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12-13 09:45:17| 人氣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便當的故事(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便當,聽說是從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字眼跟文化。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便當』這兩個字似乎被某種魔力給點了一下,在我心中開始有了不小的地位。

出生在父母都需工作的小康家庭,祖母是從小照顧我們家小孩的人。帶便當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的。那時的便當多半都是金屬的,橢圓形的,大部分的便當盒都是不鏽鋼的,只有少數會是銅色的。每天早上一進教室,便當籃子就已經躺在地上,所以把便當依照座位放到正確的便當籃,就是小學三年級每天上學做的第一件事。然後早上升旗前,值
日生,或是被分配到負責抬便當的粗壯男生,就會把一籠籠戚哩鎗啷的便當抬到學校的大蒸飯箱中。到了中午,便當再一籠龍的被抬回來,然後在老師說『開動』的那一刻,又一陣金屬聲,伴著喧嘩,每個人開始埋頭苦幹。

我的便當,通常就是前天晚餐的菜色。有些同學說,他們的媽媽總是當天早上起來準備便當,讓我覺得相當難相信。因為在我們家,從六點開始,包括媽媽在內的每個人就忙著要換衣服,吃早餐,然後出門趕公車,怎麼會有媽媽有空在早上做便當???記得小學的時候不怎麼欣賞自己的便當,因為綠色的青菜總是被蒸的變成黃色,肉類則是被蒸
的散爛,怎麼看,永遠都覺得別人的便當比較好吃。

可能因為大家都是這樣感覺的吧,所以『交換便當』一直是小學午餐時間不斷上演的劇碼。有一陣子,簡直對隔壁胖胖長雀斑的女生每個週一中午便當中的『豬排』風靡不已。因為週日通常是大部分家庭做大採購的日子,所以在那個我長大的小城裡的市場中,常常會有一些平常買不到的食材,而『醃製並沾好炸粉的豬排』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每逢週一,我就處心積慮的想要跟她交換半塊豬排。所幸媽媽或奶奶都花比較久的時間準備星期天晚餐的菜色,所以通常我都可以不必太低頭下氣的換取那半片的豬排。

但是有一個星期一,雀斑女孩在第二節下課的時候加入了大家的『打橡皮筋』行列。很不幸的,她被分到了最後玩輸的那一隊,而反應遲鈍我的,在我隊獲勝之後,還三八的在她面前比了一個大大的 YA 字形。結果,中午到了,她拒絕再跟我交換豬排了。

沒。有。豬。排。

這真是我所剩不多的童年記憶中的一個晴天霹靂的時刻。

台長: 改頭換面
人氣(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