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6 01:11:02| 人氣7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隨堂。札記】生態教育質性研究法-第二週之關於研究倫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70308
20070316修改

我們享受著前人留存的甜美果實,卻往往忘卻過去的血汗辛勞。

聽聞著老師與同學的分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景況油然浮現於教室的氛圍之中,德國的納粹主義與日本的軍國主義,生化武器躍然逐鹿戰場,而德國的希特勒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在今人的眼中呈現著殘忍與狂大,然後,諷刺的是今日醫學的蓬勃發展卻似乎與當時有著顯著的相關,不禁又另人唏噓長嘆。

順著課堂的氛圍,腦海不禁浮現著擺放排列著一根一根的手臂於一道長廊,人體的五臟六腑分門別類的被置放到一箱一箱的櫃子,詭異驚恐的凝窒另人毛骨悚然。

當人類僅以自我中心的思考,妄尊獨斷,自我膨大,自以為人可以做上帝的事業,執行著上帝的工作,是何等的恐怖?人類集結歷史的教訓與省思,而有「紐倫堡條例」的誕生。而類似的迫害事件,全球各地皆可看見,而此或許也是一個時代思想遞變的過程。我們身處的這塊土地上亦可看見時間巨輪的軌跡參與其間。

二十世紀心理學的行為學派,以動物試驗的行為,於後亦受到各方的檢視與批判,然而,也正因有行為學派的初始,而引領心理學界往後不同的發展。記得幾年前觀賞的一部日劇—愛犬羅西南特的災難:向井荒太的動物日記,主角向井荒太是一位獸醫系的學生,但他並非以獸醫為志向,只是很喜歡小動物。

本劇將近結束的一集,男主角被教授派去照護實驗狗,實驗狗一般都僅有編號,而不命名,避免因此人與實驗狗產生情感,也避免出外過程受到感染,向井未知其照護的實驗狗即將做為日後解剖課程的樣本,私自帶實驗狗出去校園散步,並為其命名,爾後,其知實驗狗要因其實驗課程進行解剖,向井難以接受,但未免實驗狗無謂犧牲,忍痛仍將實驗完成,課程結束後的實驗動物屍體需送至校後的火化室,向井無意間走訪至此,瞥見其教授正於火化室門前低頭閤眼的默唸,向井於此向教授問著:「為什麼……」教授如此說著:「四十幾年來,他亦不確定如此做是否正確……。」

從此之間,我讀到了一種人類對宇宙一切現象的謙卑,而事實上,人們不知道的永遠遠比知道的龐大許多。

我思索著假若我是納粹時代下的犧牲者,我倒會希望完全無知般的離開世界。而設若我是當初的那些人體實驗的研究者,置身當時的情境,或許我也會很「科學」式的呈現我的研究數據與結果,或是陶醉之,或是狂狷之,又或黯然之,不安之情於後油然而生,有感之人大概會因此產生不斷的自我質疑吧!倫理問題若非研究者的自覺大概難以論之,然而,當我有所覺察之,或許於論文中的呈現又有一番不同的風貌。

研究倫理的問題,追溯到最後大致都會回歸到研究者自身的道德覺察與反省。當然,前人的經驗可以當做借鏡,做為研究倫理之間的相互思索與探討,因此,一門研究或許盡可能的不要僅是閉門造車,觀看不同的研究者如何做?思索為什麼如此做?反省可以這樣做嗎?而研究者所掌握的研究尺度究竟要到什麼階段?

我想,老師與講堂最後的總結可以為依歸:參與者的福祉應凌駕研究求知,萬不可專業自利多於專業自律!



相關連結:
1、【狸想教育】生命可以很柔軟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r92718/3/1275299381/20061108160058

台長: 紫風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