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4-06 19:01:51| 人氣1,6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玉見珍聞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無論已消失的或今日仍昌盛的,都有自己特色的珠寶首飾史。全體來看,或許反映著當時的國力,一開始使用到的素材可能僅只是石器、角骨、貝類、木頭…後來再進化到需要高度集約的採掘、高度水準的設計、高度加工的金屬。

 

(圖片摘自網路: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

 

  這又好比家族或家庭亦一樣,第一代油鹽醬醋,第二代長衫拖土,第三代當田賣租,第四代賣烘爐賣茶壺,第五代賣某子賣公婆,應驗著三代粒積後代窮空!家族的發展歷史長河有低有高,有起有落,有匱乏有豐潤,不都得留下些什麼可歌可泣,起碼要傳下些足可燦燦嘴巴,這樣的事物不對嗎?

 

  那麼,這兒無妨來看看聽聽先人、閒人、旁人…有啥我們少見少聽過的珠寶飾物。

 

痕都斯坦玉

  中國的雕刻玉器代表有二,一是新疆和田的軟玉一是緬甸凱青的硬玉。

 

  當我們看此兩地的地圖與中國政權中心的距離做比較,離此兩地的印度北部,相對來說要近於當時的皇權中心,古代絲路的交易,想當然爾上述那些的玉器也會流入到印度,進而對印度獨特的玉器文化產生影響。所以呢?印度玉器文化在莫臥兒王朝也曾熠熠生輝,不過可惜的是,至始至終僅限於該朝代光彩照人而已。

 

  蒙兀兒(又稱莫臥兒)王朝,為帖木耳後裔與土耳其民族混血出來之部族,16世紀中期阿克巴皇帝(A.D.15421605,第三任的國君)治理該國,將國力給帶到一個頂峰。蒙兀兒帝國,亦曾延聘中國玉匠前往該國進行玉器的加工工作,以中國技術為底加獨特文化為輔,因此而發展出前所未有的玉器。尤以第四任的賈漢吉爾和五任沙賈漢兩帝在位時,藝術、建築文化高度發展,成就無比非凡,同時也締造了玉器製作的高峰。

 

(圖片摘自網路: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

 

  至今,蒙兀兒玉器亦稱為印度玉器,在古董品中是占有特殊的一席之地。純粹的珠寶首飾雖然不多,但一些令人驚豔的實用物品卻有不少,好比盤、壺、酒杯、刀柄…玉石上邊雕刻線條、描繪金線、鑲嵌色石、施予琺瑯,與中國從來的玉器作工大相逕庭,呈現出伊斯蘭特有的模樣。

 

  當地的玉石色彩本身較濃,設計及車工多以極度纖細方式,將盤、壺、杯等的肌理給十足呈現為極限要求。榮耀蒙兀兒帝國的玉器,胎體薄透、花葉奇特,另闢蹊徑,嶄新視覺,絲毫不輸給師事的中國玉器。此般印度的玉器傑作,後來反倒銷往中國於宮廷之上大放異彩,愛玉成癖的乾隆也愛不釋手!

 

  至於這樣的「痕都斯坦玉」台灣故宮博物院的南部院區,即可見到「巧無比,薄如紙」如此之玉器。趁著連休的最後一天,前去看看展覽如何呢!



(圖片摘自網路: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

 

珍珠母

  英文稱為Mother of PearNacre的珍珠母,簡單說是貝殼內側發光的部分。珍珠因為異物侵入到蚌貝的體內,蚌貝分泌出與貝殼同樣物質的東西保護自己,由此衍伸,蚌貝既然能夠產出漂亮之珍珠,貝殼內側理應跟珍珠一樣為霰石小板的結構。事實上,能產出美麗珍珠的蚌貝,如白蝶貝、黑蝶貝以及鮑魚貝等,在牠們這些貝殼內側都有著不凡的色彩光澤。這些貝殼的質地堅硬富有彈性,再者可以自由裁切之故,設計所需的大塊面積多也容易取得。

 

  珍珠貝的採集,同珍珠養殖同樣都是一大產業。如前介紹的,單僅二十世紀初,珍珠母約是產地的珍珠價格之一半。又如,光是大溪地的土阿莫土群島,據說進行珍珠和珠貝採集的島民就有4000多人,每年大概收4500公噸左右的貝殼然後銷往國外,賺取不少的外匯。

 

  為何要如此多數量珠貝的理由是,除了可做為裝飾品之用外,另外珠貝可做為鈕扣的材料,對珠貝的供給需求自然甚殷。


 

  珍珠母拿來做為裝飾的例子是,古早的紀元前四千年即從烏爾(Ur,又稱吾珥,美索不達米亞的一座古城)以及努比亞(Nubia,位於埃及南部與蘇丹北部之間沿著尼羅河沿岸的地區)的遺跡出土文物中發現。十四世紀後,德國等國除用於宗教場面需要雕刻到的獎牌、獎章外,珍珠母也被裝飾鑲嵌於箱盒、傢俱上頭;至於再度登場,成為珠寶飾品素材被大為加以利用是,近代的新藝術時代。

 

  可為代表的有,卡地亞將珍珠母融入到中國和日本的設計元素裡頭,接著製作許多東方人那時認為奇珍異物的掛錶、座鐘、化粧盒等的實用物品。另外,像是曾經住巴黎發展的弗拉基米爾馬格夫斯基(Vladimir Makovsky,俄羅斯畫家)把珍珠母染成各種顏色,接著拿這與其他寶石鑲嵌成馬賽克式的風景圖畫,珍珠母具有的獨特性十足被呈現出來,深獲好評。

 

聖像畫上的珍珠

  文藝復興時代起至巴洛克時代,對不圓形狀的俗麗零亂變形之珍珠冠上了個”巴洛克珍珠”此名字,這樣,更引起向來只進行具象設計的珠寶工匠們,高度關心。

 

(圖片摘自網路)

 

  變形的此珍珠與他種寶石不同,有其獨特風格,人們無法任意將他隨意切磨(當時是這樣沒錯,可如今,日本將珍珠給切磨成多重刻面的新款式),這般的制約下反倒刺激許多工匠們,將該時代標榜的自由精神給發揮到淋漓盡致,具象走向抽象,主要拿它做成別針、項墜等各式各樣的首飾,回頭來看,目前現存使用天然珍珠鑲成珠寶的飾品,也以此時期為最美也最好。

 

  稱做聖像畫(德語:Ikonenmalerei)的宗教美術品,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那麼的熟悉,主要描繪基督和聖母圖像,給東正教信徒們做為禮拜之用。拜占庭時代,於木板或布帛的上面,將塗料混和蛋黃等讓色彩呈暗晦的特殊畫法,俄羅斯帝國時期,基輔和莫斯科為中心一躍轉為注目的專業作品。

 

  另外,同此聖像畫一併流行的”Oklad(覆蓋)又名”Riza”此樣飾物,則保留了原聖像畫基本部分,又再採用貴金屬設計製作成突起的罩蓋,並將罩蓋刺穿或鏤空來呈現底下的繪畫,更加精緻的,會在銀覆蓋或金覆蓋的蓋子上頭再鑲嵌人造寶石、半寶石、貴重寶石或者珍珠,襯托聖像露出的純樸臉孔和手及腳,好來表達神靈、聖者或神跡。

 
  基督教三大系統之一的東正教台灣較少接觸之故,特此介紹,讓大家了解珍珠於宗教上的另外一些用途。



(圖片摘自網路)





台長: 蔡蟳
人氣(1,636)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珠寶 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世界珍珠之父之爭
此分類上一篇:珍珠成語知多少---合浦珠還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