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2 13:00:11|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空間場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開宗明義,我無法對每一個空間賜予它遺失在我腦海中。

對我而言每一個空間,就是一個烙印,一個印痕,在我的腦海。

我記得零散的片段畫面在腦海,記得某些種食物的氣味,每一種姿態的轉變,

小學前時期,我的印象混合了很多場域。
士林、永和、龍江路、信義路、永琪百貨、傳統市場、三軍紀念堂、桃園機場、某個河堤
某處的小水漥、某段路陣容浩大的行道樹列、月台與山洞和火車、6號水門觀賞煙火的人潮
〈而我得抓緊我從外公家帶出來的長凳子,重啊,沒法子誰要我那時候高到人家的屁股而
已。)國中時候的我偶爾還會興起去找我逛我讀得幼稚園(這是一家三軍開的),校舍翻
新,讓我覺得很陌生。要談到失落,到也不會,只是覺得有點無常的人生。以前是幼稚園
是一樓的矮房子,磚紅色的牆面,印象中外表看來全是木造屋,有好大廣場和遊樂設施。

老是在我腦海中反覆出現的是我這時期長做的惡夢。

那是一個幽暗漆黑狹小的空間,只容得下一個舊式唱盤的空間,然後像紡紗機一樣開始無
止無盡的旋轉旋轉,當感到單調索然無味的時候,猛得一聲斷線了唱盤崩壞了。

......然後我就會嚇得驚醒過來。(到現在我還是搞不清楚這樣的夢對我的意義是什麼)

這一陣子的我老是記起我上幼稚園前的記憶。

那時候的我喜歡每天畫畫,然後將每一幅畫塞到住在我們家的房客的門縫下。也就是說,
他們一定會收到今日的原汁畫作(來自一個小毛頭手上)。我強迫他們接受我的禮物。
並且我會和他們分享我的今日心情。(恍然大悟,原來我從小就這麼多話....)

另一個記憶就是1歲前後的畫面在腦海中不停出現。我會爬上家中的三張大辦公桌上,拿
起電話,那是老舊的轉盤式電話(我很喜歡這樣的電話,轉動數字的同時,會有種愉悅)
現在我倒是佩服自己那時候常常爬上那三張大辦公桌來玩電話,那太靠近臨大街的窗戶,
而窗戶外並沒有加裝任何的欄杆來防止我意外的墜落。

幼稚園時期的我還常去朋友家玩,一個是在行天宮附近,一個在我家附近(他爸和他爺爺
都是婦產科醫師),還有好多有趣的朋友,還有一個當時號稱我的頭號女朋友(登對。)
有一次在和那個他爸爸是婦產科醫生的朋友比較誰家比較大,鬧得不可開交,然後,我也
忘記我說了什麼,只記得我順勢在一旁的砂堆上踹兩腳,罵了他一句:那就斷交。
接著,他就哭了。當時我們吵架的時候,雙方的母親還在旁邊聊天非常愉快呢!

幼稚園的我非常愛表現,只是為了贏得讚美。

時間推網到國小一年級,剛入學極為興奮,樂於交友的我更加拓展了人緣。
國小6年,幾乎都在和女生混在一塊。 從小1開始,班上有個女生要我每堂下課就和她到
操場上,玩著我追她跑的白痴遊戲。當時我是覺得她高興我也滿快樂的(因為是我的同學
好像我就有義務讓對方快樂。)小4的時候,常和大家玩紅綠燈之類的群體遊戲。我自己
還發明一個類似紅綠燈的遊戲,不過規則訂得過於散。

小學時候的我,非常喜歡去學書法、學演講、學國畫和素描水彩、學科學課程、和游泳。
其實幼稚園就學了電子琴(在yamaha)小學開始學鋼琴一直到高一下才結束。那末,游泳
其實我從幼稚園開始就學了在YMCA學得還不賴。我書法的鼎盛時期確實只存在國小到國中
階段。我最懷念國小和國中,和幾個同學一起做科展。國小時期多在國語日報大樓、中正
紀念堂、植物園玩和大稻埕(也就是後火車站那一帶度過)。

而我總喜歡騎腳踏車。我從來沒有摔過車,這點是自己深感佩服的。
可惜的是我讀的大學並無法讓我施展這項技藝。

國中有一大半的時間常在『民生社區』度過,那是一個極讓人感到舒適的社區。
有很多我喜歡的樹種。我極喜歡這樣的巷弄街道,有種恬適悠閒的滿足。
國中是校內的風雲人物,原因無他,只是多參加了很多有關繪畫的比賽。可能是我時間
過多吧,反正國中書也不難讀,其他時間就拿來培養興趣,買唱片從這時開始起頭,收集
文具從國小5年級開始到高中畢業。

國中過著第二度最奢華的生活,週週全家上館子,每週日全家一清早爬山3小時。
另外挑空去游泳。或打籃球(我的球技很爛,只能自得其樂)。
第一度奢華的日子過在小學和小學前。母親會買一堆明牌好看的衣服給我,同時呢,我
也非常喜歡打扮的像日本小學生,我有一個日本的黑色牛皮書包(就是小叮噹照顧的笨
大雄常背的那款),我從小一背到小六。並且我會穿半統襪,和極短的深藍色學生褲,

