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2-12 12:08:33| 人氣3,80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葛拉祖諾夫: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葛拉祖諾夫(Alexander Konstantinovich Glazunov,1865-1936) 誕生於富裕家庭,其雙親很喜愛音樂,他也很早就在樂壇上得到認知與庇護。葛拉祖諾夫的學習音樂時期,比其他任何一個俄國前輩都幸運。(關於葛拉祖諾夫生平,請查閱維基百科「格拉祖諾夫」條,並參閱本台「葛拉祖諾夫:間奏曲─自舞劇「雷蒙特」」一文)。到1890年代,他以作曲家、指揮家聞名於俄國内外,也活躍於教育界,到20世紀初,30多歲就成為俄國音樂界有力人士。在他創作力最高點所寫的代表作,就是「第7號交響曲」(1902年)、「第8號交響曲」(1905〜1906年)以及這次要談的「小提琴協奏曲a小調」,作品82。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是葛拉祖諾夫所寫的第1首協奏曲,寫於1904年,39歲時。與13年前所寫為小提琴與管弦樂的小曲「瞑想」作品32(1891年)比較,為兩種音樂媒體展現的精緻的寫法,以及從這種寫法所釀成的豐富的表現力,在在都可以看出譜作此曲時,他的譜曲技法達已到圓熟的境地。

做為協奏曲,此曲顯得有點短小,而且全曲連續演奏,中間沒有休息。雖然樂譜上面並列著中板、持續的行板、快板等傳統的3個樂章,但是把中板樂章與中間樂章重疊連接,因而這首作品可以解釋為單一樂章、或是兩樂章架構、或是3樂章架構的協奏曲。

葛拉祖諾夫把音樂理論學得很完整,進而嘗試多種完成度很高的曲式。他以極傑出的曲式感聞名,像此曲無法確定的形式,或許可視為他故意玩弄的幽默性架構。在這首作品中,有重厚而壯麗的管弦樂聲響,充滿高超演奏技術魅力的獨奏小提琴在躍動。還多用令人想到拉赫瑪尼諾夫「第2號鋼琴協奏曲」豐富色彩感的半音階風格進行,以及連接著紡織出來的帶有傷感與溫柔、緊張感與安慰的美麗旋律。海非茲和其他許多名演奏家很早就喜歡演奏此曲,之後在演奏家與愛樂者之間獲得絕大的好評,成為世界樂壇上經常上演的少數葛拉祖諾夫作品之一。現在此曲已與柴可夫斯基、浦羅柯菲夫、蕭斯塔可維奇等人的小提琴協奏曲並稱俄國小提琴音樂的名曲。

葛拉祖諾夫緊守「俄羅斯五人幫」、柴可夫斯基等恩師以及前輩們的良好傳統,致力於其發展。16歲時就創作其問世作品「交響曲第1號」,他的這種創作力,到20世紀初,他40歲前後就迎接終焉,或至少是開始走下坡。需要花費他許多時間與精力的音樂學院的工作,健康狀況的惡化,俄國革命等社會動蕩,再加愈來愈強的音樂新潮流影響他的創作力。

他被認為是折衷主義者,在音樂史的轉換期中,激烈反對尋求新的可能性的大膽實驗。他甚至厭惡理查•史特勞斯的音樂,更何況是後輩的浦羅柯菲夫、斯特拉溫斯基等人的音樂。不過,他看出年輕的蕭斯塔可維奇有輝煌的未來。總之,他的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是宣告他創作力最高期之結束──至少是開始結束的作品。同時也是給逐漸式微的後期浪漫主義最後一首閃爍的小提琴協奏曲。

雖然葛拉祖諾夫學習過多種樂器,但譜寫此曲獨奏小提琴部分時,還請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同事萊奧波德·奧爾(Leopold Auer,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樂教師。1845-1930)幫忙。作品完成後,葛拉祖諾夫請奧爾首演,並把此曲獻給他。首演是西曆1905年3月4日(俄羅斯曆是1905年2月19日),由作曲者自己指揮,地點是第1次俄國革命後的聖彼得堡。不少音樂學院的學生參加革命運動,教師當中也頗有支持革命者。雖然街上漂浮著不穩的空氣,但填滿演奏會場的聽眾,陶然欣賞這首「小提琴協奏曲」,樂評家阿薩菲耶夫(Boris Vladimirovich Asafyev)等人也給這首新曲很高的評價。

給這首作品很大影響的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也呈獻給奧爾,但奧爾拒絕首演與受贈。後來經過一段迂迴曲折,才由俄羅斯小提琴家阿道夫‧布羅茲基(Adolph Brodsky)獨奏,韓斯‧李希特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在維也納首演。不過這次首演完全失敗,聽眾與樂評家都給此曲很慘的批評。想到前輩的名曲受到這種待遇,葛拉祖諾夫的這首新曲,運氣很不錯。

此曲由3個樂章構成,但整個作品一直連結而不間斷,因此混而成為像是包括多樂章的單一樂章作品。中間樂章實質上是裝飾奏,因而也有認為第2樂章是第1樂章的延續,不算為獨立樂章,所以全曲只有兩個樂章。裝飾奏由葛拉祖諾夫本人譜作,其中驅使重音奏法,成為作品中最大的難處。就葛拉祖諾夫的

作品來說,其獨奏聲部窮追演奏技巧,而管弦樂部分則充實音色表現,整體來說,顯示華麗的表現技巧。

第1樂章:中板(Moderato)a小調,4/4拍子。自由的奏鳴曲式。
a小調的第1主題隱藏著憂鬱的情緒,F大調的第2主題則為敘情而美麗的旋律,都由獨奏小提琴提出。以第2主題為中心的發展部相當平穩,但這種平穩逐漸消失,發展部沒有終結就直接進入行板的裝飾奏。

第2樂章:裝飾奏,持續的行板(Cadenza,Andante sostenuto)降D大調,3/4拍子。
唱出降D大調有點哀傷的主題,並經獨奏小提琴撥奏之後,開始上樂章的發展部與再現部。發展部的前半部以第1樂章第2主題為素材,後半部則以第1主題為素材。a小調的第1主題以升c小調發展,由於頻頻轉調,因此調性浮動不定。上樂章的兩個主題互相反復應答。接下來是作曲者自己寫的技巧性的裝飾奏。這是徐緩樂章與裝飾奏的融合。這樂章沒有完全終結就進入第3樂章。

第3樂章:快板(Allegro)A大調,6/8拍子。自由的輪旋曲式。
兩個主題都運用狩獵音樂的動機,模仿巴拉萊卡琴(balalaika)與風笛(bag-pipe)的聲音,傳出俄羅斯南部明朗而快活的節日慶典的氣氛。小號提出號曲似的第1主題,獨奏小提琴仿效這旋律。這旋律聽來非常快活,一直被壓抑的感情,聽到這號曲後,像得到開跑的信號傾巢而出,管弦樂也增加其厚度。管弦樂與獨奏小提琴密切對應,向尾聲部衝過去。音樂進入更生氣蓬勃的(piu animato)部分時,獨奏小提琴的撥奏摸仿巴拉萊卡琴,以加強俄國的民族色彩。

 

(Hilary Hahn小提琴, Semyon Bychkov指揮科隆廣播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igqj4lAV6UY

 


 

台長: 雲翁
人氣(3,809)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協奏曲 |
此分類下一篇:蕭頌:鋼琴、小提琴與弦樂四重奏的協奏曲
此分類上一篇:聖桑:小提琴協奏曲第3號b小調

Scott Lin
我從半年前開始聽這首
到現在仍然聽不出什麽心得
算是較難懂
2020-01-19 12:49: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