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17 10:40:51| 人氣2,9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愛是您、我,且不用翻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這是我最近花了不少錢和功夫買到的東西,美麗無比的柏格曼心理劇系列DVD,誘人高貴的澄黃金色,教人愛不釋手。左邊是遠超出我預算兩倍多的prada新眼鏡,純脆是因為發了瘋的騷包。右邊是Joni Mitchell的Both Sides Now專輯,並沒有特別貴,只是很難找,我找了十幾家唱片行才找到,這片CD就是《愛是您愛是我》中艾瑪收到然後哭到不行的耶誕禮物,非常棒的一張專輯,從第一首到第十二首,講的是現代男女情愛從開始到落幕的歷程,電影中放出的「Both Sides Now」是最後一首。後面是我貼了十年的《曼哈頓》海報,居然沒爛掉,真是奇蹟。


《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
去年底在金馬影展看過了導演詹姆斯艾佛利在敘事上幾近於手忙腳亂的《愛情合作社》Le Divorce(影展片名為《幸服合作社》)後,曾十分懷疑對於改編文學作品早已是手到擒來的艾佛利與他的編劇老搭擋賈華拉女士,怎麼會讓自己陷入這種處境?看了《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這部由英國浪漫小品天王理察寇蒂斯編導的作品後,更驚訝於這個擅於在輕薄短小的愛情故事裡做文章的能手,怎麼會像烤感恩節火雞一樣,把成堆的料給全緊緊地塞了進去呢?

然而這兩部作品對我而言,卻仍算得上是佳作,而且是由衷喜歡的作品。

《愛是您,愛是我》以首尾呼應的機場場景,企圖指出愛的無所不在。有趣的是,為什麼是機場?似乎機場所代表的遠行、危險(對大多數人來說搭飛機仍然是具有比一般交通工具更大的冒險性)、闊別、阻隔,似乎更能逼現出愛的真諦。於是我們發現了,理察寇蒂斯的這部首部執導電影,還是拉回了過去他作品的某些特質,也就是甜蜜與愛意,是需要跨越某些障礙與距離才能觸及的。

所以這部看似甜得不得了、努力在為每個小橋段找尋美好解答的電影,其實是關於一群人,辛苦地攀越藩籬,找尋愛的定義的過程。雖然這些甜中帶著酸楚歷程,被寇蒂斯不斷拋出的笑料給模糊與軟化了。

在《愛是您,愛是我》中,充滿了一群表面彆扭世故,卻其實內心為愛瘋狂的男女,他們似乎永遠都是在一時衝動之下,或者是幻象破滅了之後,才發現自己正面對著真正在乎、真正選擇的愛。理察寇蒂斯鏡頭中看似輕鬆愉快、無所不在的愛,其實卻包裹著某種英國式帶著辛酸、妥協與不容易的感觸。而寇蒂斯也深諳愛情通俗劇裡俗與不俗間曖昧灰色的交界區,有時他肆無忌憚地賣弄感傷與溫情,卻靈巧地以輕盈的笑料,做為抑制濫情的點綴;有時他狂催猛送浪漫甜蜜的氣氛,卻也和諧地加入淡淡的酸澀苦楚,像是要提醒觀眾,他並沒那麼不食人間煙火。而他偷偷暗藏在劇情之下的「美國情結」(幾乎可見於他所有編劇的作品),更是熟悉他個人風格的影迷,可以好好探究的。

然而,它仍是一部充滿歡笑與快樂的電影,特別是那麼那麼多的英國優秀演員,讓每一個小小橋段在沒太多蘊釀的時間壓縮下,都能有觸動人心的那一剎那,而且就我所知,每個人最有感覺的段落似乎都不太一樣。艾瑪湯普遜在片中聽著「我不懂愛情」(Joni Mitchell歌曲Both Sides Now)而垂淚的片段,幾可做為影片的註腳,而最讓我激動的,卻是安德魯林肯與琪拉奈特莉耶誕夜的段落。


《愛情不用翻譯》Lost in Translation
在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中,那對因善體人意而幾乎要「無家可歸」的老夫婦,在草地上坐了一下午後,準備各自前往可容棲身之所,分手前兩人望著這個陌生又龐大的城市,老太太忍不住說了:東京真的好大喔,如果在這裡失散的話,恐怕一輩子再也見不到面吧!

