有諸佛菩薩沒有妖魔鬼怪,個個人都是幫助你的,勉勵你的,協助你。所以到極樂世界成佛之後,像阿彌陀佛一樣普度遍法界虛空界苦難眾生,個個圓成佛道,我們的願就滿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是真話不是假話,但是也不能死在這兩句話下,這世間不管了,這也不行,這個世間還是要管,管我們應該管的,那就是傳統文化。它與我們佛教有關係,為什麼?我們中文的《大藏經》,全是漢字文言文寫的,漢字文言文不通,《大藏經》不能理解、不能深入,它是工具,所以這個工具我們一定要努力把它照顧好,把它傳下去。

(文摘恭錄2016/4/16《無量壽經科註》第四回學習班第212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念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台長: RICHIE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