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8 08:24:24 |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

播種習慣,收穫性格;

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品性修煉,對一個人的成才有著極大的助益。

刊登在《光明日報》上的華裔美國科學家、

微軟中國研究院院長李開複

在寫給中國學生的一封長信裡,

詳細地談了該如何在未來的留學、工作

或者創業的過程獲得成功,

其中第一條就是要“堅守誠信、正直的原則”。

這往往不被人放在眼裡,

只有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會理解品性的價值。

《射雕英雄傳》裡的郭靖“忠誠老實,

甚有俠義之心,性格純厚,又極聽話,樸實和善,

心思單純,極少雜念,心地純良,天性厚道,

義俠心腸,宅心仁厚,以恕道待人,臨危不忘救人”。

正因為郭靖品性高尚,所以在成才的道路上

得到了許多德高望重的武林高手的真誠指導和説明。

品德,不僅使自身受益,還會受益於後人,

從而説明其後人成才。

梅蘭芳的天分並不出色,

曾經被人譏評“祖師爺沒給你飯吃!”

但其祖父待人仁厚,處處助人,

梅蘭芳的老師吳先生

也受過其祖父在世時的無私説明,

結果梅蘭芳便成了他湧泉相報的物件。

為此,梅蘭芳曾深有感觸地說:

“我能夠有這一點成就,

還是靠了先祖一生疏財仗義,忠厚待人。

吳先生對我的一番熱忱,

就是因為他和先祖的感情好,

追念故人,才對我另眼看待。”

華人首富李嘉誠,最初投身塑膠業,

把他的塑膠廠命名為長江塑膠廠,

後來把塑膠廠賣掉轉而涉足地產業,

其公司命名為長江地產有限公司,

後來產業擴大,改名為長江實業。

不管生意的領域如何改變,

李嘉誠對“長江”情有獨鍾。

李嘉誠說:“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

因為你要有這樣曠達的胸襟,然後你才可以容納細流

——承認其它人的長處,得到其它人的説明,

這便是古人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

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

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説明你,

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李嘉誠看重長江精神,

其實就是看重和崇尚長江的品格和性情。

長江有什麼樣的品格和性情呢?

長江——容納百川,不擇細流,百折不回,

奔流不息,永世不竭。

學習長江的品格,就能虛懷若谷,為人謙遜,

氣度曠達,胸懷博大,廣納人才。

李嘉誠在品性修煉上十分出色,

所以他在生意場上創造了奇佳的人緣,

朋友多如繁星。

李嘉誠說:“我喜歡友善的交易,

喜歡人家主動來找生意,我常教育我兩個兒子,

要注意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

他的兒子李澤楷說:“從小到大,甚至到現在,

家父從來沒有教我們怎樣賺錢,

不過什麼錢不應該去賺,

用什麼方式賺錢是絕對不可以的,

家父則時常提醒我們。”

年輕的億萬富翁李澤楷深深得益於父親對其品性修煉,

特別是道德修煉上的耳提面命,

所以李澤楷像他爸爸一樣人緣極好。

他對下屬主動讓出部分股份,並且很有人情味,

只是象徵性地收一元錢。

僅這一點,

就足以使員工們死心塌地地為其效勞。

進行品性修煉,不僅要特別重視品德,

而且要特別重視性格和態度。

後者與品德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而且更加全面,更加實際,更易操作。

愛默生說:“我們的性格決定我們的抉擇,

這一觀點並非是宿命論的。

人雖然與其它一切生物一樣,受制於決定他的力量,

但人是唯一賦有理性的動物,

是唯一有能力認識這種力量的生物,

而且,依靠這種認識,

他能積極參與對自身命運的安排,

並加強尋求善的因素。”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命運,

如果你不想改變你現有的性格,

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命運。

《辭源》把性格解釋為“性情品格”,

《辭海》對性格另解釋為:

“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徵,

如寡斷、剛強、懦弱等。”

