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3 16:10:25| 人氣1,02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書筆記︰我讀張悅然,《水仙已乘鯉魚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她們都是過於激烈的女子,沒有別的辦法,除非一種哀艷美絕的毀滅。

——張悅然



在唸了研究所之後,我開始受驅於解釋文學研究辭彙的龐陳迷宮裡。
我沒有買小說、讀文本很久了。
事實上,我的閱讀品味已經被訓練得極為刁鑽,也許是因為日漸氾濫的出版現象,也許是因為紛紛擾擾的「文學新人輩出」現象讓我緬懷了過去寫作者所需要經歷的堅持與努力,對於所謂的暢銷書、暢銷作家,我一向是敬謝不敏的。
猶如對於食物毫無新意的守舊,我的閱讀神經與遲鈍的味蕾反應如初一轍——
對於某種口味的堅持,甚至是讓這種反覆成為一種習慣。
這數年來我僅鍾愛著一個書寫者,她是香港作家黃碧雲。
我依賴著她的文字以及情節,重覆又重複,甚至不需要從頭閱讀,隨意翻越到一個書頁都可以甘之如飴地對著如數家珍的故事情節讀下去。
數年來我只讀她,猶如三餐吃同樣的食物一樣從不生厭。
這是我對她的鍾情與專注,也可以說是對於現今不受控制漫天出版暢銷文字作者的抗衡。

也許是個性的固執與念舊,對於日新月異的科技和資訊,我總是避之唯恐不及。我討厭世界的快速運轉,所有的霎那都在意識到的瞬間成為過去,我害怕種種忽略了過程的表態。
所以我不讀過於新穎的文字,不看大眾手中口中流傳、關注的”文學新聞”。
我相信經過時間歲月沉澱過後的作品,加上緩慢用心的書寫者不斷創作累積之後的”書”,才夠豐厚足以閱讀。
因此對於所有的”年輕作家”,我一向是持保留態度的。
畢竟藉著迎合大眾口味創造書寫出來的”暢銷書”永遠多過於自成一格、沒有銷售量保證、不挾名氣的獨立創作者。

然而大陸女作家張悅然,無疑是年輕而且新穎的。
在書市排行榜上,她或許更是勇奪暢銷寶座長居不下的「美女作家」。
偶然間僅因為書籍封面質地的樸實吸引,我不帶任何期待地翻看她的作品,卻意外地著迷了起來,如同中蠱一般走向結帳台買下她的作品,帶回家看。
書名《水仙已乘鯉魚去》的這部小說,是第一次我認真閱讀的張悅然作品。
不得不承認,她的文字是有吸力的。儘管故事情節盤根錯節關於劇情發展亦不令人意外,但她對於女性寫作者的心理刻劃卻是精緻的。許多細節上的描述如同微觀的藝術電影鏡頭,卻不顯得細碎而繁瑣,以致用以處理一部長篇小說的力道得以貫徹,讀者不容易散去注意力,反而是引人入勝一氣呵成的。
她讓人物過得不順遂,故事命運坎坷,如同一首悅耳的歌曲卻處處中斷,在在提醒著現世的缺憾與生命的斷裂,讓讀者完全無法對美好結局抱以期待。但這種悲劇性的故事卻不平面刻板,反而是足以揪心的。
在篇幅安排上,卻因為前片大量鋪陳的精采導致後片在故事的發展部分顯得過於侷促,劇情時序與小說節奏的陡然快轉讓讀者有些不知所措,過於匆忙的敘述反而削弱了前片完美無缺的鋪陳,這是令人可惜的。
然而她的文字和表述能力卻無比精準,譬喻、摹寫的筆法直擊人心,是她的作品中不容小覷的力量。

尤其對於”寫作狀態”本身的敘述方式最是深刻。
我喜歡她對於故事中女作家創作時的描述,在一個艱苦忙亂的外在環境底下,寫作從來就不是安穩的。寫作本身充滿著衝突、犧牲,它是體力、意志與信心的結合,它更如久待不上的魚與釣者,需要等待靈光閃現的智慧。
而它是一種天賦,一種能力,一種使命,更是一個出口——

寫作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管道路怎樣崎嶇,不管偏離這條路有多久,終究會回到這裡。(張悅然:2006)

寫作是救贖,也是浩劫。
它遠比想像得還要孤單,它是絕處裡開出的一朵花,絕美而獨立。
就憑這種對於創作的體認,以及背後種種必須克服、抗爭、犧牲、妥協的意志力,她的文字就十分值得閱讀,並且記憶。
七分才氣,十分努力的張悅然,是寫作者的借鏡。

台長: 俏兒桃紅三三三
人氣(1,02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READING |
此分類下一篇:筆記,讀胡慧玲文字。
此分類上一篇:迴響。<<失戀高跟鞋>>觀後。

s
你是應該準備好專注的寫了
2008-04-15 22:45:52
黑馨
我常常被妳的文字嚇到,有很多感同身受的部分被彰顯,是我這幾年來一直受於現實無法專注說出的,「寫作是救贖,也是浩劫」,看到這句話我不禁瞬間屏氣到要掉下淚…能擁有創作的過程是多麼地幸運。
2008-04-16 01:59:02
版主回應
喔~~
感謝黑馨的心有戚戚焉。
你終於現身了呢。
2008-04-19 23:42: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