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分手吧。」

我站在原地,走在前面十步遠的她轉過頭來,臉上有一絲訝然的神情。

也許她是不敢相信,我真的會答應分手。

我看著她的眼睛,一會兒,便毅然的轉過身,離去。

腳步越來越快,最後甚至是跑起來的
聽到自己的球鞋聲刷過這條我們最常散步的街道。
結束了。
她不會叫住我,我知道她不會。
好幾次了。
從以前她就常常說要分手。
幾乎可以說是任何狀況,都可以拿這句話出來當結尾語助詞似的。

好比看電視時,我說到某個女明星很漂亮,她會說:「那我們分手,你去追她吧。」
相對的看到帥哥男偶像時,她會說:「你看人家那麼酷,你那麼土,真想跟你分手。」
出去旅行,住的旅社不是套房,沒有個人浴室,她會說:「啊,你怎麼會訂這種沒有廁所的房間?真是不體貼,我看分手算了。」
相反的如果訂了很棒的套房,但住房費用較高時,她會說:「你會不會計算啊?把錢亂花光了,我會甩了你喔。」……

最高記錄是一天之中說分手說了50幾次。

那次是這樣的──

我們到遊樂場玩投球機遊戲,我開她玩笑說她一定投不中
她白了我一眼說:「是嗎?把我看得這麼扁啊?那要是我投中的話就分手吧!」

我心想:「唉,又來了。」

於是她開始投球,一般人家投球時不是說「進籃!」就是說「中!」;但她不是,她是說:「分手!分手!分手!……」
一球接一球,但每球都沒中,於是那天就這樣狠狠的吼了分手50幾次……成績還是掛零。

總之就是這樣林林總總,莫明其妙的。
「分手」似乎已經成了她的口頭禪。
所謂的「口頭禪」就是當你很喜歡,
並且常常說某句話時,說到最後那句話就會不知不覺的掛在嘴上
,就算你沒特別想講,它也會摻雜在生活語句中不時脫口而出。



舉個例子:
我老奶奶今年80幾歲了,晚年開始就潛心修佛,天天敲鐘唸經。
有一次我們回老家探望她,天黑了要離去時,她老人家走出來送行,
一邊對著把頭探出車窗外的我們揮手,一邊說:「阿彌陀佛慢走喔,有空多回來。」
差不多就是像這個樣子。

有一次我的她騎車犁田,把腿骨摔斷了,打上鋼釘與石膏,痛得哀哀叫。
當我趕到醫院去看她時,她居然呻吟著說:「分手啊!痛死我了……」
當然每次她一講分手,我還是會好好的安撫挽留。


也許她是開玩笑的,也許她是喜歡看我挽留她的不捨模樣,
又或者是她只是說習慣了而已;但每次她一出口,
我的心裡都像有根小針在灸著一樣,一下一下,也許不痛不癢,但後勁很痠……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這樣會讓我覺得……她並不在乎我們的這份感情,才能把分手說得這樣輕易。



更別說當我們平常拌嘴,或有問題需要互相溝通解決時,
她都會用這句話來應付了事,而不想為兩個人的事做些努力或嘗試付出。
像有一次,當我覺得跟她的父母有些相處不來,
跟她討論到該如何與她爸媽建立良好關係,好讓他們喜歡我時,
她只是哼著說:「我爸媽不喜歡你喔?那又怎樣,大不了分手而已。」
那話很是痛人的。

而今天,我們沒有什麼計劃,只是隨興的在她們家住宅區裡的小公園道裡散步。
走著走著,她百般聊賴的拖著長音說:「啊~好無聊喔~真想分手~」


我一聽,停下腳步,說了:「什麼意思?」
這是我第一次問她說分手的原因。

「沒有啊,就覺得交往交往,也不過就是這樣子而已,
好乏味啊~好像沒什麼新鮮事了,兩個人跟一個人其實還不都一樣,
原來所謂的談戀愛也不過是無聊事一件……」

「好吧,分手吧。」我替她下了結論。

沒等她說完。
然後,跑離了那個地方。
那個即使只是兩個人無目的漫步,都覺得很浪漫、欣悅,一點也不無聊的地方。

「我們……再在一起好不好?」
過了一個禮拜,我接到她的電話,她吞吞吐吐的這樣說。

我也不想去多問什麼,只是跟她說:「一條圍巾。妳只要親手織一條圍巾給我,我就答應妳。」

「啊?可是我不會編織耶。」她撒著嬌。



我心裡想著:〝就是知道妳不會,才會開這個條件。〞



不理會她的撒嬌,我自顧自的繼續說著:「對了,我最喜歡黑色與白色系了,太花的顏色不適合我喔。」

又過了一個禮拜,她約我出門,給了我一條由各種花色線混紡而成的圍巾,有點像土耳其民族服裝的那種色彩繽紛。

「哪,你要的圍巾。喜歡嗎?這條圍巾是進口貨喔,挺貴的呢。我逛了好幾家店,好不容易才挑到這條,它的質料很棒,專櫃小姐說這種花色混紡的技術很難的……」她嘩啦嘩啦的講解著。

我雙手輕輕握著圍巾,低著頭。

她講完圍巾,開始聊一些生活的瑣事,我們分手後這兩個禮拜來的種種。



我偏著頭看著窗外的車水行人,不語。



過了好久好久~我突然又問她一句:「妳知不知道一球毛線多少錢?」


「嗯?我不知道耶。」她雙眼閃著天真。


「……我想,我們終究是無法再在一起了。」

這不是我要的圍巾。

我把圍巾還給她,替她付了這頓飯的帳單。



結束了。


走出餐廳,她,還是沒有叫住我。

我想了很多很多。


我替她想了很多很多,假設是這樣──

也許她有心的,她為了讓我們的感情復合是下過心思的。



可能她的確有為了我去嘗試學編織,只是說,因為學得不好,織出來的東西上不了台面,所以不好意思拿出來送我,不得已只好花錢去買條漂亮的……等等。

如果是這樣,我一樣感動,一樣會接受。

但是不是。


一句問話的答案就粉碎了我所有的樂觀推測。

她連一球毛線的價格都不知道,代表她連想都沒想過要去親手為我織一條。



如果她有,她就一定會去買毛線,又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毛線的價格呢?而那條用買的圍巾呢?居然還是花花綠綠的,我明明說我喜歡黑白色系了,不是嗎?可見她根本就沒把我的話放在心上過。

有心嗎?心在哪裡?

她到底愛不愛我?不,她不愛我,我知道的。


因為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愛過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