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9 18:14:49| 人氣16,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集結風暴》The Gathering Storm與【威瑪文化】Weim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集結風暴》The Gathering Storm與【威瑪文化】Weimar Culture

去年,英國老牌演員亞柏芬尼追隨了他的兩位前輩:李察波頓與勞勃哈迪(演過《達洛威夫人》Mrs. Dalloway的心理醫生,以及《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中把小木屋租給女主角一家人的長舌表親),在《集結風暴》The Gathering Storm中,成為了二次大戰前夕一位不得志鷹派老議員的化身,這個老頭曾經是保守黨政府裡的一號人物,還當過財政及海軍大臣,如今他風光已盡,大部份的時間都窩居在郊區的大宅子裡畫畫、寫作、砌磚,他的財產因為華爾街的崩盤,而縮水到塞不下他的享樂主義,他那過時的老帝國論調,更使他成為同僚們口中訕笑的對象。因此,當他在三○年代一片姑息聲浪中,獨排眾議地猛敲納粹窮兵黷武的警鐘時,卻只被當做是無聊老人的無理取鬧而已,直到幾年後,納粹勢力早已無可扼抑時,大家才知道這糟老頭的牢騷其實是受世俗蒙塵的深謀遠慮。這個老議員就是溫斯頓邱吉爾,以決心與毅力帶領著英國走過二次世界大戰的偉大政治家。

邱吉爾在戰前的這段暗淡人生其實並不是十分為世人所熟悉的,雖然這些故事已經不只一次地被搬上螢幕,而且還是由巨星李察波頓和被視為邱吉爾最佳代言人的勞勃哈迪演出(他還曾在《不愛江山愛美人:溫莎公爵情史》The Woman you Loved中演出邱吉爾,而在李察波頓版的《集結風暴》中演的卻是邱吉爾的死對頭:納粹德國外交部長馮李賓特洛甫)。在理察隆克蘭為HBO拍攝的版本中,我們看到了對於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英國領袖,最親密貼身的細膩觀察。亞柏芬尼無懈可擊的完美演出,讓邱吉爾螁去歷史人物的生硬外殼,變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滄桑老人,任性、暴躁、神經質,卻也沉穩、智慧、溫柔。編導刻意運用他周遭的人物,既做為多面的觀察角度,也帶來衝突與對比,更強化中心角色的立體性。在政治事務上,李努羅區所飾演的外交部官員,以他的茫然與絕望襯托出邱吉爾的睿智與堅強;而在私人生活上,凡妮莎蕾格烈芙所飾演的邱吉爾夫人,卻以優雅、容忍與理性,對應邱吉爾的瘋狂、自私與感性。特別是後者,編導用心的著墨,佐以亞柏芬尼與凡妮莎蕾格烈芙兩位傳奇演員的璀璨演技,讓幾段老夫老妻間生活化的對手戲光芒萬丈,完全吸住了影片的焦點,相較於對於國際政治史帶著後見之明的觀點,這充滿人性的部份,讓這部背景設於風起雲湧、風暴就將匯集前夕的電視電影,絲毫不僵硬死板,反而漲滿著柔軟動人的情緒。

或許是《集結風暴》把故事重心擺在邱吉爾擔任首相前的私人生活上,讓我反而對那因為篇幅而不得不輕描淡寫帶過的國際局勢感到好奇。近期出版的【威瑪文化】中譯本,適時地滿足了一點我的興趣。

彼得蓋伊教授在1968年所著的【威瑪文化】是一本極精采好讀的歷史書,我簡直像是狼吞虎嚥般地用了兩個下午的時間就快速地讀完,還感到意猶未盡。對佛洛依德心理學十分有研究(前陣子才發行中譯版的三大冊【佛洛依德傳】和即將印行中譯版的【史尼茨勒的時代】)的耶魯大學教授蓋伊很大膽地運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為「威瑪共和」這個時代知識份子與文化界的思想型態建構完整的來龍去脈,使這本兼容文化評論與史學的作品,充滿了故事張力與層次感,教人讀來欲罷不能。

首先,在這部作品中,蓋伊提出了兩個重要的概念。第一,威瑪文化並不是在威瑪共和時期才誕生的,事實是,早在帝國時期,這批崇尚表現主義的知識份子在「局外」就已經極為活躍,他們的信念與創作風瀰了當時的文化圈,而且逐漸步入成熟階段,只是當時並不受到政府的認可。一直到威瑪共和成立時,左派團體主導政局,這群原本的「局外人」才終於能夠大鳴大放,而有趣的是,就在這樣的文化風潮達到了巔峰後,也迅速地步入變型的狀態。第二,過去所謂「黃金的二○年代」指的或許是思想文化上的風雲際會,但就「威瑪共和」從1918年十一月革命到1933年希特勒受任為總理這段短命的政權來說,可是充滿多災多難、瘋狂痛苦的動盪不安,兩次幾乎致命的通貨膨脹、更替如家常便飯的內閣、內在叛亂與外來壓迫的交相摧折、人心的惶恐與憤怒...這傳奇的文化高潮其實是構築在殘敗荒蕪如廢墟般的政治社會苦難之上的。

