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1 04:11:35| 人氣5,4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 擒兇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部好多好多年前看的舊片﹐也不曉得重溫了多少了﹐卻想不到這一次有新的體﹐我要說的是緊張大師 Hitchcock 希治閣導演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中文叫擒兇記

 

美國醫生 McKenna 與她的退休歌星太太 Jo 跟兒子Hank在法國開完工作會議﹐順道來到北非的Morocco渡假幾天﹐那是McKenna大戰時當兵參戰的地方﹐卻沒想到被牽連在一宗政治刺殺陰謀中。

 

在去 Casablanca一程公車路程﹐他們遇上法國人Louis Bernard聊天時﹐Jo 疑心他在探聽他們夫妻間的一些私隱。那天晚上﹐Louis 本要邀請夫婦倆一起用餐﹐可是當一個陌生人按錯門鈴找錯人之後﹐他就藉詞有事要辦就告了﹐之後卻帶著一名女來到同一餐廳用餐﹐McKenna 夫婦感到被侮辱﹐非常生氣。在抵達酒店時﹐Jo 覺被一對英國夫婦監視﹐後來在餐廳時再度相逢而冰釋前嫌﹐原來Draytons夫婦認出她是歌星﹐四人相談甚歡﹐並相約翌日到市集遊覽。

 

第二天﹐有人在市集中追逐逃跑﹐看來是警察抓人﹐未幾一個背上插了刀﹑穿著阿拉伯裝的人來到McKenna跟前﹐原來那是 Louis﹐他在斷氣前小聲的在McKenna耳邊講了一個名字﹐並告訴他在英國將有一名政要被刺殺。

 

Draytons 伴著McKenna 夫婦到警局留口供﹐Draytons 太太則帶著Hank先回酒店﹐可是McKenna接到一通電話﹐說他兒子給綁票了﹐叮囑他不能把Louis 的遺言說給警方知道。McKenna只得請Draytons 先返回酒店﹐確認他太太跟Hank 的下落﹐可是當他跟Jo 返回酒店﹐都人去樓空了Jo 幾乎失控。McKenna決定到英國﹐他深信Draytons夫婦一定是把孩子帶當地﹐因為刺殺將會在英國發生。

 

McKenna 夫婦才入境﹐就給蘇格蘭場的探員Buchanan擋著﹐對方透露Louis是被派的間諜﹐並希望 McKenna能跟他合作。McKenna Louis 的遺言﹐在電話裡尋找相關人Ambrose Chappell﹐後來Jo 嚇然醒覺那可能是一家小教堂。果然夫婦倆就在小教堂裡找到Draytons夫婦當神職人員﹐可是Jo 要離開教堂通知蘇格蘭場之際﹐給Draytons發覺了。當Jo 帶著警方到來﹐教堂門已關上了﹐獨自留下的McKenna 給打暈﹐Draytons夫婦則把 Mark 帶到大使館。Jo 因警方沒有搜查令﹐法破門而入﹐只能親自到 Royal Albert Hall 尋找Buchanan 尋求幫助﹐因為他在那裡當值﹐剛巧某國首相就是要欣賞場音樂會。

 

來到 Royal Albert Hall﹐那天那個按錯門鈴的人就上前來﹐並以Mark 的性命威脅Jo 才明白原來就是參加這樣音樂會的外國首相會被刺殺。而醒來的McKenna﹐找到 Royal Albert Hall 來了。音樂會中途﹐殺手正要預備開槍﹐Jo 尖叫讓現場亂起來了﹐最終首相只受了輕傷﹐而殺手則與McKenna糾纏間墮樓死亡。首相非常感謝Jo救命之恩。

 

Buchanan得到卧底的消息﹐知道Draytons夫婦躲藏在首相的大使館內﹐那麼Mark 也可能在那裡﹐可是不能隨意進去搜查﹐這通過外交手續會有重重困難﹐McKenna想到要不跟 Jo 親自約見首相﹐反正本來第二天首相說要親自前來道謝。來到使館的派對﹐McKenna提議由太太唱歌表演娛賓。Jo大聲唱著Mark好熟識的歌﹐終於得到口哨聲回應﹐那證明Mark 確實在使館內。就在救Mark 的時候﹐Draytons持著 McKenna Mark 離開﹐卻在墮下樓梯時手槍失火而喪命。McKenna 終於把寶貝兒子救回來了。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Alfred Hitchcock 導演﹐由 James Stewart (McKenna ) Doris Day (Jo) 合演。英國導演Hitchcock1940年開始在美國執導﹐本來在1941年已構思重拍1934年的“擒兇記”﹐可是計劃一直未能實現。1956年﹐Hitchcock尚欠 Paramount 一部片的合約﹐正煩惱尋找題材之際﹐遂想到1941年的重拍構思﹐這也成為他畢生唯一一次重拍自己的作品﹐事後他形容1934年版本只是業餘之作﹐1956年版本才是專業的作品。他要求編劇John Michael Hayes不能看1934年的版本﹐也不能翻閱該部片的劇本而為新版本寫劇本。選角方面﹐James Stewart 是當然的男角之選﹐而Hitchcock看過 Doris Day Storm Warning (1951) 的演出﹐所以確定由她演 Jo。可是副製片Herbert Coleman 認為Doris Day 只是歌星而已﹐不能演出當中幾場的內心重頭戲﹐然而Doris Day 最終順利演出﹐在那場從丈夫口中知道孩子被綁票﹐或是在音樂會中要不要救首相﹐又或是大使館裡救孩子的戲﹐她都能演得揮灑自如﹐充滿戲味﹐最終讓Herbert Coleman改觀。

