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2-17 16:44:04|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我去台灣,我們談些什麼?

當兩岸青年相聚在一起,我們該談些什麼才能更有效地進行交流與理解呢?我們雖然說著共同的語言,但由於環境的差異,會有所隔閡,當然這也不是重大的問題,因為這完全是可以消解的。而消解的語言則值得我們去思考與探索。



我覺得生活,藝術與社會是三個最親近與最有趣的話題。當然不是說兩岸青年溝通只能從這些方面來談,只是我覺得這三個話題也是任何青年人喜歡與朋友間所探討的,也是最容易讓我們理解彼此的話題。

年輕人能很快聊開

首先是關於生活,即使兩岸的我們很多生活細節有所差異,但是終究是同源相似的,也正是這些差異讓我們更緊密深刻地認識彼此,因此不必為此擔心。通過聊美食,學習經歷,旅行,明星(像田馥甄,蘇打綠,張懸等在大陸的流行也無疑促進了兩岸青年的交流),容易使年輕人很快聊開與融洽在一起。

另外,我們這一代大陸90後的年輕人對於台灣電視劇是有親切感的,從小時候迷戀的瓊瑤劇到後來的如惡作劇之吻之類的偶像劇,都是我們成長的記憶,想必台灣的同齡朋友也是有著同樣的經歷。而近幾年的台灣電視劇雖然不像曾經那麼火熱,但並不阻礙我們對於台灣電視劇的喜愛,例如《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大熱。記得去年跟一個台灣女生聊電視劇《一把青》,她很驚訝我居然看過,還比較擔心我對這部劇的看法,但其實很多大陸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並不會刻板印象般理解了,而是更公允與包容的。

藝術消解隔閡,使人和解。藝術背後的哲學,價值觀可能有所差異,但是意識形態從來都是人為構建的,唯有人性是本真與相似的。一直很偏愛台灣電影,一方面它在華語電影乃至世界電影中地位的十分重要,今年BBC的21世紀100世界電影排名中,台灣電影如《一一》,《刺客聶隱娘》名列前茅。當然還有如李安,蔡明亮,侯孝賢,楊德昌等的作品,都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另一方面,總覺得台灣電影頗具溫情,讓人對生活產生美好希望。

更加在意人情根本

我認為通過觀賞與賞析台灣電影,是理解台灣文化與社會的好途徑,比如《賽德克巴萊》對台灣歷史的一種梳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對時代的反映,《悲情城市》中關於歷史的折射……通過這些優秀電影,我們會更在意人情根本的價值,淡化政治隔閡,更藝術性更深刻地理解台灣。

除卻電影,文學也是兩岸溝通的重要橋梁,看過很多台灣作家作家的書,我發現如今在台灣知名的作家大都與大陸有深刻的聯繫,比如我最愛的三毛與白先勇。所以在品讀台灣文學時,其中的情懷也在無形之中讓兩岸的人加深交流與理解。當然不止現當代文學,古典文學更是兩岸青年共同擁有的文化之源。另外,我覺得賴聲川的話劇也是促進兩岸交流的橋梁。

作為社會學的學生,我對台灣社會的現狀十分感興趣,許多去過台灣學習或者旅遊的朋友都告訴我,台灣社會相較於大陸社會,會更和諧與溫情。我希望能夠帶著社會學獨特而包容的眼光在寶島探索。「莫談國事」的時代早已過去,我們也應該懷著更多元開放的心態探討政治經濟社會,比如兩岸不同的社會關係,民眾對同性婚姻的態度,就業問題等等。通博客來過對比與借鑒,相信兩岸的社會能更趨於和諧安樂。

莫談國事已成過去

無論如何,我們欣賞不同,追求多元,對於台灣的一切我們應該是懷著溫情的態度去理解的,政治經濟體制等的不一樣不代表人情與人性不同,對於世俗生活中的我們而言,我們的情感都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因為無知而不探索,也不應該過於擔心敏感而不敢詢問,隔閡往往是來自封閉與自我想像,而只有交流與包容才是和解與擁抱的不二法門。

(旺報)博客來書店


9703325437149E1C

台長: cai22cw04e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