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3 00:51:27| 人氣1,914|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影像可以為澳門做什麼?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澳門的錄像創作有了一陣小陽春:已舉辦了好幾年的「全澳原創錄像展」的參展作品水平穩步上揚,旅遊學院舉行了首屆的「大專生錄像比賽」,由澳門創作人協會拍出的《澳門.聖誕.2005》引起注目,澳門大學傳播系學生的新作《1112》又成績不俗。在這樣的氣氛下,也許就是檢視澳門的錄像創作的好時機。

基本功的穩健進步

  這幾年,我擔任過好幾個錄像比賽的評判,其中有中學生的、大專生的,也有公開組的。先別談澳門人的錄像創作達到什麼藝術水平,值得肯定的是他們掌握視覺語言的能力的確有顯著進步。如果把錄像創作比作寫文章,那麼,對於視覺語言的掌握就好比一個人的文筆:一個連文字都不通順的作者,無論他有再妙的巧思、再偉大的題材,作品的成績仍然會大打折扣。因此,一個錄像創作人如果連基本的運鏡與剪接功夫都未到家,他的再多理念其實是“曉飛都冇用”。

  過去三數年,我就見證著澳門的錄像創作人如何慢慢寫得出“通順的文章”的歷程。老實說,當年好些參賽作品都叫我看得戰戰兢兢,戰兢的原因是因為我一方面很鼓勵年輕人用錄像創作,但很多作品在技術上非常粗疏,有時甚至造成爆笑效果,令人尷尬非常。對他們,我一方面支持,一方面又恨鐵不成鋼。然而,這種情況可說是逐年改善,直到早前,澳大學生拍出的《2H》及《1112》更證明年輕人在系統性的訓練及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在影音方面的技術已經合格有餘。這一步,可說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義不小。

缺乏社會觸覺與思考性

  然而,在可喜之餘,值得澳門錄像創作者反思的問題仍然不少。首先,無論是學生抑或成年人的作品,都缺乏社會觸覺,思考性弱。最常見的情況,就是他們喜歡借鏡影視流行文化,有時甚至複製影視作品,缺乏獨立思維,更枉論對社會提出個人看法。喜劇、恐怖片及三角愛情都是他們常常借鏡的對象。其實,對於初學者而言,先作臨摹再行創新是必經階段,因此我們理應拿出一點耐性,就像我們很難要求一篇初中生的文章寫出非常獨特的觀點。不過,這個憂慮又不是多餘的,如果一個年輕人從小到大只看無線的電影劇、主流港產片及荷里活片,我們有理由擔心他們會墮入一種創作的慣性,永遠只懂得東拼西湊的挪用別人的東西,缺乏原創性,缺乏獨立思考,也缺乏對社會的批判精神。

這一個局面,涉及澳門人根深柢固的觀影習慣及文化環境,要打破並不容易。然而,影像是紀錄當下社會的絕佳媒介,澳門的錄像創作人還是應有這方面的自我期許。

無謂的“第一”之爭

另外,部分澳門錄像創作人的心態亦值得商榷。由於澳門的影像創作起步較中國大陸、台灣及香港等地都要遲得多,有人便在這情況下力爭做澳門的“第一部電影”,也有人聲言要建立澳門的“電影工業”,更有人要“進軍國際”。首先,誰是“第一部”之爭其實是不必要的:除了影史上第一部公開放映的法國片《火車進站》、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我們數得出多少國家的首部電影?印度、德國及意大利都有深厚的電影傳統,大家知道他們的首部電影是什麼嗎?更別問智利或丹麥了。如果以城市為單位(如澳門),這個話題就更無聊:請問渥太華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中國的貴州呢?其實,對觀眾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首部電影”的宣傳語句,而是作品的質素。如果拍得不好,就算那是銀河系的第一部電影又如何?