蓋伊在威瑪共和當時知識份子、中產階級的整體心理狀態著力很深,對於當時的政治社會狀態也有條理十分清晰的解說。他認為,當時的政權之所以如此混亂與破碎,一個重要的外在因素是凡爾賽條約的屈辱,無論是在經濟上或心理上,成為當時德國人極沉重的枷鎖,而內在因素則又可分為共和內與共和外的挫折。共和外的困境來自於右派民族主義份子的干擾(包括一連串血腥暗殺與叛亂),還有初期左派內社會主義者與斯巴達卡斯黨(共產主義者)的決裂;共和內的困境,則來自內閣的不穩定(包括理性共和黨人的疏離冷漠)、暗助叛亂與暗殺行動的軍隊、縱容民族主義滋事份子的法庭(仍由老右派份子掌握)、還有政府內龐大難以運轉的舊官僚體系。

而蓋伊的這部【威瑪文化】,雖然講的是威瑪共和時期的社會與藝術文化各領域的狀況,書中卻處處預示著納粹興起的陰影,以及促其壯大的心理因素。在書中的第二章節和第三、四章節中,我們看到了兩種清楚對比的族群,這兩個族群都是當時社會的菁英份子,然而他們選擇的,卻都是對政治冷漠。其一是所謂「理性共和黨人」,這票人原本就來自舊帝國的上層社會,或是心儀於舊體制的知識份子,他們的腦袋非常清楚,知道共和是必然而且需要的,他們願意和共和維持一種距離感的妥協,卻無法產生熱情去擁抱它,這群人以威瑪的最後支柱史特雷斯曼、湯瑪斯曼和渥爾堡為代表。而另一群則是熱情十足卻不帶理性、屬於「詩」的秘密德國,崇尚英雄主義與菁英文化,對於死亡帶有難以言喻的迷戀。在他們心目中,詩縹緲的精神遠遠凌駕於思想和世俗的政治之上,因此他們聚成了一個個狂熱的小圈圈,沉迷在非理性的世界裡,這其中的核心人物代表有史達芬喬治和里爾克。而這樣的非理性主義,其實也導源於當時政局的混亂與破碎,一群無所適從的青年漂鳥們對於恢復完整性的心理渴求,而這樣的渴求,其實也是來自於一股對現代化的恐懼。這樣一派崇尚非理性的風潮,有些人可能抒發在高層次的藝術和詩的創作上,而有些人,卻是將莽動的心投宿於神秘主義與野蠻主義之中。崇尚理性的人保持距離,而膜拜熱情的人則不是飄飄欲仙,就是步入歧途,這樣的政局當然看不見未來,而失序脫軌的鼓聲也就越來越近了。

在【威瑪文化】的後兩章中,蓋伊才把重心移到了藝術創作者的理念與作品上,而且把這批文化工作者心態上由強悍的反叛與主觀潮流(表現主義),到客觀性思潮的反撲,伴著政治社會情勢的轉變,大膽地以「兒子的反叛」與「父親的復仇」兩個充滿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式的標題,刻意彰顯出這種心理上、潛意識上的矛盾與衝突。然而,蓋伊在此,除了湯瑪斯曼的經典【魔山】之外,對於創作者的作品與風格多半只是浮光掠影地帶過,並不像薩伊德在【文化與帝國主義】中的雄辯滔滔、引據舉證,似乎純脆只是想點出一種精神與一種時代的氣味。所以,如果把這本書當成個人的閱讀計劃指南,恐怕會有些失望。

不過,正如同威瑪文化早在威瑪共和前就已經誕生而且走向成熟,而威瑪文化真正被發揚光大卻是在威瑪共和宣告壽終正寢、納粹黨的迫害逼得菁英份子大批出走之後,與其說【威瑪文化】這本書是在展現這批文化創作者的理念與成就,不如說它是在透視整個文化從誕生、成熟到蛻變過程中,整個外在環境搭配著心靈層面的更迭。也因此,對於一個並不熟悉那個時代與那種文化的讀者來說,這其實也是親近那段歷史與那些璀璨文化成就的極佳入門。

在閱讀這本作品前,建議對於威瑪共和歷史並不熟悉的讀者,可以先讀讀最後面附錄的政治簡史,對於閱讀內容有很大的助益。

台長: 牛頭犬
人氣(16,2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大英國協布克獎「決選名單」公布
此分類上一篇:【獨角獸】與【寵兒】及其他(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