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14 23:31:34| 人氣4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五歲了,Firefox看Chrome的新競爭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Firefox 1.0是在2004年11月9日釋出,至今已經滿五歲囉。

五年前,Mozilla擺明瀏覽器戰爭還沒結束。

1990年代,Netscape瀏覽器敗給了微軟的IE(Internet Explorer),從Netscape衍生出的開放原始碼計畫Mozilla也幾乎沒沒無名。即使美國政府對微軟祭出反托拉斯官司,譴責它用Windows綁瀏覽器的作法違反市場競爭,但也已經無助於挽回市場局面。

這個計畫原本稱為「鳳凰」(Phoenix),代表要從Netscape灰燼中浴火重生之意,今日該瀏覽器已經默默吃下了快四分之一的市場。微軟或許還沒感到迫切的危機,但已經開始展開抵禦。

現任Mozilla工程副總裁的Mike Shaver可說看盡這一切歷史,因為他在1997年就加入Netscape。

當年他只是一名菜鳥工程師,由於工作需與Linux相處,因此也偏好開放原始碼模式。他一直鼓吹要在Netscape Communicator中釋出一款開放原始碼引擎,但後來沒想到Netscape在1998年卻宣布把整個軟體都變成開源碼軟體。

這招開源碼手段是為了反制微軟與日遽增的瀏覽器氣焰,只是一開始輸得很難看,然而走上開源碼的路子也播下了日後Firefox的成功種子。這是因為開源碼的精神是可讓程式人員修改、瀏覽與散播原始程式碼,使得他們得以幫當時過渡肥胖缺乏競爭力的Mozilla產品加以減肥。

一路上微軟也可說幫了不少忙,IE在不進則退下竟然成了電腦攻擊最喜歡的管道。而Firefox則在速度、分頁瀏覽、外掛客製化、pop-up廣告阻擋功能上不斷推陳出新,吸引了不少市場注意。Firefox 1.0在推出一個月內就被下載了1000萬次。

Shaver說,Firefox的推出可說一戰成名。

整體而言,瀏覽器市場比以前更加熱鬧,即使連微軟也加入了Web標準的制訂,還打造了Web版的微軟Office產品。而Firefox一方面要面對舊敵手的糾纏,另一方面還得小心Google Chrome這位新人的挑戰。

在Shaver眼中,Mozilla其實已經重生了兩次,第一次是Netscape轉型,以開放原始碼計畫釋出Mozilla軟體。

「第一次重大試煉是Netscape 6釋出的時候,在當時與Mozilla 1.0推出之間,我們可說是開放原始碼最大的失敗例子。」Shaver說。

 

Phoenix 0.1在2002年推出,可說是後來Firefox的第一代老前輩。

第二次則是在2003年決定放棄此一作法,把Mozilla的力量全力灌注到後來的Firefox身上。「要讓整個社群都可跟上這個產品變更可說是我們第二次重大挑戰,」他說。 

Firefox推出雖然頗受好評,但也是花了很久一段時間才讓社群跟上來。「大概是到了Firefox 2吧,」那時已經是2006年的10月。「我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讓核心開發者願意優先投入Firefox。」 

Google熱心協助 

Mozilla財務成功的種子可說很早就已經播種在Firefox了,該軟體的起始頁面採Google的搜尋引擎,另外又上方又有可搜尋方框可把流量導到Google網站。Mozilla因此而可分享到搜尋廣告營收的利潤。Mozilla在2007年曾公佈,該組織的7500萬美元年營收中,Google就佔了89%。(這是Mozilla最近一次的數字公佈)。 

Shaver表示,Google兩位創辦人Larry Page 與 Sergey Brin 私底下都非常支持Mozilla。

「Sergey 與 Larry 都非常支持我們,他們想找個方式來協助我們,」Shaver說,「他們一直思考怎麼運用我們的流量,他們兩位都是大忙人,但有一段時間卻是我們對Google的最直接窗口。」 

Google也贊助了程式碼,比如拼字檢查、網路堆疊軟體等。曾幫助過的Google工程師包括 Ben Goodger與Aaron Boodman,他們寫了Firefox介面客製化軟體Greasemonkey。

「他們幫了很大的忙,」Shaver說,「這些都跟營收關係無關,且Google也沒有運用這一層(廣告營收)影響力來指導Firefox的發展方向。」

 Google想要掌握自有通路

只是Google雖然出了不少力,它最終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東西。Google在2008年九月推出了Chrome瀏覽器beta版,其中運用了不少Firefox核心價值的東西:性能、安全與開放原始碼。當然,其中也有混和了Google自身的價值:包括適合Web應用程式的快速底層平台,以及釋出週期十分迅速。 

突然間,Google這家手中閒錢超多的網路公司也想帶領大家脫離還停留在2001年時代IE 6版本的苦海。 

「這實在有些錯亂,」Shaver說,主因很多人都在詢問Mozilla到底這個Chrome所帶來的影響有多大。 

但工程方面的確也受到影響。 

Chrome來了之後,Mozilla重新把重點放在Firefox的性能上,且釋出新版的週期也跟著加快,同時也極力縮小瀏覽器面積,盡量加大Web內容的閱讀範圍。Firefox 3.6、3.7與4.0版的roadmap(計畫)都十分具有野心,同時Firefox也希望擺脫目前有逐漸增肥(bloatware)的傾向。大體上,雙方的關係是良性的,甚至Chrome與Firefox開發者都願意共同改善Web底層的HTML。 

「Google所帶來的競爭跟微軟不同,那是另一種層次,」Shaver說,「但我認為Chrome的目的並不是要傷害Firefox,他們只是希望自己能有可以掌握的通路。」 

大體而言,Shaver認為Firefox的地位算十分穩固,比如Firefox 3.0有1.6億個用戶,但到了Firefox 3.5版的用戶數已經成長了一倍。 

「我們目前有3.5億名用戶,多數都是直接來我們網站下載,因此這種規模已經算是主流級的到達率了,目前的成長也沒有趨緩的現象。」他如此看待目前的局面。

台長: 〥芹蟹麵〥
人氣(45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