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15 23:50:17|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中年警報】第二十一期:一週大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是一家租書店的會員,台幣一千元作押金,每次租書或雜誌另付租金,金額大約是定價的二、三成,不想參加租書時,可以取回押金,所以,我每個禮拜花不到一百元就可以看好幾本雜誌,省錢又免堆疊、搬運和丟棄,是個滿受用的方式。比較怕的是萬一書店老闆吸金潛逃,我可就損失一千元了,不要以為沒有這個可能,我倒相信這是遲早的事,我唯一能想出來的控制損害(damage control)策略就是拼命讀雜誌,讀到數量多到能省下一千元的雜誌購買費,就算我獲利了結,不怕書店倒了!

說實在,要是老闆黑心,這一招真是吸金妙法!想想看,一家書店招個五百個會員,每個收一千,不就是五十萬元,開個十家,不就有五百萬,在這個景氣冷颼颼,幾百塊錢都有人要搶的年頭,你說,我怎麼會對這家書店放心呢?

不放心歸不放心,我的一千元還是寄放在老闆良心上。人到前中年,生活閱歷逐漸豐富,連被倒帳的經驗都有過,而且金額都在萬元以上,因之現在對這區區一千元竟也就生出一種「什麼風浪我沒見過」的從容不迫。

再來說租書吧!你知道現在有多少種雜誌嗎?週刊、雙週刊、月刊、季刊,還有不定期的雜誌書,要是你時間多、眼睛好、樣樣讀得下,我保證你一個禮拜就可以把一千塊錢賺回來!但我不行,我時間不多、眼睛不好,不是樣樣讀得下,所以必須篩選。

怎麼選呢?真把人問倒!資訊泛濫的時代,掌握資訊,必先懂得淘汰資訊,不懂挑選,結果不是變成一概拒絕的厭食,就是變成熱量過多、營養不良的虛胖症。我其實傾向厭食,因為我時間不多、眼睛不好,不是樣樣讀得下,但不讀點雜誌實在不行,正如我近來也發覺不看報紙真的不行,很容易跟社會脫節。

跟社會脫節,怎麼說呢?比方人家說「某立委跟某王小姐的愛情暴力事件,你知不知道?」你答不知道,這不要緊,你高興還可以義振辭嚴地聲明兼訓人說「這種比八點檔還要俗爛的故事值得我注意?」;但你要是連「讓台北硬起來!」都不知道,這恐怕人家就要問你「是不是剛回國?」可除了這點參與話題的作用之外,跟社會「不」脫節還有什麼好處?老實說,沒什麼冠冕堂皇的,無非就是知道些流行時尚、百貨公司週年慶、名人八卦、政客新戲碼或不法分子的最新騙錢招術……多數資訊真正用處多少,也許不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是習慣成自然,自然就不必問了!

真的有成堆雜誌在你眼前任憑挑選時,還真不知如何下手。有的雜誌一本正經、嚴嚴謹謹,準備了豐富周全前瞻深度的趨勢話題,希望跟你進行一場深刻的智性溝通;也有的仿如檳榔西施著濃妝披輕紗向你媚眼連拋,要你買她一包嗆辣刺激但長期有損口腔健康的雙冬及其族類;還有一類不談形上,專攻民生,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男女大欲,舉凡感官所需,都有一套解答;其他教人致富的雜誌光鮮明豔各據一方,冷眼橫掃海內群雄,態度泱泱,猶帶霸氣,正有道是人是英雄錢是膽,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吶!

不知道是不是跟供應商談好的,租書店櫃檯上總是固定擺著兩份雜誌,一份是銷量很大的商業性雜誌,一份是香港來台的八卦週刊,每次租書結帳時一定會跟這兩本雜誌打照面,沒多久竟然每回就是租這兩本雜誌,其他數十種躺在書架上的各類期刊甚少進得我家,細想這般篩選與組合的緣由,其實一點不怪!

第一,兩本雜誌都是週刊,出刊時間差不多,出借期限相同,一起借一起還很方便。第二,很重要的一點,兩本雜誌內容互補,既有健身補腦的知識,也不乏純粹解饞的資訊零食,拿在手上既不故做清高,也不顯低俗墮落,相當能滿足上半身與下半身、理性與感官、光明與陰暗面的需求,極健康!

然而,書拿回家總是先吃「零食」,而且愈吃愈「涮嘴」,停都停不了,非得吃光才罷休!想當初這本八卦雜誌初來搶灘時,我還一付不屑的態度,後來慢慢變成只看不買,現在倒成了它的忠實讀者,真是敗得徹底!不過,仍舊有人「堅守四行倉庫」,拒看到底!我的一位朋友坦言,他每次在超商結帳時,看到該週刊聳動的標題和煽情的封面照片,總是忍不住想看看內容,但他曾經發誓「漢賊不兩立」,所以為了守住誓約,他即使心頭火熱難以自抑,仍是要自澆冰水,了斷凡根。到現在,據他自稱,他還沒看過該週刊,真希望這位朋友能堅守下去,我除了佩服他的毅力之外,還想告訴他─你其實沒錯過什麼!(不知何故,突然想到貞節牌坊。)

其實,這類八卦雜誌就像百貨商場,沒有經過不會想逛,一旦看見便要晃晃,真要買些什麼專程而去,卻不一定買得到。不過,它們還是挺高明的,不僅照顧你的民生需要,滿足你的偷窺欲望,給你一些前途指引,還不忘為你端上幾顆上等優美犀利通透的知識文章給你清肝解鬱、滋補調養,免得你看得燥火上升,經脈大亂。我聽過一些人說他們看八卦週刊只名家專欄,我倒是從第一本翻到第二本,從明星八卦看到星座運勢,只是在還書之前,我一定讀一讀專欄,因為它利胃通腸去油膩,功效特佳。

聽說「八卦」雜誌的稱號由來是早年香港黃色書刊發行時,封面上極其清涼養眼的照片會在重點部位加貼八卦圖,類似馬賽克效果,以趨吉(上市熱賣)避凶(法律刑責),於是這一類煽色腥雜誌便以此得名。今天,「八卦」從名詞衍生出形容詞和動詞,香港以外的華人參與八卦者眾,知八卦由來者稀。

八卦完畢,另一本雜誌迅速翻讀,概略了解當前政經議題,認識幾個名人、幾家有名上市公司,看看幾篇隔靴搔癢的翻譯文章,該還雜誌去了,不然又得繳逾借金,我可不想為了不跟社會脫節而花費太多,至於跟社會「不」脫節有什麼積極意義?真沒辦法,我還是想不出來。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