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5-28 08:42:40| 人氣7,583| 回應1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帝國大廈的文明圖騰--有關摩天大廈的文化反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紐約帝國大廈五月一日剛過了七十五歲生日之後,傳媒前幾天又報導現在全球的十大高樓大多被亞洲城市囊括,兩則新聞可說相映成趣。從帝國大廈的誕生到亞洲高樓拔地而起,轉眼已是四分三個世紀;在這七十五年,我們可從摩天大樓看出資本主義與科技文明的發展與困境。

  帝國大廈的建立,既是美國向世人宣示紐約是現代城市的典範,也是二十世紀初人類對其經濟成就與科技文明的洋洋得意。「帝國」兩字,帶著一種氣焰與狂妄。當時,有人曾誇耀從紐約出海航行了一整天依然看到帝國大廈。那種對科技的自豪、對資本主義的驕傲在此表露無遺。事實上,紐約在經濟大蕭條的三十年代建帝國大廈,本就有著不畏困難的雄心萬丈,那是一種美國精神的表徵。而帝國大廈亦不負所望地鼓舞人心,陪伴美國人走出經濟不景的歲月。

帝國大廈的意義還不只於此。從空間的角度去看,這種高樓為身處於擁擠城市的現代人提供一種空間的征服感,唯有站於高樓頂樓,我們才得以居高臨下的姿態感知這個城市,這種感覺消弭了城市生活的侷促與壓抑。從性別的角度去看,早已有不少論著指出高樓的建立與比高的競賽其實是陽具崇拜的表現。另外,高樓大廈也牽涉如何為一個城市樹立品牌的問題,自帝國大廈之後,各國各城似乎必須要樹立一座高樓或一座高塔,才能得到一張進入「現代化社會」的入場卷。

  集資本主義、科技文明、城市空間及父權政治的隱喻於一身,帝國大廈成了現代社會的圖騰。侵略者要擾亂人類社會,最終挑戰的就是帝國大廈(電影《金剛》及《天煞:地球反擊戰》),甚至是現代愛情也得靠帝國大廈才得以成就(電影《金玉盟》及《緣份的天空》)。英國的《獨立報》報導帝國大廈的七十五歲生日時,更把帝國大廈對現代文明的重要性比作代表古文明的埃及金字塔。

於是,當拉登要衝擊美國文化,他選的就是自帝國大廈之後的象徵性高樓──世貿中心。世貿的倒塌除了為一個恐怖主義的時代拉開序幕,它也把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危機推上高峰──左派思想與後現代理論的浪潮,只算是紙上談兵,當一座舉世聞名的摩天大樓灰飛煙滅,那才是真正把這個文明的危機烙於人心。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我們的高樓是可防風暴防地震的科技結晶,它總是那麼驕傲地被膜拜著,拉登卻以最原始的自殺式撞擊擊潰它,它原來敵不過最低技術、最低成本的襲擊。世貿倒塌的畫面之所以經典,那是因為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象徵活生生被摧毀了。

當帝國大廈要慶祝七十五生日,新聞報導指出在九一一的餘波之下,該大廈的空置率現在近乎兩成。一個被剷平的世貿、一個空置的帝國大廈,成了廿一世紀初人類社會一道意味深長的風景。

有趣的是,當西方高樓的神聖地位已有所動搖,現在卻輪到亞洲爭建世界第一高樓。最近傳媒報導,現今的世界十大高樓十居其八在亞洲,台北、香港、吉隆坡、上海都榜上有名。這張晉升現代城市的入場卷,仍有人夢寐以求。

其實,現在的西方已不流行以高樓去為城市樹立品牌。倫敦寧願起一座名為「千禧眼」的摩天輪吸引世界目光,巴黎寧願找貝聿銘翻新羅浮宮的形象,西班牙聰明地以一座風格獨特的古根漢博物館令世人認識畢爾包這城市。這些歐美城市,寧可爭取建築大師如Frank Gehry大駕光臨建一座地標,而不再爭建高樓。另外,在建築風格上,西方在過去一世紀走過了新古典、Art Deco、現代到後現代主義,他們現在追求的是趣味性、互動感、風格化,而不是高度。他們寧可選一座富藝術氣息的博物館或富遊樂氣息的摩天輪作地標,都不會選一座富商業氣息的商業大廈。這個轉變,暗暗地折射了西方社會對資本主義、科技文明及建築藝術的一種反省。