總之,就是一個標準的日本小學生模樣啦。

我最最無法忘掉的是我高中生活。那是一個令我極為滿意的時光。
我幾乎認為以高中為中西向外畫一大圈,掃過植物園,歷史博物館,郵政局,直逼重慶
南路書店街,更可以闖入台北火車站的疆域內。每一個巷弄街道很熟悉,前陣子去探訪
這段記憶,總又挖掘到新鮮感覺。回味總是令人嚐鮮。

前幾天與你一同又逛了我熟悉的大稻埕,感覺回到上小學前的時候。

西門町,一個讓我感覺很煩造的地方,過吵鬧不休,干擾我自身的穩定性很大。
這樣的地方我只會一個月去一次。我挺為台北火車站前的天橋拆掉感到惋惜,我大一的
時候,常站在那邊讓人潮在我四周川流不息,體驗瞬息萬變的脈動。

拆了可惜。總不能要我站在相同位置的大馬路上吧?

其實我是喜歡九份的。


其實我是喜歡鼎泰豐的。

其實我是喜歡大自然的。

重考一年,當然選擇熟悉的大安區內。這一年中只認識了兩個會為我兩勒插刀的好友,
他們滿重義氣的,心地又善良。嗯,在我考上現在的大學之後,還為我開慶功宴...

現在關渡往外畫一圈,掃過淡水北投石牌士林,甚至中正紀念堂,在到公館。
又其實,公館在上大學前一年就逛到熟透了。中正紀念堂又是從小玩到大,突然想起,
一直被我忽略掉的國父紀念館,和市政府廣場,前者我也常去看展覽表演,後者我常去
參加跨年晚會(那是一種集體瘋癲。)現在我好少去北美館,到時故宮次數甚過於北美館
(單就入了大學之後來說),大學之前,我是北美館常客。

我高中時,極為喜歡參加音樂會(不管是演唱會還是音樂廳內的演出),不過,就個人
而言,每每參加完演唱會都感覺精神轟炸到整個人虛脫。似乎需要休養好久才能有足夠的
精神去應付生活。

從入大學,就想要過著完全藝術家生活,但是相對的金錢上就要付出。

藝術,為金錢活動。

這話是有道理的。雖然這樣說法感覺很拜金,但也是實情。
入了大學之後,開銷比以往大上n倍以上。

今年與去年寒假都沒回台中豐原探訪祖父,祭拜祖母(我父母有去)。這也不是說我少了
孝心,我對墓地敏感。但載祖母往生時,我身為長孫還是有勇氣的面對著棺材配合該做的
儀式(之後我覺得真的太有勇氣了...想不通我那時候來的勇氣)

台南,我國3去過,為了美術比賽。到台南2中。
後來再去台南,是大1寒假,純粹好玩。一窺『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成大,老實說,
我只喜歡成大的巨大的樹木,很壯觀,其他不喜歡。那次還去了高雄,住在佛光山宿舍中
(當然我不喜歡佛光山...但沒辦法,還是借住了)

記得小六 前後全家常會呼朋引伴一同去溪頭阿里山梨山等地,我每次都是在車上大喊無聊
的人,因為真的滿無聊的,在車子上很小的空間讓人感到厭煩。當然到了目的地我就滿開
心了,可能是因為我滿喜歡往大自然跑。

梨山真的好棒。晚上看星空,星星多到讓你目不暇給。

我不喜歡牽手牽得好緊,好像深怕我會被壞人強行擄走。這種感覺來自於小時候和父親
以及外公一同去墾丁玩,外公擔心我被壞人帶走了,然後就握得好緊....
其實牽手這個動作對我來說,不是很了不起。

牽到手了,心也牽到了,才美好吧。

其實我是喜歡散步的。

其實我是喜歡大安森林公園的。

其實我是喜歡躲在開著冷氣的牛肉麵店大啖湯麵的。

其實我記得櫻桃的香味與甜度。

其實我眼前能看到正在飄零的櫻花。

其實我的幻聽還有著。

每次經過大湖公園回家的時候,看到大湖公園的橋,就想起小時候極喜歡的潘迎紫。
也就是聽說妝畫得極濃的一個女演員....
我不喜歡那個橋的造型,不好走上去,過陡。

其實我喜歡永康街。

或是某一段的羅斯福路的景色。

其實我是愛坐在咖啡店內靠窗的。

其實我愛舊火車上的寬敞空間甚於目前的。

我很喜歡每幅畫作,或書法,或裝置藝術營造出來的空間。當然我也很喜歡逛樣品屋,
國中常往不同工地跑,去逛他們的樣品屋,真是有趣(難怪我現在學了這個科系),本質
上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樣品屋,建構一個夢幻居家空間,然後在特定時間內消失在
空地上了,很諷刺的意味,夢幻的隨時被現實打擊到崩解。

我也很喜歡話與話之間的停頓,讓人有無所適從的徬徨感。
你會期待接著下一句話,是怎樣的話要你回應。

其實我愛630公車的空間,甚過於0東和287以及紅2。

其實我還滿喜歡樓梯,也很喜歡路口轉角處。

台長: 達達魚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