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8 11:39:29|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202作業~洸漢~(提早過聖誕節)(...昏沉沉狀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項羽一生有著「輝煌的五年」,卻落得「自刎烏江」的下場。項羽稱「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司馬遷批評他「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假如你是「項羽」,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你要如何開創「輝煌的一生」?

假使我是項羽,那麼首先在我年紀尚輕時就該多讀點書,既然我有取秦始皇而代之的雄心壯志,那我就該多方學習,等到我文武皆精的那一天,同時我距離「萬人敵」的腳步也就不遠了吧?另外,一個高明的領導者,必定要有「仁民愛物」的胸襟,我自己也很清楚,我的EQ並不是很高,想要一統天下而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我確時有必要管理好我那多變易怒的情緒,如果我動不動就坑殺戰敗或投降的軍隊,往後還有誰能安心的歸順於我呢?坑殺士卒,這等事要是傳開至人民的耳中,恐怕我在人民的心目中,將永遠被貫以「暴虐」的名號了。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正當亂世,如果我要統有天下,得到人民的支持,是很重要的!要是百姓不支持我,反而去擁戴其他的勢力,那我就算是推翻了秦,還是得面對無數次的征戰,早知情緒管理不佳的結果是如此下場,當下我就該做好自我的管理才是上上之策阿!最後,對於自己的部屬,我也應該賦予更多的信任,一個睿智的領導者,其手下必有相當多的策士,而好的領導人總是能夠善用部下為他出的計略,范增是我的得力軍師,對於他所提出的建議,我得加以吸收並採納,他是一個忠心的老臣,對他,我實在不該有任何的疑慮才是阿…藉由以上的作法,相信我將有更多的把握來開創我輝煌的一生。

二、請循著〈如果是「顛覆」或「再造」,更好!〉歐陽脩〈石曼卿墓表〉、〈祭石曼卿文〉的「立意」所在,以三百字的篇幅,替「石延年〈曼卿〉」來個「特寫」。

這兩篇文章的共同點,都提到石曼卿喜愛飲酒的事蹟,之所以會「劇飲」,在石曼卿的內心深處,應該有著一種深層的悲哀,這種悲哀,或許就是「不遇之慨」吧!「曼卿少舉進士不中,一有第字真宗推恩,三舉進士皆補奉職」,原本石延年的態度是「恥不就」的,要不是自己尚有年邁的母親需要奉養,他哪裡肯就命而踏上仕途;還有,他曾建議仁宗「天下不識戰三十餘年,請選將練兵為二邊之備」,卻也沒獲得回應,在當時的大環境,外侮(契丹及西夏)環伺,卻無法為自己的國家做些什麼,想必內心必定不好過吧,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好用酒精麻痺自己,一般人只看到他劇飲大醉的一面,自然也就把他當作怪人,與他在一起飲酒的人只覺得他很奇特,卻不知道他的才學見識是如此的深廣,在此想到唐寅的名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在任狂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愁緒?未到中壽就與世長辭,又是為何?這也永遠是庸俗的世人所無法看穿的啊!

三、請舉一個「電影或文學作品」的例子〈書本上的或是自己的〉,說明在「文學的獨創性」之上,如何發揮「再造的想像」?

小時候看過一些童話故事,結局不外乎是「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例如白雪公主的故事,結局就是如此。但,事實確實是如此嗎?如何發揮「再造的想像」?我覺得可以從公主、王子身旁的七矮人多著墨,有沒有可能在某一日的因緣際會?七矮人吃到了一種神奇果實而變成「七巨人」?變成巨人之後,他們的個性又會跟以前有何轉化?還有,原本書中的邪惡後母會不會又死而復生?也許只是詐死?之後又出來對付公主與王子?而王子與公主結婚以後又遇到些什麼事?會不會遇到善良的仙女?仙女是不是會給他們什麼有利的法寶以對付邪惡後母?其實再造的想像可以天馬行空,只要能夠吸引人且富有教育意義,那麼合不合乎邏輯似乎也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個人覺得只要能做到這樣,那麼都可以算是有獨創性的家作唷!

四、請從〈秦晉殽之戰〉〈毛穎傳〉〈讀孟嘗君傳〉〈日喩〉〈愚溪詩序〉這四篇文章中,任選一篇,先「自行擬定」一個問題,再回答(也就是「自問自答」)。

問題:
〈愚溪詩序〉中的「愚」,代表何種意義?

回答:
文中作者所用的「愚」,最明顯的便是他因餘觸罪,而這個「愚」字究竟有何涵義?課堂上老師認為柳宗元的愚是不合時宜之愚,我也有同感,不過除了這一層面的意義之外,我還想再加上一個「識人不真」之愚,所謂的因愚觸罪,與交友不慎應該有很大的關聯,永貞革新的立意雖好,但參雜其中的主導人物卻是品流不一,當時有所謂的「二王劉柳」,指的就是革新的主要四人,分別是王叔文、王伾、劉禹錫以及柳宗元,其中除了王伾之外,其餘三人的操守似乎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唯獨王伾,史書記載他「不如叔文,唯招賄賂,無大志,貌寢陋,吳語,素為太子所褻狎……而伾與叔文及諸朋黨之門,車馬填湊,而伾門尤盛,珍玩賂遺,歲時不絕……與叔文同貶開州司馬。」其奢靡且喜好接受賄賂的個性,正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他的所作所為不用說,一定是引人側目,遭到有心人的告發是必然的。永貞革新出此一人,實在難有所成。照理王伾被舉發而遭貶,那也只是他個人之罪,偏偏他是革新的一員,且革新的過程又得罪了不少宦官,因此王伾被貶,太監在皇上耳邊落井下石,使其餘的人連坐而貶,這也是可以預見的結果,早知道會如此,柳宗元當時就應該有所因應,但他沒有,因此我個人認為其「愚」的成分,應該還有一層「識人不真」的意義存在才是。

台長: 國一甲的寶貝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