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8-05 17:44:41| 人氣3,8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福‧佩爾特的音樂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阿福·佩爾特(Arvo Pärt,1935-)是誕生在愛沙尼亞派德的20世紀愛沙尼亞作曲家,常被視為極簡主義(Minimalism)樂派的一員,有時也會歸類在神聖簡約主義的音樂家。

「極簡主義又稱微模主義,並不是現代所稱的簡約主義,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60年代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派系,又可稱為Minimal Art,作為對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而走向極至,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於觀者面前為表現方式,意圖消彌作者藉著作品對觀者意識的壓迫性,極少化作品作為文本或符號形式出現時的暴力感,開放作品自身在藝術概念上的意像空間,讓觀者自主參與對作品的建構,最終成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維基百科「極簡主義」條。

到目前為止,佩爾特的音樂可分為前後兩期。屬於前期的作品使用嚴格的新古典主義樣式,還擴及十二音技法、序列音樂(musique sérielle)。但他發現要發展獨創性,這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還會引來當時蘇聯政府的憤怒。「他覺得要傳達意思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沒用的是作曲。他達到這終極的絕望,似乎完全喪失對音樂的信心,以致連一個音符都寫不出來。」──保羅·希利爾(Paul Hillier)。這段記述有點誇張,因為他在這段時期,還寫過渡性作品交響曲第3號(1971年)。不過,他的確面臨一個深刻的難局。為了打開這難局,他回歸西洋音樂的根源,研究古樂與聖歌,甚至加入東方正教。或許佩爾特認為這難局不只是音樂上的問題,而關係到對大自然的某種靈性。

屬於後期的作品,其樣貌與以前的音樂在根本上就不同。他創造一種音樂樣式稱為「鐘鳴(Tintinnabuli)樣式」。他在這時期的作品中常使用宗教性詩詞,但使用的語言不是他的母語愛沙尼亞語,而是拉丁語或是教會斯拉夫語。這也是這時期作品的特徵。關於阿福‧佩爾特請參閱維基百科「阿福‧佩爾特」條。

1954年,入學首都塔林的音樂學校,57年晉入音樂學院。這時他還擔任愛沙尼亞廣播電台的錄音監督,並在職將近十年。就學音樂學院時期,他發表在愛沙尼亞首次試用音列技巧的作品。在蘇聯時期,音列作品是「最西方的形式主義」,佩爾特當然就成為當局批判的對象。但他不妥協,不止運用音列技巧,還嘗試西方各種作曲技法。1968年,他躲過當局的檢查上演宗教音樂「信經」成為眾人話題,卻引來當局的注目,這首作品遭到今後十年以上不得上演的命運,他自己也成為被當局盯梢的人物。

此後,佩爾特成為自由而無固定職業的作曲家,與許尼特克(AlfredSchnittke, 1934-1998)等人一樣,寫電影音樂等實用音樂過活。但藝術音樂的創作,則為了要深究藝術性,一直沉默到1976年。其間,他對格雷果聖歌、聖母院樂派、馬肖(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德普雷(Josquin Desprez, 1450/55? - 1521)等人的音樂發生興趣,根據其音樂精神於1971年寫交響曲第3號。此曲是繼第1號的音列技法、第2號的珂拉琪(拼貼Collage)的作品。曲中散置依據5音的調式的3個動機以及相關的素材,還具有後來為佩爾特的音樂添加華彩的2聲對位法的簡潔寫法。

然而這首交響曲第3號只是佩爾特音樂的過渡作品,真正表現出他新方向的是1976年譜作的鋼琴曲「獻給阿麗娜(依據阿麗奴舒卡心靈療癒的變奏曲)」(FurAlina (Variationen zur Gesundung von Arinuschka))。他在此曲中完成後來成為佩爾特代名詞的「鐘鳴樣式」。所謂「鐘鳴」(Tintinnabuli)是敲鐘音與其複雜的嗡嗡餘韻,其中有理想的類似調性的三和音。這種音樂的特徴,是使用簡樸的和聲、非裝飾音符、三和音,這些都是形成西洋音樂基礎的要素。其節奏很單純,並常保持一定速度。這些特徴,顯然受到古樂的影響。

