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29 07:39:01| 人氣1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鍾會的大棒與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打破三國鼎立的鍾會,最後卻在平蜀之後,跟鄧艾互相爭功而兩敗俱傷。甚至因謀反被殺。這個有大功卻不得善終的奇才,這樣的下場一直是個問號。
  少年的鍾會,他七歲見曹丕時「戰戰慄慄,汗不敢出」,反應機敏,之後更是受司馬懿等稱許其熟讀兵書,有韜略,頗受提拔,從秘書郎,到中書侍郎,得以參贊軍機。
  他的成就是規劃侵蜀的戰役,並且還任指揮官。第一次打仗就擔任指揮官,不過不同馬稷臨危授命去守街亭,所有侵蜀伐吳的細節,他早就備齊,統帥當然非他莫屬。
  伐蜀,不是只有他想過,曹操早年在平定漢中時,司馬懿就曾建議一股作氣,曹操只是留下「既得隴,又望蜀」覺得時機不成熟,人心的貪欲卻是無止境。
  司馬懿不是只有想,他這東線指揮官,還跟西線指揮官曹真,就進行侵蜀的作戰大計劃。不過卻被洪水所阻,上不了路,曹真則是在山區迷路,最後還因此病亡,間接造成司馬懿坐大。
  後來,司馬懿跟諸葛亮作戰,更是吃盡虧,有次想撿便宜,還被諸葛亮連弩襲殺掉街亭一役立大功的張郃。最後他用的戰術就是據險,避戰。
  司馬懿也跟他一樣從主簿等參謀之類的職務幹起,還跟在曹操身邊十二年。最後才任統帥。不同於鍾會是,司馬懿雖然外鬥外行,內鬥倒是專門,慢慢掌握曹魏軍事大權,並收攏人心,最後他的兒子順理成章依樣畫葫蘆篡魏時,所有的派系不是被整垮就是規順。
  說來其實鍾會很有可能變成司馬懿第二,同樣的出身,為什麼他的成就比司馬懿大,卻反而不得善終?
  也就要從這征蜀之役說起,他本來規劃的戰略是要原先跟蜀對抗的原指揮官鄧艾跟蜀漢的姜維火併,自己則從另一路突破。不過因為他這路出奇的順利,姜維調軍到劍閣跟他對峙。在戰場比較老經驗的鄧艾,隨機應變從陰平小路直取成都,搶一步立了大功。
  因為大軍數倍於鄧艾,他於是突襲鄧艾,並控對方意圖謀反。這時,他發現司馬昭卻是也懷疑到他自己,飽讀兵書韜略的他當然知道韓信當年的下場,他弄假成真,於是跟降軍姜維一起謀反。
  這時最麻煩是原先帶領的軍隊,於是他在宮中掘了一個大坑,跟大棒數千,如果諸將不一起謀反,用棒打死。
  人算不如天算,屬下反叛,在亂軍中被殺。一生的理想,實踐之後,換來的是這樣的下場。
  司馬懿穩紮穩打,他不是沒想過,他原本可以不要一次平蜀,先一次一次佔據蜀地,藉此穩定自己勢力。不過鄧艾的奇襲打亂他的佈局。不同於司馬懿跟曹爽鬥爭時,司馬懿裝瘋賣傻避禍。雖然他腦筋動的也很快,隨機反應,但似乎都被司馬昭算計到,以靜制動,調兵讓他謀反野心曝露,果然他急燥又失去耐心,還用大棒與坑伺候原先可能成為他班底的諸將。
  在這歷史得到的教訓之一是:有同樣出身的人,未必有同樣的成就,差別在於冷靜與急燥。聰敏與成就反在其次。
  教訓之二是:部屬想什麼,最好要搞清楚。無非是跟著你有好處,若無好處,跑得比誰還快,何況是要用大棒與坑伺候?

台長: FoxHill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力量的平衡(看Lee Kuan Yew Reflects)
此分類上一篇:1421與凡爾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