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25 16:51:32 | 人氣1,3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約旦 以色列 第 6 天 02.08 PART1 耶路撒冷JERUSALEM-大衛王之墓錫安門雞鳴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大早起床後,正想要來一杯香濃咖啡提振一下精神,可是,萬萬想不到,李奧納多飯店早餐提供的咖啡竟然是一杯假咖啡。為什麼要污名化飯店的咖啡呢?相信我,你只要喝過後,你就覺得它是假裝咖啡的咖啡。

飯店的咖啡明明看起來就是很濃的咖啡,可是,一喝之後,你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受到病毒感染,然後味覺喪失。這一杯咖啡完全沒有咖啡的味道,只有顏色像而已。

所以,一早很多團員乾脆把從台灣帶來的即溶咖啡拿出來泡,還是台灣的東西有著最熟悉的味道。

早上,第一個景點本來是要去參觀位於錫安山的雞鳴堂。後來,因為我們太早抵達了,雞鳴堂還沒有開門,所以,我們就先去參觀離雞鳴堂也很近的大衛王之墓。

然後,走到大衛王之墓,奇怪,明明開門的時間已經過了,怎麼,門還是緊閉的。然後,我們又走去看完全不會受到時間影響的錫安門。

早上,我們一行人就在這三個景點之間走來走去,原本,不想尿尿沒有尿意的,現在,走一走,真的好想尿尿耶。

耶路撒冷(JERUSALEM)-錫安門( ZION GATE)
錫安門( ZION GATE)位於耶路撒冷舊城的西南方的猶太區,是鄂圖曼人於1540AD所建立的。錫安門( ZION GATE)上有一塊石板上面刻有紀念文以表揚建立此門的Sultan Süleyman Iben Salim。

1948-1967年被約旦人佔領期間,錫安門( ZION GATE)是關閉不准許人車通行的,2008年此城門開始進行重修整建。
從城外看錫安門( ZION GATE)的入口是呈現L型這主要是為了提高城門的安全性,在1948年的五月以色列獨立戰爭中因為激烈的空襲導致城門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孔洞,所以錫安門( ZION GATE)又被稱作傷門(WOUNDED GATE)。


錫安門( ZION GATE)右手邊有一個裝飾性的小門,門中間有一道弓箭狀的裂縫。


我們一群人正在很專心的圍著阿比爺爺聽解說,這時候,一隻小貓咪慢慢地,躡手躡腳地要從我們中間穿過去。

牠心理應該是想,我是一隻隱形貓,沒有人看的到我。

參觀完錫安門,沿著錫安門的右側走道,我們來到馬可樓。


馬可樓


 


 

 

再往前走一些就可以看到一尊彈豎琴的銅像。這就是猶太人的大衛王。

相傳大衛王是一個知書達禮 能作詞作曲彈奏樂器的全才。大衛王一共娶了9個妻子,其中一個名叫拔氏芭的妻子生下的兒子叫所羅門的繼承了大衛王的國王之位
 

大衛王雕像的正前方就是大衛王之墓的入口。

耶路撒冷-大衛王之墓King David'S  tomb
大衛王之墓King David'S tomb位於錫安山,對於猶太人(JEWS)、基督徒(Christians) 和穆斯林(Muslims)來說是一個最最神聖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受到三種宗教共同分享的聖地之一。



根據猶太教傳統,參觀大衛王之墓還要分成男生一邊或是女生一邊哦!


進入參觀大衛王之墓之前,跟去哭牆一樣,頭上要戴上白色小禮帽。我因為已經有戴帽子了,所以,就不用再換戴了哦!

