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0 00:01:03| 人氣2,43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對澳門電影的千言萬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對澳門電影的千言萬語          李展鵬

  多年來,我寫了不少文章談澳門電影,但卻是評論分析為多,流露情感的少。如果有人不要我評澳門作品,而要我談我對它們的感情,我又該如何說起?

  必須承認,十數年前開始看本地作品時,我的態度是冷冰冰的。怎可能不呢?當時在台灣求學,正是我如飢似渴吸收電影養份的時期,看的是各國名片,讀的是電影理論,甚至成了學校藝術中心電影組的成員,策略校園的藝術電影展。我當時著迷的是楊德昌、小津安二郎、安哲羅普洛斯。當我帶著世界名片的標準看澳門作品,結果可想而知:從技術的層面,我嫌這些本地作品太幼嫩粗疏,從內容的層面,我嫌它們藝術性低。總之,就是「未夠班」。或許,我當時不無一種偏見──其實澳門人有什麼必要勉為其難拍戲,我們沒電影傳統沒電影工業沒技術沒觀眾,何必?

  這種冷眼旁觀的態度,持續了好幾年。後來,一些本地錄像展與學生錄像比賽開始找我當評審,情況才有所不同。坦白說,當這種評審真是苦樂參半,因為好些作品真的未達標,看得人不耐煩,至於比較「有趣」的作品,則往往是因為製作粗疏而引起的爆笑效果,這怎麼叫人享受?但奇妙地,逐年下來,我卻看到這些作品一點一滴的進步:他們慢慢懂得鏡頭運用了,他們漸漸學會剪接了……。這種感覺對於身為電影愛好者與教育工作者的我,是很欣慰的。無論起跑點如何的低,他們總算穩步成長。這是第二個階段。

  到了近幾年,隨著澳門整個社會的變化,令很多以往不被關注的澳門議題一一浮上水面,其中之一,是澳門人對本土文化的尋找:除了大三巴與賭場,澳門還有什麼?在「兩岸三地」的概念中,澳門為何是隱形的呢?要呈現澳門,是否要靠香港傳媒?於是,本土性與自我書寫突然成了關心這個城市的人必須面對的問題:太多澳門問題沒有被梳理,太多澳門故事沒有被書寫,我們需要創作需要研究,才能了解我們腳下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澳門的影像創作,也從「我們可否拍出好作品」的問題變成「我們可否用影像為這個城市發聲」的問題。此時,一連串甚有意義的新作品登場,有劇情片書寫社會變化,有紀錄片向社會發問。我亦由最初對本地作品的冷眼旁觀,變得甚為關注,甚至有時甚為興奮。《奧戈》、《堂口故事》及《女移工》等作品留下的足跡,在我看來都意義不淺,令我不惜大膽用「新浪潮」、「城市電影的誕生」以及「澳門人的《阿飛正傳》」等大帽子形容它們──雖然我很明白這些作品各有瑕疵。這是第三個階段。

  談到電影創作,我知道澳門是沒法跟鄰近的台灣香港等地相比的。別人擁有的,是大半個世紀的電影傳統,是薪火相傳的電影技術,是一整套文化產業。發展電影,我們也許遲了一百年!但是,「遲」不應成為不起步的理由,「遲」也不會喊停創作的熱心。我不怕沒有人拍澳門故事,我只呼籲社會給予更多的注視,政府給予更多的支持。因為,最終留下來的,不會只是一部部電影,也是一段段澳門人的生活軌跡與發展歷程。

**原文刊於二月號《新生代》雜誌。這一期的專題是「影像抬頭時」,以澳門近年來興起的影像創作風潮為題,訪問了資深導演朱佑人、剛從北京電影學院學成歸來的黃婷婷、學者兼導演何穎賢、以及新晉紀錄片導演張家銘。他們會暢談跟影像跟澳門發生的故事。另,本期也有情人節專題,訪問了一對在城市國際化下的跨國戀人,並進行街訪, 測試澳門人對跨國、跨地、跨文化之戀的接受程度,結果有趣!



台長: Pan
人氣(2,43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我的其他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公義,有時不是一視同仁
此分類上一篇:尋找專業,還是尋找人生意義?

路人甲
的確,澳門政府不只要投入資源去支持,更要"用心"去經營和關心。不是錢砸下去,事情自然就搞定了。拿電影節來說吧!試看看問身邊的人,有多少人知道原來澳門也有「澳門電影節」?這本應該可以藉此推廣澳門電影及其他國家電影文化的節日,卻莫名其妙的成了一埸怪怪的秀(show),最氣人的是連主辦單位都能發生一問三不知的情況?可想而知,他們重視的程度可見一班呀!
2011-02-12 02:38:39
台長PAN
路人甲:
是的, 好的支持, 除了資源, 應該包括好的規劃.
至於那個電影節,真的是澳門獨有的奇聞. 與別不同!
2011-02-16 22:15: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