至於建立“電影工業”及“進軍國際”的說法亦未免叫人汗顏。在今天,全世界有真正的電影工業的國家也許不到十個,就是曾經輝煌的香港電影工業都已奄奄一息,台灣的電影工業亦已挎掉多時。電影是一門高投資的生意,是結合從創意到表演到技術到行銷的複雜工業,澳門有什麼條件談電影工業?資金何來?演員何來?市場何來?至於“進軍國際”,請看看杜琪峰花了多久才能被外國人認識,請參考大導演如徐克去荷里活兜了一圈又如何,大家會記得杜琪峰進軍國際之前的《暗花》,還是徐克在荷里活拍的《K.O.雷霆一擊》?更別說,去參加一兩個國際錄像節,其實跟“進軍國際”是兩碼子事了。其實,今天在澳門談“電影工業”及“進軍國際”,都是虛妄之詞,尤其是年輕的創作人,何不踏實地做好本份,以拍出好的錄像作品為己任?何必動輒搬出假大空之言?

從“首部電影”之爭到建立“電影工業”及“進軍國際”的宣言,部分錄像工作者似乎有點浮誇。在澳門,藝術創作在社會上備受邊緣化,因此創作人若胸懷大志當然值得鼓舞。然而,如果這種“大志”的現實基礎過於薄弱,又或是“大志”的背後原來是為了虛名,這便並不可取,對本土創作的長遠發展也無裨益。

對澳門錄像創作的期許

中國大陸這幾年來眾多的獨立電影反映了改革開放下的社會百態,讓世人知道中國電影除了《夜宴》及《無極》等虛浮的大製作以外,還有一些貼近人民生活、聆聽人民心聲的電影。賈樟柯在國際影展脫穎而出,可視為一種抗衡大製作的影像力量的勝利,為觀眾提供中國鮮為人知的真實面貌。如果一百年後有人想從電影去研究廿一世紀初的中國社會,他看的一定是賈樟柯等人的獨立電影,而不是《滿城盡帶黃金甲》。其實,從數碼錄像的普及到網上平台的便捷,影像作為紀錄社會的工具必定日益重要,而今天瞬息萬變的澳門也極需要這樣的作品。我們不奢望澳門也出個賈樟柯,只希望澳門人的錄像創作人以持平踏實的心態,反映我們的社會劇變與民生百態,這個希冀是否也渺茫?

圖片來源:http://www.fotop.net/kmli/06Macau004/L00_3278

台長: Pan
人氣(1,914)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一生一世看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撫摸傷口的方式──談電影《巴別塔》/《火線交錯》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愛電影的人應該看什麼書?

karen
张导冯导陈导脑子里到底在想些啥??!!
2007-01-23 11:21:17
台長PAN
想名想利吧?! 是嗎?
2007-01-25 00:22:42
中晒招
澳門這個小城的意識啊,還真是統一呢。大學是職業訓練所,學生讀書,為名為利;所謂電影人,有志拍齣好電影,為名為利。
聲稱要「進軍國際」,吐氣揚眉嘛,搞電影,被旁人看扁,或自以為人家看扁自己,被迫害妄想,就假大空起來,要吐口烏氣云云。無可否認,社會主流的庸俗唯物,拜金拜名意識在此責無旁貸,但既自願做小眾,就拜託不要心思思想受歡迎啦,這樣比起那些又貪食素健康,又不甘齋菜寡口的人,去吃素雞素鴨更差勁,因為他們阻止不了自己的電影無記化或故作高深:他們想,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作品盡快得到青睞,因為他們都是如此看電影,或如此看群眾口味。

