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7-26 04:37:57| 人氣1,407|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回沖or續杯?──續集電影非典型 (5-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載於雙河灣月刊「映画橫陳」專欄)




看「愛在日落巴黎時」和「男歡女愛:二十年後」時,我不住要想,「伏筆」是否本就自動存在愛情電影?


拍「愛在黎明破曉時」當時,導演理查林克雷特便對拍攝續集有了想法,甚至認為也許可以就愛情的觀點,追隨兩個演員的一生,拍上好幾部,成就一個長篇的系列作品。我總以為好的愛情小品,要在點到為止和終得答案間徘徊,帶著希望它未知留白卻又急切的想要填入自己答案的情緒。當「男歡女愛」和「愛在黎明破曉時」已經那麼完整,去繼續追故事的下文,人老珠黃滄海桑田眼見成必然。觀眾對於重逢的私心設想,導演對角色和時光兩者的駕馭與詮釋,來到愛情這回事,該怎麼續集才得宜?


連戲的層次,怎麼調整時光與角色間的對比度,雖然都說重逢,意義與程度大可不同。光陰本就不曾饒人,不過如何跳脫既定的離開/相遇,造就更多的迴旋呢?「愛在日落巴黎時」可說是一個小品的經典續集形式;它維繫了原本的故事該交代的事情,但並不依賴愛情的必然或浪漫的原型,更深刻著重「從角色去賦予時間意義」。


維持前作大量的男女互詰、熟悉又不太熟悉的曖昧、總只剩下一點點相處時間的尷尬不安,但在整體色調、對白、鏡頭上,「愛在日落巴黎時」都有超越了重逢的時間詮釋。導演與男女主角共同編劇,於是除了演技本位上的完整,茱莉蝶兒和伊森霍克不僅是「伊森與茱莉」,更是「『愛在日落巴黎時』的茱莉與伊森」,精準演繹以及對於故事步調的認知,讓這對銀幕情侶成為續集出色的關鍵(導演林克雷特用「嚇人」來形容兩位演員的到位。)。在一個不求結局的續集裡,導演與男女主角在解讀的異中求同化零為整,使影片宛如美麗的三重奏呈現,各自發光也合而為一。


理查林克雷特在多重構思後,與演員的充分合作,讓作品有了多重表述的層次,以及不刻意大器卻巧思四射的質地,最棒的是穿越時間的手法。林克雷特說:「這部影片刻畫現實,也類似某種超寫實的特質,並透過電影的方式去認知這個世界。」;茱莉蝶兒則提到這可能是她拍過最難的電影,「因為角色太真實自然了,反而沒有辦法在演技上耍伎倆。」。真實本身的魅力成就小品的風味絕對,譜出了自己的時光。愛情於是可以是續集裡最美的心機,且不必屈就昨是今非而模式化。重逢是楔子,未必答案。


九年的時間,黎明破曉和日落小品裡的餘韻留存在巴黎。那麼二十年是否真的曾經滄海難為水呢?下回問問「男歡女愛」的大導克勞德雷路許吧。


許多影迷知道克勞德雷路許的名字,可能因為他拍了「偶然與巧合」;事實上,雷路許早在一九六六年就有過愛情片代表作:「男歡女愛」。描述一對喪偶的男女,因為各自的孩子而因緣際會相識,並隨著相處衍生出情感,卻終究因為女人無法忘卻過往的男人,並沒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跟片名一樣,是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因有太多經典的愛情場景,絲絲入扣的內心情感交織,加上男女主角的完美演出,深刻譜出男女之間對愛情的渴望與踟躕。該片當年橫掃全球,不僅在坎城拿下了金棕櫚大獎,甚至也包辦金球獎、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克勞德雷路許本人也因此片成了一代法式愛情大師。


二十年後,雷路許推出了「男歡女愛:二十年後」。它完全是一部正宗續集電影。過了二十年後,男人依舊熱衷賽車,過著有子萬事足的日子,而女人則成為電影製片人;兩人都有了自己的伴侶,卻因為女人在事業上遭受前所未有的失敗,試著想把浪漫往事拍成電影以挽頹勢。於是她和男人再次相逢,找來演員飾演二十年前的他們,拍一部屬於彼此的電影。


