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8-19 00:49:03| 人氣5,5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雙面瑪琳達》Melinda and Melind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或許《雙面瑪琳達》對於多數伍迪艾倫迷來說,最特殊的意義在於,近年來因為婚姻生活幸福,而導致作品像是過熟柿子般又甜又軟的伍迪,又開始拍「嚴肅的」戲劇電影了。

其實也只有半部。伍迪藉由一場劇場作家們的聚會暢談做為發端,將一個傳聞故事的諸多小事件,串連為兩段風格情調截然不同的短片,一部是傳統典型的伍迪艾倫式曼哈頓愛情喜劇,一部則是緊繃又陰沉的嚴肅悲劇,而兩者共同的中心人物,則都是「瑪琳達」。

在這部劇情雙線並行的作品中,伍迪艾倫展現了一流編劇的巧思,展現精采的創意,將許許多多零碎的片段元件,穿針引線地編成幾乎天差地別的兩樣故事。而同樣地,伍迪艾倫老練純熟的導演技巧,也在不動聲色間,把輕挑的喜感與抑鬱的悲哀,清楚地區隔出來。

雖然伍迪艾倫拍嚴肅的戲劇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雙面瑪琳達》中「嚴肅」的那個部分,卻著實讓身為伍迪艾倫迷的我,感到有趣。伍迪在他八○年代中期創作的最高峰後(接連著《開羅紫玫瑰》《漢娜姐妹》及《那個時代》的大成功),曾經有過一次創作路線的大轉彎,以《情懷九月天》及《另一個女人》,再度試圖踏進嚴肅戲劇(悲劇)的領域。

然而那一次轉性的作品(也包括了七○年代《安妮霍爾》大成功後拍的《我心深處》),對我而言,其實並不像是伍迪想要向世人證明「他不只是會搞笑而已」的示威,而更像是一個熱情影迷,所企圖寫給偶像(英瑪柏格曼)的感性情書。

所以,如果當伍迪艾倫拍起嚴肅陰沉的戲劇,並不是為了向他心目中最偉大的導演柏格曼致敬的話,就格外地耐人尋味了。

你可以發現,《雙面瑪琳達》中的「嚴肅/悲劇」的部分,幾乎已經看不到伍迪處心積慮模仿柏格曼的意圖,整段中昏黃的暖系色調,簡單直接的人物描寫,大段大段鋪陳角色心理的對白,加上古典音樂的陪襯,我們看到的,其實是由相當程度的伍迪艾倫式風格,加上了某些劇場的元素,所架構出的新面貌。究竟為了什麼,都已經即將邁入不踰矩年歲的他,會突然又想轉性呢?

直到影片最後,回到了聚會,兩個劇場作家的爭辯,突然被一個臨時插入的話題:「某位老友的喪禮」給打斷,歸結到一個靈光乍現般的收場,我才發現伍迪的企圖。

我幾乎忘了,伍迪還有一部十分類似《雙面瑪琳達》的作品,同樣雙線交錯進行喜劇/嚴肅戲劇作品《愛與罪》(延續著《情懷九月天》及《另一個女人》的八○年代後期作品)。在這部片中,以馬丁藍道為主角的「嚴肅戲劇段落」,還是沾染著著相當濃度的柏格曼味,而這個段落,其實更像是輔助對應了伍迪自己所演出的「喜劇部分」,加深了一股對愛情、婚姻、生命無法理解的龐大惶惑,讓觀眾看到,沒有理所當然的純粹喜劇或是純粹悲劇,而那令人難以想像的收尾,更殘酷地刺傷了觀眾。

拉回到《雙面瑪琳達》,伍迪顯然並非想要挑戰自己創作路線,相反地,對我來說,《雙面瑪琳達》悲哀憂鬱的那一面,更像是用來襯托喜趣滑稽、天真樂觀的另一面。

我們可以看到,相似的開場,相似的各樣元素,相近的情節鋪陳,竟然可以變出兩種情緒大不相同故事類型,而當我們仔細去推敲那所有的「相似」時,卻又發現,悲傷的、無奈的、挫敗的愛情與生活困境,佔去了大半。

悲劇的源頭,來自於生命的荒誕可笑;喜劇的誕生,導因於生活的恐懼悲哀。伍迪在《愛與罪》中也曾透過亞倫艾達的嘴說:喜劇,是悲劇加上時間(也就是透過一定的距離來看悲劇)。

總而言之,人生即苦,風雲難測。那麼,何不撐起笑臉來迎向它呢?

我們或許還可以再把伍迪的上一部作品《說愛情太甜蜜》Anything Else拉過來看(煩請參閱2004-01-02的文章《生命無他》),或許,《雙面瑪琳達》也同樣可以說是伍迪艾倫對於這幾年來,他的作品被評論為甜俗乏力、黔驢技窮,所提出的一份另類辯白吧!

台長: 牛頭犬
人氣(5,5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我的偶像 |
此分類下一篇:魔法褓母,生日快樂!
此分類上一篇:噓聲的背後:阿根廷、兔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