P.S.展鵬大佬,我喺yahoo開左新blog,而新聞台當然會照用啦~~
2007-01-26 13:32:12
阿海+_+
您這篇文章我是在報紙上無意看到的,那部聲言要建立澳門的“電影工業”及要“進軍國際”的"首部澳門獨立電影”我也在朋友的邀請下在文化中心看了,其實是因為有位做設計的朋友剛巧義務性質參與了幕後製作,然後自掏腰包送了戲票給我。我本來就不抱太大期望去看的,純粹是捧朋友的場順便支持一下原創精神,但看罷後卻產生了一種帶有幻滅性似的失落感,而失落的原因就正正是你在上文中所說到的種種客觀見解。再一次因你的文字而產生強烈的共鳴,但很可惜那不非什麼值得我們高興的事情。他們所拍的東西和最後呈現出來的姿態,彷彿令本來就對本地獨立製作缺乏信心的人們更沒信心似的。我想,觀眾的眼睛都不是盲目的,好的東西才值得受到關注或進而給予肯定。
2007-01-26 19:46:39
Pan
招仔:
又一排冇見你喇!!
你說得很對,比喻也很精警. 是的,這心態是很可議的,雖然我們明白有些人很想打出名堂,又或者很想得到社會的認同,但也要先想想究竟自己可以拍到什麼層次呀! 假大空既不可取,把重心放在宣傳更是本末倒置.

阿海:
想不到你那麼有同感呀!! 其實這篇文章並不是針對這郭戲,其他的創作人也有類似問題.
"彷彿令本來就對本地獨立製作缺乏信心的人們更沒信心似的",說得真傳神.這恐怕是很多人的心聲吧. 其實,這部片也並不至於很差勁,起碼音樂與影像還不錯(以獨立製作來說),只是他們事前"煲"得太大,難免令人失望. 我覺得拍得不好是可以原諒的,因為大家畢竟在起步階段,但態度浮跨就不行了!
2007-01-27 12:22:02
阿海+_+
嗯,是的。那片的配樂確是不錯。除了這個外,我還會欣賞他們心口那個“勇”字了。但這裡指的只是純粹對勇氣的欣賞。如果不是以那種姿態登場亮相,結果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包容和諒解吧?
2007-01-27 14:04:24
Pan
阿海:
是的,勇氣值得欣賞,不過也不能脫離事實,至少要有自知之明呀!!
不過無論如何,在批評之餘,我們還是應該繼續支持的.
2007-01-29 12:11:30
宣傳組長
2009 從影像看媽祖

一、活動名稱:

2009 從影像看媽祖

二、活動目的:

媽祖是台灣人的母親,其形象相當有親和力,在這土地上有許多媽祖相關傳說與事蹟,藉由鏡頭的運用來宣揚媽祖的慈愛精神,也聘請導演或學者與學員們面對面討論,希望藉由這樣的風潮,結合媽祖的慈悲來端正風氣,更能深入人心。

傳統與創新,讓媽祖信仰深植每一個人的心,讓這分善的種子發揚光大。

三、活動日期及時間:

98年1月10日至98年1月11日,共計二天一夜。

四、活動地點: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

五、活動組織:

指導單位:內政部 經濟部 教育部 交通部觀光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新聞局 嘉義縣政府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港奉天宮

承辦單位:新港奉天宮開台媽祖文物義工團 員林中州技術學院 視訊傳播系

協辦單位: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六、活動對象:

1.凡對媽祖與鄉土文化興趣,以及熱愛之大專以上青年及社會人士,共計一百五十人。

2. 凡參與二天一夜2009從影像看媽祖活動之學員將請教育部開立研習證明實數。

七、活動費用

全額補助,但須先繳交保證金一千元整,保證金於98年1月11日 座談會後發還。

聯絡單位:

1.新港奉天宮開台媽祖文物義工團

2.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新民路53號(新港奉天宮)

電話:(05)3742034轉15 (新港奉天宮)洽林汝靜小姐

3.聯絡人:莊明軒 kenny06246@yahoo.com.tw

以上活動詳情請看:

情繫新港 ( 家族 ): http://tw.club.yahoo.com/clubs/hsin-kang/

奉天義行(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 032399m
2008-11-27 13:54:0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