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19 16:09:30| 人氣10,8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三國演義》之〈群英會蔣幹中計〉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蔣幹中計〉是一場隔江鬥智。在三江口孫曹交戰中,孫吳因為擅水戰,所以小勝了一場。但是曹軍壯大,並且用了蔡瑁、張允這兩個素習水戰的荊州降將訓練水軍。周瑜知道了之後大驚,並暗思若是此二人替曹操訓練成功,則孫吳必敗,因此有了想要設計除掉此二人的盤算。剛好在曹操這邊,周瑜的故友蔣幹急於邀功,因此向曹操自告奮勇,欲過江憑故江舊有之情誼說周瑜來降,曹操大喜,因此派蔣幹前往江東。

孫曹鬥智乃隔一條江,蔣幹就在這之中扮演了中介的角色,所以,蔣幹之中計也就代表著曹操之中計。周瑜在〈蔣幹中計〉這一回中,,是作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描寫周瑜最精彩最光彩耀眼的一回。筆者以為,閱讀這一回,可以將周瑜代換成孔明,那麼將可以發現,周瑜在這一回中所表現的智慧,的確與孔明十分相像。故「既生瑜,何生亮?」此嘆之不虛也!

以下,筆者僅就幾點來談〈蔣幹中計〉中,筆者的心得。

(一) 周瑜與蔣幹之性格對比
若要明瞭人物的對比,在看這一回裡的〈蔣幹中計〉,就要留意於作者對於人物形態的描寫。蔣幹的浮躁、思考簡單全都反映在其形態之上。周瑜的老謀深算、心計與沉穩亦反映於群英會前後六笑之中。筆者以為,周瑜在群英會前的三笑、群英會中的三笑,背後都代表著蔣幹一步步的中計。最後乃使蔣幹步入了「盜書」的必然性。
(二) 「算計」,必先掌握「被算計者」的算計
蔣幹自以為此行可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周瑜,然而周瑜一開始就料到了蔣幹的算計,於是一開始在迎接蔣幹過江相見時,開宗明義就先掀了蔣幹的底牌:「公之渡江,欲做曹操之說客耶?」此語讓蔣幹聞言錯愕,進而欲蓋彌彰,表明自己渡江來只是欲與故交一敘,接著一步步掉入了周瑜堵住其口的陷阱。於是,在江口會面之時蔣幹就已經被周瑜所制約,乃至於讀者看到這裡便以知悉蔣幹此行之必然失敗。
其後,周渝在群英會中,明的是對著蔣幹推心置腹,暗的實際上卻仍是在算計蔣幹。他在酒酣之際帶著蔣幹步出帳外,有意無意問蔣幹:「吾之兵馬可雄壯否?」、「吾之糧馬可充足否?」甚至對蔣幹表明大丈夫當建功立業以報知遇之主的心跡,就是要完完全全堵住蔣幹欲說周瑜歸降曹操的念頭。
蔣幹知說服周瑜來降之不可為,但其邀功個性自然不會使他白白空手而回,由此便轉入了「蔣幹盜書」的必然性。
隨後,周瑜佯醉洩密,讓蔣幹步入其設計之陷阱,蔣幹自以為算計成功,殊不知其算計亦在瑜之算計內,周瑜在〈蔣幹中計〉一回中,處處掌握了蔣幹對己的算計,並且以計就計,因此筆者以為,蔣幹之中計,實乃在自己的算計裡中計也。周瑜順水推舟,算計了蔣幹邀功、急躁的個性,讓其徹底中計。
(三) 幹之中計乃操之中計
蔣幹將盜回的偽蔡瑁、張允通敵的書信呈予曹操,幫助了周瑜隔江運用了曹操生性多疑的個性去完成周瑜的算計中的最後一步。果然,此書信促使曹操衝動之下,沒有多想就立刻殺了蔡瑁、張允。然而曹操畢竟乃一代之梟雄也,是故殺了兩人之後冷靜了下來,頓然醒悟此乃中了周瑜之計,然而為時已晚。蔣幹中計、操之中計已成必然。

小結:
《三國演義》中,最為人稱頌也最為作者極力描寫的,莫過於諸葛孔明之形象。而周瑜在〈群英會蔣幹中計〉一回中運籌帷幄,光輝足以映孔明。筆者以為,此回之中孔明之未上場,或乃作者欲給周公瑾一個個人空間,單獨展露其光彩,畢竟,當孔明一與公瑾對舉,公瑾便有如遇上可使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玉環,頓時黯然失色也。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除了才情享譽東吳的周瑜,不能顯出劉備三顧茅廬所請出山之孔明智謀;除了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周瑜,不能刻畫出孔明運籌帷幄之形象。孔明若與一般的凡夫俗子鬥智,即使贏了,也未能深刻顯現出諸葛孔明的足智多謀與深算,然而與旗鼓相當的公瑾智鬥,乃能形成了孔明在《三國演義》中最為輝煌的智慧形象。因此,安排一回〈群英會蔣幹中計〉讓周公瑾好好發揮,或乃是襯托其後「孔明三氣周瑜」之暖身也。


台長: 海揚
人氣(10,802)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書評或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心得]王溢嘉《古典今看》之試析孔明一文
此分類上一篇:論--翻案文章〈縱囚論〉的盲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