可是,亞洲城市為揚名立萬,卻仍一窩蜂爭「世界第一高樓」之名──儘管這個「第一」一般只能維持三數年。而其中,華人城市對此更是比別人興致勃勃。從世貿的倒塌到帝國大廈的空置,從摩天大樓這神話的建立與破滅,西方走過的是四分三個世紀的文化轉型、文明反思。當亞洲城市紛紛因「第一高樓」而自以為進步,這恰恰諷刺地反映了我們的文明進程比別人落後了大半個世紀。Create_adam@yahoo.com.hk

(《亞洲周刊》5月28日)

台長: Pan

展鵬
HI, testing
2006-06-01 15:51:14
嘉龍
老師,怎麼老師的見解總這麼獨特?怎麼我總是想不到這些問題?高樓與文明的關係,真有趣哦!
2006-06-02 00:08:33
展鵬老師
嘩!!你是本新聞台轉新格式之後第一個回應文章的人!!為了答謝你的支持,你將會得到<ng>雜誌贈閱五年!
係呀,呢個有關城市空間的議題是我的「新歡」,希望我日後有心有力,寫多d呢類文章。龍哥你要得閒黎賜教!!
2006-06-02 04:10:56
小脂
展鵬,或許我們可以從一個符號消費的角度來看亞洲地區爭相建高樓的問題。我們知道,所有廣告宣傳都期許這樣一種假設︰有了我,你就會變得更好/更漂亮/更有地位,雖然事實並不是如此。當摩天高樓是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象徵時,它便成了一個品牌,一個身份象徵。亞洲地區的起高樓,就好像國內女士人手一包LV一樣,都是一種對象徵符號的消費,一種追求身份認同的努力。因為這些城市以為,只要 “消費”得起摩天高樓這件 “品牌”,自己的形象就會變得更好/更漂亮/更有地位,或如你所說的獲得了晉升現代城市的入場卷。

理性的我們都知道,這種符號消費是很虛妄的,但作為現代的消費者,有多少人能抵擋廣告的誘惑呢?最重要的是,從一個 “鄉下仔”爭取 “城市人”認同的角度看,這種攀附是可笑的同時,亦是可憫的。

我最近看了馬傑偉的《酒吧工廠︰南中國城市文化研究》,裡面就有許多珠三角民工 “消費”香港流行文化形象的例子。比如他們買洗頭水,一定要買飄柔、海飛絲之類的 “名牌”。衣服呢,在家鄉穿西褲,到了東莞,卻改穿牛仔褲,因為這樣夠有 “型”,雖然牛仔褲比西褲更難洗。

如果我們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看,這種模仿便沒有高低優劣的問題,而是個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的問題。這樣,我們關切的問題便變成︰在這個涵化過程中,我們遺失了什麼?
2006-06-02 12:48:49
展鵬
脂兄:
非常贊同你的意見,你的LV比喻也很貼切。
由於篇幅限制,這問題我沒有在這篇文章討論。當代城市空間研究有「認知地圖」的討論,也就是一個城市的一組簡化的符號如何成為其代表的問題,這也涉及一個城市的BRANDING問題。例如香港的維港。