老太太看似單純土氣的話,其實充滿了一種世間蒼茫的慨嘆。

巨大如史前恐龍的東京,可是會一口吞噬掉異鄉人的唷。

對我來說,《愛情不用翻譯》講的並不是愛情,講的是寂寞。不僅僅是像《緣來就是妳》Next Stop Wonderland般,在疏離疑惑的城市裡,一張張冰冷臉孔間,找尋自己可能錯身而過的真愛,反而更像是《侏儸紀公園》,在寂寞這頭駭人的大恐龍奪命追逐時,找到一個可以窩身取暖的小洞穴。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張愛玲那個關於她記憶中的旋律,與恐怖的疑惑,因為窗外某個陌生人的口哨聲,而獲得慰藉與紓解的故事。知道世界上真的有另外那麼一個人,可以分擔自己最內在的秘密與恐懼,確實,是一種救贖。

於是,在編導蘇菲亞柯波拉所建構的這個異世界裡,我們看到了這對男女,總是隔著窗玻璃看出去的視野,與總是在黑暗包圍的夜間相會。他們靠著電話、傳真、快遞郵件,與陌生的愛人溝通著沒有交會的想法,周遭的喧囂、電視箱裡跳動的影像、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全噴湧著不帶任何意義的語言,偽裝的微笑、失溫的擁抱、粉紅色的假髮、反穿的花T恤,他們死命地逃避,想躲過不眠夜裡寂寞巨獸的魔爪,而在眼花撩亂的叢林裡,意外地撞見彼此,並在那個不為人知的洞穴裡,分享著剩餘的體溫。那是愛嗎?

我會說,是因為寂寞的緣故。

蘇菲亞柯波拉鏡頭中的寂寞,像是一種傳染病,即使是妝點了些文化隔閡的笑點,即使是不甚留情地剝削了日本的流行文化,甚至將東京拍得光怪陸離、睡眼朦朧,卻反而加重了它陰沉的感染力,它讓你知道、讓你害怕,在這不可思議的迷亂世界裡,一旦失散,恐怕就將永遠失去彼此,但反過來說,在這茫茫人海中,能遇見一個同病相憐、能撫慰彼此的人,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蘇菲亞將這兒所謂的「愛情」拍得縹緲空幻,但卻又因為那股寂寞的真實殺傷力而顯得可信。這種奇妙的虛實感覺在影片收場前漸漸拉高,一場宛如情人吃醋般的午餐,而後一場意外再次相會的諒解,讓原本如幽靜長河般緩緩流動的劇情突然洶湧起來,衝向那強做鎮定卻暗潮洶湧的結尾。

彷彿《第凡內早餐》裡奧黛莉赫本在滂沱大雨中堅持下車找回她的貓,在蘇菲亞感情豐沛、宛如垂淚的美麗凝視鏡頭中,我們知道,《愛情不用翻譯》中相擁的男女,也找到了他們在這繁華城市裡曾經存在的意義、曾經找到的溫柔,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寂寞,有另一個人也曾親身嘗過,就如同張愛玲腦海裡藏著、門外路人口哨吹著的那段旋律,那麼,即使是失散了、永不再見面,也沒有遺憾...

蘇菲亞柯波拉過度的感性與真情流露,讓這部影片的內容,變成了不只是一個供人欣賞的小故事而已,更變成了向觀眾心底最空最暗那個角落裡丟出的一個聲音,如果沒有那個角落,就只有鈍鈍的咚一聲,如果那個角落又大又深,那麼必然有猛烈的迴響。《愛情不用翻譯》或許是近年來,描述寂寞,力道最重的一部電影。

PS.我沒真的讀過張愛玲的那個故事,如果有寫錯請包涵。

台長: 牛頭犬
人氣(2,9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我的偶像 |
此分類下一篇:噓聲的背後:阿根廷、兔兔
此分類上一篇:艾瑪重返戰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