聽起來,是個還不壞的安排,而男女主角雖然年華老去,但還是把重逢的內心情緒,演得非常到位。只可惜,這部片子真的太過依賴前作的元素。當影片中不斷出現「男歡女愛」的片段回顧,以及透過「影片中的拍片」「再現」兩人過往的情感互動,雖然都得以讓男女當事人陷入了往日無限好,進而重拾對彼此的愛。不過對觀眾來說,除了感同身受的回顧美好,卻也無法否認這只是「男歡女愛」的「雜燴」。雷路許最大的敗筆在於,他把主軸放在「時間」這件事情上,而時間本來就會改變一切,觀眾想看到不僅是線性時間的滄海桑田,「真正改變了什麼」──也就是為什麼要拍續集的最大原因,並沒有出現,於是重逢顯得「只是為了重逢」,而沒什麼故事性。導演不斷把以前的資產拿來複製(海灘邊的擁抱、月台上相遇、連夜開車回到愛人身邊……)固然使沒有看過前一集的觀眾得以捕捉到愛情只要經典一回必然永恆,但無法說服已看過「男歡女愛」的影迷得到故事延伸的合理性。第一集所留下的伏筆被時間給鎖死,而二十年後留下的伏筆則讓人不知所措。


固然「重逢」本身就可以是一個意義,但應該只是出發點,真正想要傳達的信息究竟是什麼?時間改變了一切但愛情永難忘懷?這對應於「男歡女愛」的曖曖內含光,實在是太過廉價。我不懂「二十年後」為什麼要有一堆無厘頭的劇情,也不懂導演是不是真的有故事想要延續。就續集而言,儘管依舊有其獨立性與特色,但卻像是一趟淡而無味的回沖。或許不強求「經典再現」定要比第一集來得好,但至少導演想說的話,總要能夠被清晰看見。「二十年後」絕非「續集是沒有必要的」之証,卻突顯了呈現的問題。說起來,我相信雷路許之能力,可以拍出比這更好的續集。可惜他失手了。





回沖or續杯終回  談續集電影的存在感


在專欄寫了大半年的續集電影(多半是藝術電影)──從影片本身到導演的創作脈絡,從語言的延續與風格的翻轉,我不斷提出一些論點來辨證。這一系列,我試著探索為什麼會有續集的出現,它呈現的價值,從第一篇開始的「續集無罪論」也是這樣而來。在我的美學認知裡,見好就收並沒有不對,但是如果能夠透過好的養分再呈現再追尋,在藝術的意義上是更特殊的。特殊未必代表更傑出,但是存在感是深刻的。而我始終針視創作者這方面的企圖與特質。這些特質在前面的文章,透過幾位名導的作品已經大量提到過;這篇文章我不再探究續集的性質細節,就整個系列,試著做個小結。


如果你跟我一樣,看了「慾望之翼」後打從心底想要找尋「咫尺天涯」,並且了解「那樣」的感動,跟再次看見007續集的感動本來就是不同的,大概可以了解到,儘管意義與層次不同,但無論是商業取向或導演的再修煉,都有著與原創本身連繫卻又獨立的存在感。這個存在感的「本身」是有價的,呈現則是另一回事,感動的部分更是完全不同的。現今電影工業中娛樂和藝術休戚與共,帶出了分眾,所謂膚淺或深度,人人心中自有準則。與其評判,我更想分享一種觀影的態度:先去看見續集的發生,去看見續集的理由,再來評斷其質地與感動。我感覺有太多人一聽到續集便打了退堂鼓,也有人是太過先入為主眷戀原創。這似乎已經是一個普遍的迷思,也是我想打破的──並非為糟糕的續集電影背書,不管歐洲或好萊塢,但我肯定其本質所能輻射出的電影可能。


日前看侯孝賢接受採訪時提到「作者論」電影,讓我覺得可以用這個概念作為總結對於藝術片名導拍續集的看法。五零年代法國新浪潮一代提出的「作者論」概念,其論點是對於導演的風格與創作,採其畢生作品系譜作為核定評論的主軸,而非用單一類型的評論方式去看待單一影片。這個想法完全可以穿透而充分解釋之前曾提出的續集電影評析;導演的創作生涯裡,續集電影呈現的,未必是最精華的狀態,但放在整個系譜中,卻叫人難以忽視且具備作者魅力的。從導演的狀態出發,再去看作品,這樣的方法在我看來是更具可能性也更具價值的觀影態度,亦是能夠放下單一作品「比較」的迷思,把續集本身之於導演創作的意義,看得更透徹的方法。如果喜歡一個導演,即便不喜歡其所拍攝的續集──或者我們談得更廣,他的系列作品(幾部曲之類),但能夠試想其發生的原因與「之所以如此」,會是一種更貼近創作者心靈的概念吧。看電影固然終究回歸直接喜歡或不喜歡,但透過這樣的概念,卻也可能多了些理解,並看見藝術詮釋中的有機部分。那部份讓續集電影卸下原罪或過度期待,也使我們放下成見,得以和創作者心靈互動。對我而言,這是電影在娛樂或情感投射外,另一種絕對的價值。

(系列完)


台長: coldbean
人氣(1,407)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your sister
小豆兒:
我最近在當台大電影藝術的助教
你這幾篇可不可以借我引用到我們非官方的blog?~
2008-11-13 15:49:10
coldbean
sis:

ok.只要註明出處就好.
2008-11-17 12:27: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