 

配樂方面由Bernard Herrmann負責﹐他曾為多部著名電影擔任配樂﹐包括Citizen Kane (1941)Anna and the King of Siam (1946) 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Hitchcock The Trouble with Harry (1955)等。Hitchcock給他相當的自由度﹐他卻沒有因為擁有發揮機會﹐即為刺殺那場戲譜寫新樂章。他認為1934年版本的音樂已非常完美﹐改編寫為交響曲就很好了。Hitchcok 也想在新版本中﹐加重該場音樂會指揮的戲份﹐遂由Bernard Herrmann親自登場﹐而且多幾個正面鏡頭。Doris Day 趕到 Royal Albert Hall 時﹐也不難發現門口掛著告示﹐原來外國首相要參加的就是Bernard Herrmann指揮的音樂會﹐可見Hitchcock在細微處的幽默。這次合作﹐也延續了他倆的合作﹐之後還有The Wrong Man (1956)Vertigo (1958)North by Northwest (1959)Psycho (1960)等﹐直到 1966年的Torn Curtain為止。Paramount 大概因為有 Doris Day 的參演﹐要求Hitchcock在戲中有歌曲﹐結果Jay Livingston & Ray Evans 這金牌拍檔交了傳世經年的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Doris Day 曾坦言不喜歡這麼簡單的歌曲﹐卻沒想到這唯一一次在 Hitchcock 的電影中出現的插曲﹐卻得到1956Oscar 最佳電影歌曲﹐而且這首歌曲也高據英美兩地流行榜位置﹐成為了 Doris Day 的代表作之一。

 

其實除了片中Bernard Herrmann指揮的音樂會﹐還有James Stewart 拿到的Ambrose Chappell消息﹐是教堂而不是人名﹐這也盡顯導演風趣之處。他不時在電影中加入輕鬆的趣味﹐他完全緊緊操控觀眾的情緒﹐不知不覺間放鬆下來﹐又不自覺緊張起來了。在音樂會中連續12分鐘只有交響樂得樂章﹐卻沒有一句對白﹐這也是本片的特色之處﹐藉那首交響曲帶動觀眾的情緒。另外﹐Hitchcock也很喜歡把名勝古蹟加入其作品當中﹐這一次乃是英國的 Royal Albert Hall

 

Muzikland從小就喜歡 Que Sera Sera﹐一直奇怪為何那麼輕鬆的兒歌﹐卻換來電影“擒兇記”的名字﹐後來在電影院看重映﹐才曉得在甚麼情況下有這首歌。其實在這一部驚慄電影中﹐電影公司硬要安排一首歌曲﹐是非常突兀的一件事﹐然而Hitchcock並不感到頭痛﹐卻很巧妙地運用了該首歌曲﹐實在非常厲害。首次看過部電影時﹐為了 Doris Day﹐為了是老電影﹐又是 Hitchcock大師的作品﹐還有 Que Sera Sera﹐我已是照單全收﹐之後買來VCD﹐又收藏了DVD﹐不時拿來重溫。然而相隔多年﹐這一次重溫的感覺乃是 Doris Day 不止能歌善舞﹐也不只是鄰家女孩形象的喜劇演員而已﹐幾場內心戲證明她確是一位能演的演員﹐那種感覺是以前我沒有的。不過﹐“擒兇記”的劇情﹐現在看來也太簡單了﹐在多年後的今天看到一點粗糙感﹐不少劇情看來挺順理成章似的﹐不過大師策劃的緊張氣氣﹐還是會讓大家拉緊神經就是了。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CoKHtU0mGo


 

Que Sera Sera #1@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Mjo1sq5evI


 

Que Sera Sera #2@ 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 (195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VuEC3r7a-o

 

 

02 Hitchcock 出現在電影中﹐左面那個禿頭等胖子就是他了~




03 Royal Albert Hall 門日的演唱會告示﹕Bernard Herrmann 拍揮倫敦交響樂團的音樂會~




04  負責配樂的Bernard Herrmann 親自上場﹐在戲中指揮交響樂團演出。








Muzikland相關貼文﹕

 

Rope (1948) - 奪命索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246665268

 

Dial M For Murder (1954) - 電話謀殺案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246723001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262934740

 

It’s A Wonderful Life (1946) Colored Version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11620765

 

Harvey (1950)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10102256

 

Glenn Miller Story (1953) - 戰地笙歌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08703429

 

Doris Day - 四五六十代歌影雙棲巨星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247622844

 

Doris Day - Doris Day Christmas Album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262432939

 

Doris Day - Tea For Two (1950) / Lullaby Of Broadway (1951) LP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320775675

 

Doris Day / Andre Previn - Duet (1962)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320784435

 

The Doris Day Romance Music Collection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312347188

 

Tea For Two (1950)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20728379

 

Doris Day - My Heart (2011)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post/1322866085

 

Lullaby Of Broadway (1951)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20767982

 

Pillow Talk (1959) - 夜半無人私語時 / 枕邊細語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12326245

 

Send Me No Flowers (1964) - 名花有主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12334601

 

Lover Come Back (1962) - 嬌鳳癡鸞

http://mypaper.pchome.com.tw/chrishuits/post/1312342786

 

 

© Muzikland

 

 

 


台長: Movieland
人氣(5,4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西洋電影 1950-1959 |
此分類上一篇:A Summer Place (1959) - 玉女迎春 / 畸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