從這個角度看,如台北及吉隆坡等城市,是很需要建立新地標來翻新其認知地圖的。十年前我在台北時,台北人曾經選了台北車站為地標,也有人選中正紀念堂,但是,這些顯然無助於建立年輕又現代的台北形象。至於吉隆坡的形象更是模糊,我們之前對其印象仍是椰林樹影。對於它們來說,樹立一個城市品牌太重要了--雖然我聽說過吉隆坡的雙子塔除了觀景層及SHOPPING MALL,其餘樓層是不賺錢的,也難怪,它怎麼一下子消化那麼多空置辦公室?所以,如你所說,那是個城市符號的問題,直接的經濟考量反而是次要。
2006-06-03 02:33:23
嘉龍
老師,你即係玩我架姐……你贈我睇ng???咪玩啦~
好!講正經!大家都係討論下姐,唔好講到賜教咁緊要……
講真,你話如果一個地方冇一棟高樓,又好似有點兒那個。問題係,其他人我唔知,但我個人就比較關心哥棟高樓既外型靚唔靚。佢有幾高,睇到幾遠,我反而唔太關心。咁呢,又要講返你之前個topic:Post-modernistic achitecture啦。其實我一向都覺得後現代建築幾靚架喎!最唔明就係,你話有人認為香港文化中文唔靚,我又唔覺呀。古根漢就睇電影睇過,覺得都唔錯喎。最記得就係,Da Vinci Code入面,個警探話羅浮宮既玻璃金字塔入口係A scar on the face of Paris,我完全唔覺喎!另外,要起高樓,可能係為左容納更多人,未必真係為左表現自己(當然大部分都係為左呢個原因)。不過唔講唔覺,高既shopping mall,價錢都會貴d。
2006-06-04 03:38:05
展鵬
龍仔:
o個篇後現代你有睇?乖喎!!再加碼--贈閱<ng>雜誌十年!!
我記得你試過話呢個電影系列唔知寫乜,搞到我成日反思這些文章要怎樣寫... ;-p
對這些後現代建築有好感,其實代表了你的generation。這些建築,我很少會用美感的角度去看,不過,若放在文化的角度去看卻很有意思。係呢?你有冇睇過巴黎的新凱旋門(grand arche)?如果冇,你去google下睇下啦,呢個係一個極度有型的後現代建築!!(雖然我仍然唔會用”靚”去形容佢)
至於高樓是否只關乎實用問題,其實是未必的。以我所知,台北的101及吉隆坡的雙子塔都有不少空置單位!!根本供過於求呀!!
2006-06-07 09:13:47
嘉龍
老師,睇完呢個「新凱旋門」之後,我只可以話佢幾好睇,但唔係好特別。如果講後現代,佢只不過係一個好普通既後現代建築姐。一個好普通既拱門,一啲都唔神奇喎。當然,靚,佢都算得上係既。但如果要我揀,我都係鍾意「悉尼歌劇院」多啲囉。講真,悉尼歌劇院算唔算後現代建築呢?因為佢突破左「水泥方盒」的現代建築方程式,但佢又唔算好突破、好令人振驚既設計喎。不過,依我估計,後現代建築應該會係大趨勢,但主要係文化場館既寵兒。
2006-06-08 16:27:11
嘉龍
俾啲野你睇添……
呢個就真係架勢啦!
http://www.moeller-horcher.de/de/pressezentrum/download/zaunz/allianz_arena2.jpg
2006-06-08 16:30:48
展鵬
想不到你對建築有興趣,而且有慧根,你命中了兩個點:
1-悉尼歌劇院的確是後現代建築,而且大概可以歸入「有機建築」的一類,因為它融入周遭的環境中,作有機的結合。你看它的造型,是貝殼也好,像海浪也吧,都與那港灣的整體景觀相融,而且造型很優美。
2-後現代建築的確是大勢,而且多是以表演場館及博物館為多。文章中提到的frank gehry就是個後現代建築大師,現在很多城市都爭相找他建地標,西班牙那個扭曲的鋼鐵的古根漢就是他的作品,他可是紅得不得了。
3-好,給你一個功課:請找出港澳其他的後現化建築
2006-06-08 19:20:49
嘉龍
既然你咁無聊,我就陪你玩下啦。
澳門的後現代建築有:
永利澳門
澳門美高梅
澳門星際
凱旋門(佢係新城中的一個舊式建築,所以算係)
新葡京(咁肉酸無可能唔係既)
當然仲有佢大佬舊葡京啦
新濠鋒
Crown Towers + Hard Rock
威記對面等開哥「三本書」
君悅灣
關閘天幕
其實講開澳門都有幾多…
2011-04-15 18:32: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