《現代漢語詞典》對性格的解釋是:

“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

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

如英勇、剛強、懦弱、粗暴等。”

僅僅是樂觀與否的性格,就會有極大的差異。

樂觀的推銷員比悲觀的推銷員的業績高出許多倍。

以至於招聘推銷員的標準隨之改變,

不是像以往那樣注重學科成績,

而是看重是否具有積極樂觀的性格。

性格問題,實際上主要是態度問題,

即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和對學習、對工作、

對事業持有的較為穩固的態度。

好學生與差學生的差別,

往往不是他們在智力上有多麼大的差別,

而是在於他們對自己、對學習的態度不同。

好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充滿希望,

對學習是認真、積極、勤奮的態度;

而差學生則對自己的態度是自抱自棄、破罐破摔,

對學習則是馬虎、消極、懶惰的態度。

態度的差異,導致成績上的差異。

在學習上如此,在交際上更是如此。

大凡交際能力高的人,

就是對他人持有友善、熱情的態度,

而那些交際能力差的人,

不過是對他人所持的是冷漠、被動的態度而已。

謝安在大兵壓境、國家危在旦夕時

仍然沉著穩健,鎮定自若;

而有的人遇到一點困難,就垂頭喪氣、心灰意冷。

這都是態度的不同啊!

著名的資訊傳播公式告訴我們:

言詞只占7%的作用,

而表情、語氣、語調、形體語言

則佔有93%的地位。

這個公式並不是一種修辭和誇張,

而是傳播學上一個很權威的研究。

對這個公式,我一直都很懷疑,

言詞只占7%,也太貶低言詞的力量了吧?

然而,漸漸的從生活中一次次地得到印證。

為什麼表情、語氣有那麼巨大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些非語言手段,是傳遞態度的媒介。

態度主要以非言詞本身來傳遞的。

同樣一句話,不同的語氣、聲調,

所表達的態度千差萬別。

資訊傳播公式中非言詞的巨大作用

實際上就是態度的巨大作用。

希爾的“積極心態”是他的成功學課程的核心。

積極心態,也就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態度。

悲觀消極的態度或樂觀積極的態度,

就可以造成或失敗或成功的不同人生。

很多頗有見地的公司也越來越重視人才的態度。

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

不愛用那些“頂尖”人才。為什麼呢?

就是因為這種人往往自負甚高,

容易抱怨環境,抱怨職務、

待遇與自己的才能不相稱。

持這種態度的人,

往往對工作缺乏責任心和工作熱忱,

幹起工作來不會出色,他有的那點才能也發揮不出來。

而能力僅僅及這類人70%的人,

能力雖然不夠高,但往往沒有一流人才的傲氣,

工作踏實、肯幹,反而能夠為公司出大力。

松下把公司雇用到能力分只能打70分的中等人才,

不僅不看成壞事,反而說這是“公司的福氣”。

松下本人就認為自己也不是“一流”人才,

給自己打的分數也只是70分,

但是他的態度分,肯定比那些“一流”人才高得多。

美國西北大學理事會主席兼心理學博士史各特說:

“決定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態度比能力更重要。”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成功、成就、升遷等原因的85%是因為我們的態度,

而僅有15%是由於我們的專門技術。

然而,現在的教育,只教人專業技術,

而不教人對自己、對他人、對組織、

對事業的正確態度。

事實上是,我們花費著90%的時間、精力、金錢,

來學習那15%的成功因素,

而對於占85%的成功因素卻從未意識到!

這是多麼大的失誤啊!

播種行為,收穫習慣;

播種習慣,收穫性格;

播種性格,收穫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形成性格要靠習慣,

習慣又是由不斷重複的行為而形成的,

歸根到底在於行為。

這就說明,塑造品性絕不能靠傳統的學習,

只能靠修煉。

重視品性修煉,

願意為塑造自己品性而努力的人,

事業、人生都會給他意想不到的加倍回報。



 

 

 

台長: 若無
人氣(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