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01 13:01:49| 人氣3,087|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確認偏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心理學上有個時常發生的謬誤認知行為,一般稱之「確認偏頗的謬誤」(fallacy of confirmation bias),也有人稱之為fallacy of observational selection、special pleading、或one-sidedness。這種謬誤行為的主訴症狀很簡單,便是只選擇或尋找支持自己信仰的證據,而排除或忽略其他違背自我信仰的證據。當這樣的認知現象牽涉到有關宗教、價值或各種信仰時,將可能扮演決定性的角色而主掌一切,譬如Tom Cruise信仰的山達基教派相信祈禱在醫療上的力量,又譬如預言家、占卜師或算命仙夸夸而談所謂洩漏的天機,或等而下之如血型、星座、手相、面相、摸骨、托夢、姓名、八字等等粗率而無稽的分類或鐵口直斷,很容易便放大了少數幾個成功/命中案例的價值,而完全忽略更大多數失敗的案例,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便是犯了統計學上「德州神槍手」的謬誤(可參考『德州神槍手vs天下文章』)。【列子,說符,第八】曾記載一個小故事:「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復見其鄰人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斧者」,意思是當某個人遭受懷疑的時候,他的一舉一動無一不證明其可疑,一旦卻除了懷疑,這人的所有行為又理所當然的變得光明磊落了。

過去我曾提及的Michael Shermer先生,是Skeptic雜誌(www.skeptic.com)的發行人,每個月都會在當期的【科學人】雜誌發表一篇專欄文章,八月號這一篇極其有趣,標題是【政治腦The political brain】。一直以來,我以為所謂的「確認偏頗」不過是純粹的心理現象,但便如同許多的心理問題終可歸結或燒錄在生理上,這篇文章提到美國一位心理學家Drew Westen在Emory大學主持的一項研究,其結果在2006年的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年會上發表。這個研究主要是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取30名男性作試驗,其中各半自認是「堅決的」共和黨或民主黨員,他們一邊接受fMRI(功能性磁共振造影)腦部掃描,同時聽取兩位候選人自相矛盾的政見。不出乎所料的,造影結果顯示腦中與「講理」有關的「背側前額葉皮質」一片寂靜,而最活躍的區域則包括參與「情緒處理」的「眼眶額葉皮質」、與「解除矛盾」有關的「前扣帶皮質」、以及和「評斷道德價值」有關的「後扣帶皮質」,而且當政見結論讓他們情緒得以舒緩時,則與「報償、愉悅」有關的「腹側紋狀體」則會活躍起來。

根據這些結果,Drew Westen解釋:「腦中平常與講理有關的部位並未加強活化,我們反倒發現有個情緒迴路網絡亮起來,其中包括我們猜想與控制情緒有關的迴路,以及已知參與解除矛盾的迴路」很顯然,對政治熱中人士而言「基本上,這就像是各黨的支持者拿著『認知萬花筒』轉一轉,轉到他們想要的結論,然後拚命強化這樣的認知,方法是消除負面的情緒狀態、活化正面的情緒」。(參考http://www.sciam.com.tw/circus/circusshow.asp?FDocNo=894&CL=23)

好吧,你大腦皮質的哪一區被活化了?當媒體成天報導倒與挺雙方的動員攻防、當不同顏色硬是拗著你選邊站、當計程車上司機回過頭來與你抬槓亂與治,最好仔細想想,你是用講理、情緒、報償,還是哪一區的大腦皮質來處理這些資訊?或是這些資訊意圖活化、安撫你你一部分的大腦?

台長: Dave
人氣(3,087)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科普思考 |
此分類下一篇:懷疑到底
此分類上一篇:由富到窮 – 歷史的見證和反思

小三
有一本小書我以前很喜歡唸,是 Max H. Bazerman 的 Judgment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 那時越看越驚,發覺人實在是太容易受到影響了。

Biases Emanating from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 就有 Ease of recall, Retreivability 和 Presumed associations; Biases Emanating from the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就有 Insensitivity to base retes, Insensitity to sample size, Misconceptions of chance, Regression to the mean 和 The conjunction fallacy; Biases Emanating from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就有 Insufficient ancor adjustment, Conjunctive and disjunctive events bias 和 Overconfidence; 還有其他的Biases 像 The confirmation trap 和 Hindsight and the curse of knowledge 等...

嘩,單說名字就一籮籮 ^^a,雖然知道偏見是不能避免的,也盡量叫自己處事留神一點,不過很自然的一不留神偏見又會成為自然和習慣 XDDD。活在當下也是活在偏見之下吧 ^_^
2006-09-26 19:48:35
小三
對不起,上面打錯字,是 ”Insensitivity to base rates”
2006-09-26 19:50:49
Dave
果然是名詞一堆啊!看得人頭暈,唸起來又拗口,這本小書是教科書嗎?小三是唸哪個科系的?管理或是其他?
人可能的偏頗實在不勝枚舉,不干涉到他人可以以自由意志行之,但依舊,努力卻除仍是我的一貫信念,而如何卻除,呵呵,寫在下一篇。
2006-09-27 17:03:57
小三
好厲害,bingo ^^b,這是一科名 ”Decision Making” 的教科書,不過不是枕頭書,是小開本只二百多頁紙,而且也容易看:

http://as.wiley.com/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0471684309.html

唸完對我很有啟發(其實我想所有有關偏見的書也有功效吧,只是我碰巧唸到的就是這本 ^^),最顯淺的例子是隨便找一群人做實驗,拿出他們完全不知道價格的東西叫其中一個胡亂開個價,然後叫其他人也開個價,實驗證明就算大家都知道第一個人開的價是亂開的,但之後的人還是會跟著這個價開,這就是 Biases Emanating from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另一個例子,一般人總是覺得坐飛機比坐汽車危險,但其實計或然率平常出街遇到交通意外死亡的機率遠遠大於坐飛機發生的意外事故,這就包含很多方面的偏見,像 ease of recall, misconceptions of chance, insensitivity to base rates 和 sample size 等等。同樣道理,我們印象中癌症等絕症是最可怕的疾病,可是真要統計起上來會不會是平常不少人會有的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直接或間接引致的死亡數字會更大呢?人們常常買很貴號稱可抗癌的健康食品,其實是不是更應該先注意日常飲食去防範糖尿和高血壓呢?

哈,不過我也只是略窺皮毛吧了,真要說起大道理我就不懂了 ^^a
2006-09-27 22:09:17
Dave
堂而皇之的大道理其實大家都懂,執行起來就困難了,譬如你指出來的那幾點謬誤確實不斷存在,也不斷的影響個人行為和生活方式,不致對大眾造成損傷的話,或許就無傷大雅,頂多是抬槓時的話題,怕的是如我文中所言被利用作爭論的議題。

讓自己先脫身事外再辨別清楚是非有個極簡單的方式:人多的地方先不要去啊!倒也不是明哲保身,而是一旦人多,理智通常將被消減,判斷力大幅喪失。我欣賞林義雄的處世原則 – 路徑那麼多,我選擇人少的地方去。
2006-09-28 17:05: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