大衛王之墓目前正在整修當中,進去看到的就是一副石棺,然後,上面蓋著一塊藍色的法藍絨絲毯。裡面,還有可以祈禱的地方,書櫃上也有一些猶太教經文。

其實,這裡也就是猶太教堂。



大衛王之墓King David' tomb總共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猶太人的猶太教堂(Jewish synagogues);

第二層是基督教聖地,也就是耶穌基督與十二門徒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 的所在地;

第三層則是穆斯林的宣禮塔或稱叫拜樓。


參觀完一樓的大衛之墓後,接著我們爬上樓梯去看耶穌基督與十二門徒最後晚餐的地方。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是發生在耶穌基督眾多事件中最重要的一件故事;耶穌基督在被羅馬士兵逮捕和審判之前,祂和12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PASSOVER DINNER)。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有一半是十字軍時期的建築物,建立在大衛王之墓King David' tomb的第二層樓。考古證據顯示這個早期羅馬時代的房間極有可能是最後的晚餐的所在地。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所在地,在7TH C時波斯或是阿拉伯侵入耶路撒冷時於完全毀壞,從此這裡都是一片廢墟一直到12TH C。1187年十字軍來到耶路撒冷開始重建錫安山包括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所在地。並將此地交由方濟會(FRANCISCAN)修士來管理,中世紀時期鄂圖曼於1524AD時入侵耶路撒冷,他們將聖方濟修士流放到其他國家,然後把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所在地改成清真寺。鄂圖曼人Sultan Suleiman則重新更改祈禱的位置,並將窗戶加上五顏六色的彩繪玻璃,然後在屋頂上蓋上叫拜樓(MUEZZIN TOWER)。


最後的晚餐(LAST SUPPER)內部是一個長方形屋頂類似哥德式教堂。

參觀完最後的晚餐地之後,我們又回到早上一下車的地方,準備去參觀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GALLICANTU是拉丁文Gallus(公雞)加上Cantu(啼叫)而來的, 意思就是公雞啼叫。


順著公雞指標就可以到雞鳴堂了。


耶路撒冷(JERUSALEM)-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

現在我們看到的雞鳴堂是建於西元1931年,位於錫安山(mount Zion)的東面邊坡上。根據基督教傳統,這裡原本是高階牧師該亞法(Caiaphas)的宅邸,後來因為彼得在公雞啼叫兩次前三次不認主的故事而命名為雞鳴堂。

最早的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是一棟建於457AD的拜占廷式教堂,在西元1010時被摧毀然後在西元1102時被十字軍(Crusaders)重建,這個教堂在西元1320時再次變成廢墟,於西元1931年時再度被重建直到現在的樣貌。


雞鳴堂大門的現代雕塑也正是訴說,彼得在公雞啼叫兩次前三次不認主的故事。
 


 


 

 

  

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內部與一般的教堂一樣都彩繪著許多有關耶穌基督的相關故事,但是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最大的特色和最令人吃驚的是整個教堂有一半都是在耶路撒冷舊城底下的岩石中。


岩石上都刻有拜占庭時期的十字架

整個雞鳴堂有一半都是在錫安山的岩洞中。


這些位於教堂下方的地窖聖坑源自於第二聖殿時期。這些地窖是當年耶穌基督受到逮捕並被拘留的地方。這些地窖是在西元1889年重新被發現的,這裡是當時羅馬時期的房屋,有著蓄水池(water cisterns) 、酒窖(cellars)和澡堂(BATHS)。


順著牆上的出口標誌向樓梯下方走去,底下有一排排的地窖聖坑和好幾個刻有拜占廷時期十字架的岩石。



相傳耶穌基督被捕後,就被羅馬士兵帶到當時的祭師該亞法的宅邸,

然後就被關在地牢中。


現在,在雞鳴堂下方的聖坑,就是當時關著耶穌基督的地牢。


汲淪谷(Kidron valley)就在我們的背後,金色圓頂清真寺和銀頂清真寺,就是聖殿山。


 


 



雞鳴堂(St. Peter in Gallicantu)位於錫安山的東面陡坡上,背對的是汲淪谷(Kidron valley) 。位於教堂的旁邊有一個小花園矗立著一座雕像,雕像的頂端有一隻公雞,底下有一個羅馬士兵和兩個女僕圍著耶穌基督,雕像下方則刻有「LUKE 22:57」 意思是路加福音 22章57節。

路加福音 22章57節是這樣說的:

But he denied it. “Woman, I don’t know him,” he said.

 

台長: 南法尼姆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