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7 10:33:09| 人氣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荔枝深处有人家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古村现已少人居住,巷子又多又深,迂回曲折,并且错综复杂,但并不凌乱也不拼凑,相反是在错落有致的旧民居中夹杂着一两座祠堂,零星的石井,给人一种追溯感。

——《中国古镇游》·从化钱岗

什么是追溯感?我捧着书若有所思。

从沙溪大道进入钱岗村的路上,漫山遍野,村前屋后,全是郁郁葱葱的荔枝林。有新种,也有五六十年树龄的,一丛接一丛,如云翻浪涌,又似一个个小山丘。

七弯八拐地绕过荔枝林,穿越小巷,钱岗古村始在眼前。这个村子为南宋陆秀夫后裔所建,沿着贯穿南北的中心巷政南巷而入,就可来到古村中心的陆氏祖祠——广裕祠堂,广东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祠堂位于北回归线上,与从化太平镇的北回归线标志塔连成一线;始建于明朝,与北京故宫同年。祠堂为砖、木、石结构,悬山顶式建筑,梁上雕刻精细,陆氏乃由北往南迁,因此祠堂的明代风格和中原特色十分显著,但门口左右作挡煞之用的八字形翼墙和八字形照壁,却又是南方特有。祠堂门上一副对联:

读书开越,
忠孝传家。

寥寥八字,令我感叹其将 “重读书,重宗族” 汉人特点概括得如此传神。这八字中藏着两个故事,上联指西汉陆贾说南越王赵佗归汉,下联指南宋陆秀夫精忠报国。陆氏是陆秀夫后人,陆秀夫又被陆氏认为是陆贾传人,因此二者皆为陆氏引以为豪之事。

钱岗村民大多姓陆,少数姓沈,因而村中既有陆氏祖祠,也有沈氏宗祠仁敬沈公祠。村子始建于宋代,现存房屋多为明代所建。和大江浦村一样,为沿海并不多见的悬山屋顶,屋顶伸出墙壁两三行宽大的瓦片,达一米之多。屋檐前后相连,高低相叠,走在雨中完全可以不打伞,颇有延村之风。村内小巷曲折,古屋林立,漫步于砾石小径,偶一回头,不经意间就发现一间古屋,一座大院,一口古井,令人惊喜无限。众里寻它千百度,那楼却在,小巷迂回屋檐高低处。这,大概就是它所说的追溯感了吧?

钱岗古村的格局绝不是开平侨乡的横平竖直,也不像大江埔村的一巷穿心,它小巷纵横,错综复杂,活像一个迷宫。在一条小巷尽头,我发现一个“泰山石敢当”的石碑,避邪是肯定的了,石敢当大哥不可能全国各地到处跑,但不知是否也像徽州南屏一样,有指向定位的作用?我倚碑而立,还真是左出右进呢,想必这也是中原移民的作风吧?

古村看似杂乱,实则内有章法,规划极为考究。根据方位,村子分为东、南、西、北四部分,至今村屋仍以“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字样编号。东有东向更楼,西有西向更屋,后者有一长8.7米、宽0.3米的屋檐木板,雕刻的是清中后期广州珠江沿岸十余公里的繁华景象,被称为“广州江城图”。西向巷道交汇处有一村胆石,形似狮头伏于鹅卵石上,村民称作狮头石,可辟邪、挡煞。

古时匈奴侵犯中原,汉人筑一矮堤,不足以挡人,却能拦住大批牲畜,断绝了敌人的粮食供应,从而也挡住了其入侵的步伐。在钱岗,我居然见到了在家乡生产队时期才会见到的拦猪闸,虽仅齐膝高,却可像水坝截水一样阻止猪只出村,人抬腿即过,至于牲畜,恐怕只有练跨栏的运动猪才能一跃而过了。

古村外,门楼连着寨墙,水塘、沟渠连成一护城河。村中有四个门楼,东有启廷门,西有镇华门,南有震明门,北有迎龙门。北门最独特,形似一瓮,拾级而上可登门楼高处。当初设计之时,不知是否有小偷入内有如入瓮之想?整个钱岗古村,给我的感觉就是——密不透风,滴水不进。

有研究民俗的学者说,客家围屋有显著特点三:
一、 防御功能。客家人是移民,在心理上处于守势;
二、 供奉祖先;
三、 讲究风水。

对于钱岗村的风水我没深究,想必多多少会有一点,那是人类居住于某一特定地理环境的心理必然和生态智慧,但前两个特点在钱岗古村表现得淋漓尽致。难怪说它是研究“移民与新建环境之间关系的重要史料”,历史就是研究出来的。

——BTW,俺当年的历史是考不出高分的,历史老师还找过我谈话。不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走出来的是读不到的知识。走过徽州民居,穿越从化古村,只觉两者各有千秋,各有韵味。钱岗那交错迂回的窄巷,砾石光洁的小径,高低错落的屋檐,荔林掩映的人家,如一曲古韵,绕梁三日,给我留下悠长的回忆。想象着七月荔枝成熟时,“飞焰欲横天”,真是令人向往,那时的钱岗,该是更美了吧?




<看图说话>

钱岗古巷,一种延伸的感觉。

广东从化. 07.05.2004.

台長: 芦苇
人氣(4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