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5-27 23:47:34| 人氣2,2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艾爾加「第三號交響曲」

保羅‧丹尼爾指揮波內茅斯交響管絃樂團,Naxos 8.554719


艾爾加是被公認的英國管絃樂大師,他的「謎語變奏曲」他贏得國際地位,當時他已經四十二歲,之後的二十年間他更專心創作,完成包括「威風凜凜進行曲」、「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第一、二號交響曲」在內的多首傑作。不過,正當艾爾加事業達到高峰時,他創作火花竟嘎然而止,在生命最後的十五年,沒有留下任何一闕大型作品。只有關於「第三號交響曲」的些許傳言。

英國音樂學者兼作曲家安東尼佩內(Anthony Payne),從艾爾加死後遺留的草稿中,重新建構「第三號交響曲」的演奏版本,此曲1988年首演時,被認為是一部極為傑出的交響曲。不過安東尼佩內的做法,卻也被部分人士認為是「病態的舉動」。

此話怎講?原來艾爾加1932年接受BBC委託,開始創作這首交響曲,原本打算讓此曲成為繼他第一、二號交響曲之後,最偉大的作品,可惜事與願違,直到他癌症過世,只留下此曲零碎的片段。當時,他知道自己大限不遠,因此明確地交代朋友小提琴家威廉里德(William Reed),不要讓任何人「修補」他的未完成交響曲,艾爾加說,「沒人可以了解它,我想你最好燒了它。」

但是感謝威廉里德他並沒有這樣做,讓歷史有所改變,安東尼佩內發現這個手稿,並著迷於其中的奧妙,便開始著手進行這首交響曲的「整裝」工作,並不理會作曲家臨死前不可修補的吩咐,此舉為病態舉動之一。安東尼佩內的病態舉動之二,就是他前前後後花了三十八年的時間,期間經歷眾多挫折,才完成整部交響曲,發展出此曲令人信服的樂譜版本,帶著濃郁的艾爾加管絃樂風味。

安東尼佩內的困難包括有,編彙、創作首尾樂章,以及推斷慢板樂章的後半,同時讓詼諧曲長出肌理、拓展規模等等。這首交響曲第一樂章有簡潔、大膽、開闊的導奏,聽起來像是普契尼的作品,之後跟著十二八拍的主要的進行曲旋律,威風凜凜進行曲的精神環繞著這個主題,緊跟著是美麗舒情的旋律。然而,發展部不像艾爾加早期的交響曲,缺乏令人意想不到、天才的靈光。在樂章的最後,安東尼佩內用充滿靈感的手法,回憶著彩度十足的上升音階。

第二樂章詼諧曲,提醒樂迷法斯塔夫與色彩豐富的鈴鼓,吉普賽舞的旋律,但是隨後的素材不夠強烈,沒有持續到歡愉感出來。慢板聽起來像是佛漢威廉士更甚艾爾加,開始音樂呈現一種荒蕪的感覺,這股情緒被優雅的第二主題所釋放。最後激動的高潮,讓人回想到艾爾加「安樂鄉序曲」的氣氛,尾奏安東尼佩內則沒有透過任何艾爾加的手稿協助,自行加以創作,全曲結尾榮耀而壯盛。

安東尼佩內花了近四十年時間完成後,又過了二十六年這首艾爾加最後的交響曲,才在倫敦節慶廳真正的活了過來,擁有一次精準細緻而又過癮的演出!如今,艾爾加「第三號交響曲」有機會在Naxos灌錄成唱片,更獲得企鵝三星帶花殊榮,描繪出艾爾加這闕1934年死時未完成,且鮮為人知的音樂作品!


指揮:保羅丹尼爾(Paul Daniel)

指揮保羅丹尼爾的領導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他是位干涉力強的指揮,帶領樂團的表現可說全神貫注,他的讀譜尤其在首、末樂章特別好,更多節奏的細節,更令人感動的彈性速度,讓空氣流竄到管絃樂法中,在洶湧的總奏中鼓動著情緒。

他的詮釋有精準的焦點,許許多多管絃細節都清晰可聞,尤其第一樂章高貴的姿態堪稱一絕。第二樂章稍快板更被保羅丹尼爾快速、柔軟地控制,第三樂章慢板,樂團的表現特別細膩,探觸到更多的深度。轉入最後的快板樂章保羅丹尼爾也絲毫不煞車,掌控能力神乎其技,結構性令人信服!

對於「漸慢」(poco rit)保羅丹尼爾也有相當具擴張力的觀點,透過指揮棒保羅丹尼爾說服我們,有許多不同的節奏與語法被融合在這首交響曲中,且結構並沒有因此而妥協!毫無疑問,這是個青春活力卻充滿想法的版本,這個錄音可以說將所有樂迷對艾爾加「第三號交響曲」的好奇,都滿足了!比任何過去的錄音聽來更有艾爾加的味道以及緊湊的戲劇性。

錄音地點在Southampton的Guildhall完成,那是一個開放、充滿自然雰圍的地方,不會讓重要的細節消失,錄音效果明顯地為此曲平反,使其成為新世紀令人關注的傑作,也讓世人對安東尼佩內處理的樂譜有更多的認同。


樂團:波內茅斯交響管絃樂團(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

波內茅斯交響管絃樂團1893年5月22日由丹‧加佛瑞(Dan Godfrey)成立,它是維多利亞樂團主人的兒子,起初該團以波內茅斯市政管絃樂團聞名,在英國南岸提供民眾高水準演出。丹‧加佛瑞擔任首席指揮長達四十年之久,建立了全英最知名的管絃樂團。之後,該團就在不同的指揮之下成功地演出,其中最長合作的有查爾斯‧葛羅夫爵士(Sir Charles Groves)、康斯坦丁‧席維斯崔(Constantin Silvestri)、帕沃‧貝格倫(Paavo Berglund)、魯道夫‧巴夏(Rudolf Barshai)等人。

1998年美國指揮安竹‧李頓(Andrew Litton)被任命為首席指揮,而齊斯‧卡貝爾斯則是首席客座指揮。1993年該團慶祝一百週年,同時進行首度的美國巡迴,在過去的巡迴紀錄中包括俄羅斯、香港、西班牙、法國、瑞士、芬蘭、德國、捷克、波蘭。波內茅斯交響管絃樂團在許多唱片公司都有錄音,在Naxos灌錄有全套的柴可夫斯基交響曲,以及佛漢威廉士交響曲。

台長: 歐頭
人氣(2,2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