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13 17:52:38|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影評~明天過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文/cLiFf 2004/6/13


這一部電影讓觀賞者的感覺非常寒冷,若有興趣觀賞這部電影的人,我會建議在戲院內多穿幾件衣服,否則會在戲院內打冷顫。

《明天過後》是一部典型的災難片,而災難片的範圍涉及到整個地球,包括所有的生物。最近幾年相似的災難片有《火山爆發》、《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ID4》…,《ID4》是屬於科幻類型的災難片,比較難與現實連結,而其他幾部片子所面臨的災難皆曾經出現在人類的歷史,因此有讓人陷入虛實不分的窘境,也就是說出了電影院,還會回想起劇情,擔心發生在現實生活。


諾亞方舟

在許多故事的敘述結構可以找到它的原型,原型也是最古老最被傳誦的故事。災難片的原型是「諾亞方舟」,尤其以《明天過後》這部電影最明顯。諾亞方舟的故事原是敘述上帝見人們在地上生活糜爛腐敗,決心下洪水淹沒地上的一切,在之前,上帝下意旨給諾亞,命令他建造一艘大船,讓雌雄一對的各種動物上船,渡過地面的洪水期。

災難降臨之前,總會有一些警訊。比如說飛鳥過境、野獸狂嚎,《明天過後》則是在片頭時讓冰山裂成兩半,似乎對應著我們溫室效應與全球溫暖化的常識。科學家是最先知道的人,也是最憂心忡忡的人。

若是以「諾亞方舟」看《明天過後》,可以發現擔任諾亞接受神諭的人,其實就是科學家的角色。現代社會只有科學家敢進一步預言世界的變動,因為「科學」是普遍且有力的證據,科學家也是公認最聰明的人。科學家有如先知一般,看到未來的景象,而且會像瘋子一般,沒有人肯相信科學家的瘋言瘋語。

大自然的無情扮演上帝的懲罰,不聽神諭的後果只有死亡。科學家的兒子是一位聰明的人也是個先知者,當他在圖書館傳達科學家的神諭時,警長不聽,執意帶領民眾離開,最後那一群人凍死在路旁…。


好萊塢式的災難片

美國電影在近十年,也就是大量運用電腦動畫至電影裡,已經建立起災難片的類型。災難的目的是毀滅,毀滅人類的文明與成就,並且以最具文明象徵都市作為大毀滅的目標。《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火山爆發》…片子的背景皆發生在大都市,大都市不但是人性墮落與歡愉的場所,亦是遠離自然最遙遠的地方。這些以自然現象當作巨大的災難,必定先撲擊最不自然的大都市。

有些災難片會將災難形容為全球性的,但主要是發生在美國本土。有些電影比如說《彗星撞地球》與《ID4》為了擴展災難的普遍性,會運用一些當地建築來代表:英國的「國會大廈」、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萬里長城」、伊斯蘭教的「圓頂禮堂」…熟的不能再熟的建築物。若是美國,最常出現的就是「白宮」、「雙子星」、「帝國大廈」、「自由女神像」等等。「911事件」攻擊後,美國電影已經沒有「雙子星」的符號可以使用,然而這些景物,無非是誇耀美國的民主、富足、自由等高人一等的成就。

災難片會佈局一些該死的人與不該死的人,《明天過後》也是透過散佈的手法敘述每一種人的命運。不該死的人懷著希望,像那位得癌症的小朋友、慢慢陷入愛情的科學家、希望跟兒子見面的科學家,兩個相戀的情人絕不可能在這部影片中死亡…。怎樣是該死的人?大多數人逃不出災難的摧殘,紛紛死去,然而卻有一些人本來不會死卻死掉的人。比如說警長那一夥人,不聽勸告往外求援,最後皆凍死在野外;一位科學家因為不想拖累大家,寧願割斷繩索,犧牲於百貨公司的電扶梯;美國總統堅持最後撤離,他希望獲知大家都撤離的消息才想離開白宮,無奈於路程中罹難。在此以美國總統犧牲的橋段,也是蘊含著希望:當美國遭受到極大危難時(現實生活),總統不會烙跑,會與大眾共同奮戰…。

除了大故事描述世界正陷於殘酷的風雪,也有小故事敘述愛情的偉大。男學生為了救發病的女友,勇闖風雪尋找盤尼西寧,藉此歌頌永恆的愛情。

好萊塢讓世界陷入大危難,就必須將世人從危難中救出,若是沒有,觀眾不希望看那麼絕望的電影,必定對未來的票房大打折扣。好萊塢製造災難,就得想辦法收拾,《彗星撞地球》與《世界末日》兩片皆是派太空人到宇宙將彗星炸成小隕石,《ID4》則是派科學家到外星人母艦放病毒,《明天過後》屬於自然氣候的災難片,人類根本無法阻抗,只能被動的閃避和自保。雖然如此,本片還是藉由科學家尋找兒子的生還來代表在寒冷過後,依然有生命力強大的美國人在北方倖存,讓故事結構能更完結。


符號與象徵

這部電影的安排嚴謹,似乎每個場、每個鏡頭都填滿因果關係,太過完美了。起初美國西岸發生「龍捲風」時,直襲好萊塢的招牌,好萊塢象徵電影工業,好像預告再也沒有災難片可以如此場面浩大。

當洪水入曼哈頓時,一「流浪漢」衝進圖書館,圖書館象徵知識與文明,而此時流浪漢的背景是以達爾文進化論所出現的猿人圖,在此很明顯要說明流浪漢等於「原始人」,相對的,金錢與物質等於「文明社會」。

人們在「圖書館」與大自然對抗的方法,竟然是將象徵人類智慧的書本焚燒,而圖書館禁止飲食的規定,也成為人們最須克服的糧食危機,然而當女主角生病時,又不得不倚賴書中的知識。書本已經被燃燒,若有未來,人們重建的工作必不會用到圖書館繁雜的智慧。

「自由女神像」頻頻在畫面中出現。自由女神像除了象徵紐約外,亦有與法國交情、自由的爭取等形象,另外之前的科學家曾經預言:當兩極的冰帽融化時,世界的海平面將會上升50公尺,矗立於海面的自由女神像,屆時將會滅頂。影片中,在寒冷的氣候,她的火炬竟然結起風霜,別有一番涵義。

「灰狼」原先被關在動物園,卻因為紐約大風雨而逃出。灰狼象徵禁錮的危險,隨同大自然的反撲而解放,也象徵冰雪世界將處處是危機。另外當男學生冒險尋找藥品時,灰狼扮演須突破當障礙,為愛情增溫。

台長: 克里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