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4-04 01:42:44|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來自後山最原始的感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往台南處理公務的車上,自在地聽著去年陳建年與巴奈共同擔綱演出的一場演唱會實況錄音。這還是一張角頭出版的專輯,錄音品質不是重點,所在乎的是那股與當時在場的所有聽眾共同擁有對誠懇歌聲的期待,與感動於那股對原生土地的深沈敬意。從巴奈翻唱王菲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開始,便陶醉在那股迷人如詩般純樸典雅之中,巴奈意外地說了很多話,談自己成長的感受,及原住民如原罪般背負著的污名。我幾乎因此而忘記自己台南之行的目的,而想就這麼一直向前開,好好聽聽來自後山絕美的聲音。

  人們總喜歡在可以讓自己放心的情境下,將積壓在自己心中的愁緒渲洩出來,以防壓抑久了,反而造成傷害。聽巴奈談自己,至少感覺上是舒服的,就像是個剛認識的朋友,冷不防就談起心事,雖然有點突兀,但終究是被信任的,就可以很放心地聽聽看,她到底想說些什麼。

  在國際性的大唱片公司裡冷藏許久,轉到角頭發行唱片,光是心情上的轉折就很夠人品味再三。尤其能忘情地唱著屬於自己家鄉的原音,不光是山的呼喚,還有身體裡流動的熱情的血,不管台上到底聽眾能不能體會原住民在優勝劣敗的惡質社會環境中所一直擁有的邊緣感,如果什麼都不想,不要那麼沈重,當然可以輕輕鬆鬆地享受純淨聲音的包覆,就像車行在嘉南平原廣袤的稻香原像,這無垠的大地就是自己心情波動的來源,還有什麼比得上輕鬆感受微風吹拂來得心怡而舒暢?巴奈說,希望大家到山上來,不是因為好奇,而是真的想認識他們,這種說法,不更令人心痛嗎?大批觀光客湧入特富野看鄒族的祭典,究竟是為了滿足自己文化沙文主義的優越感?還是真心去體會多元文化主體性的具體呈現?巴奈不時忘情起笑了起來,用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講敘自己想表達的情感。我不過是透過科技的再現特技,重新體會了被複製消費了的鄉愁。

  不知道該不該感到悲哀,只想安適地聽著名為「勇士與稻穗」的演唱會實況,聽聽來自山上的聲音,身為平地的孩子,還是個外省人第二代,早就以為這個島國才是所謂的故鄉,和父執輩心中那個魂縈夢牽的故土,早就不是同一個模樣了。是不是得如政治人物一般口口聲聲強調自己是新台灣人,該不是重點,當聽到巴奈與陳建年的歌聲,反能讓自己深深撼動,似乎就足以說明一切。

  這股「原浪潮」重重擊打在向來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卻對流行音樂從來沒有確切定位反省的音樂主事單位,包括消費者及唱片工業產制者,悄悄地走出一條屬於原住民音樂走上世界音樂舞台的路子,儘管還有許多他類音樂的影子,至少已經是個開始。從陳建年得到金曲獎肯定,迫使金曲獎的評審口味重又走回主流音樂之際,原住民的聲音已經是一股不容忽視的音樂力量,只是,原住民歌手們依舊是音樂市場中的邊緣人,像陳建年這樣能游走於歌曲創作與電影配樂,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例子。有實力的人才能有所堅持,尤其在強調獲利的商業機制中求得必要的生存,就難免有為五斗米折腰的悲嘆。陳建年與巴奈蟄在角頭,或許更能讓他們隨心所欲地,抵抗商業體制強力的侵蝕,保有媚世潮流中僅有的一絲清境。

  當所有參與這場演唱會的歌手共同唱出安可曲<太巴塱民謠>時,彷彿到山中走了一回,除了帶回來滿身清香的泥土味外,還有心情的舒暢,和急於與人分享那份滿心喜悅的快樂情緒。

台長: 徐江屏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