1987年6月,蘇聯開始推行經濟改革(Perestroika)(參閲維基百科「經濟改革」條)。於是許尼特克、古拜杜麗娜(SofiaGubaidulina, 1931 - )、佩爾特等人,在樂壇興起一股新風。許尼特克的音樂有歪曲的諷刺,古拜杜麗娜的音樂以激烈的姿態做哲學的祈禱。佩爾特的音樂跟他們不同,有獨特的時代氣氛。

 

獻給阿麗娜(依據阿麗奴舒卡心靈療癒的變奏曲)
Fur Alina(Variationen zur Gesundung von Arinuschka)
(演奏者不詳) https://youtu.be/8as_BN5h5YQ
1976年譜作,以3和音為基礎的神秘祈禱的鋼琴獨奏曲作品。指示要「穩靜,高揚,要内省的」(Ruhig, erhaben, in sichhineinhorchend),可見這裡的聲響當中,有某種把内面鎖定在聲響中的聲音世界。這是蘇聯時代的作曲家,一面對抗外面的限制,一面保衛內面的自由所具有的特徵。就像許尼特克的「多樣式主義」,把各種前衛技法同化到巴洛克樣式中,讓聲音的世界開向過去而不是開向未來。但是,就由於這樣,才被認為是「新音樂」而受人歡迎。「獻給阿麗娜」有一股力量,只操作少許聲響,就可以把音樂帶到另一個緯度。這音樂超越時間,以知性考慮周全。那是嚴密如音列(série),依佩爾特的説法,那是從純度很高的三和音「白色光」產生的稜鏡變化。「我的音樂可以比喻為包含所有顏色的白色光。只有稜鏡能夠分光,現出多彩的顏色。在我的音樂中的稜鏡,不外乎是聽者的精神。」他説。

「獻給阿麗娜」於1976年在塔林首演,同時發表他的「鐘鳴樣式」。此曲呈獻給他朋友即將前往倫敦求學的18歲女兒。

這小品的樂譜很簡單。左右雙手的樂譜都寫在高音譜表,只有迴響的低音寫在低音譜表。在Youtube的下列演奏畫面上,可以看到變奏主題的樂譜。
https://youtu.be/qYXkunzWeSM
要演奏此曲看來很簡單,但要顯現此曲的真諦並不容易。演奏者不單要有出色的演奏技巧,還要有靈敏的耳朵以呈現作曲家所要求的均衡和諧的聲音。變奏主題會反復幾次,每次都會有一些變動。此曲的樂譜只有兩頁,b小調,只在旋律開始處有一個弱音記號。有關速度,只有上面所述的一句,其他就沒有什麼速度記號。音樂開始於低8度的B音,這迴響似的低音,一敲響就踏下踏板,直到第11小節才看到放開記號。右手所彈奏的聲音,要比譜上所表示的高8度。由於沒有速度記號,因此速度自由,還會運用彈性速度。兩手同時要按各自的單一音符。

此曲的樂譜只有兩種音符:一種是白色的全音符,另一種是沒有符幹符尾的黑音符。沒有符幹符尾,因此其音値就更為自由。樂譜只有15小節,第1小節只有在低音譜表上的1個和聲音符,還要踏踏板,高音譜表是休止符;第2小節有1個黑音符與1個全音符,共兩個;第3小節有兩個黑音符與1個全音符,共3個;就這樣類推下去,直到第8小節有7個黑音符與1個全音符,共8個音符,然後音符逐小節遞減,到第14小節小節就只剩兩個音符,最後的小節則打破這規則而有兩個黑音符與1個全音符。演奏效果是會發出不協和的嗡嗡回響,釀出超然的氣氛。這是一首沉思而好像要沉入深淵的音樂。

鏡中鏡 (Spiegel im Spiegel)
(Anne Akiko Meyers小提琴,Reiko Uchida鋼琴)
https://youtu.be/z8ZScAdV8qE
(Benjamin Hudson中提琴,Jürgen Kruse 鋼琴)
https://youtu.be/TJ6Mzvh3XCc
(Filipe Melo 大提琴,Ana Cláudia Serrão鋼琴)
https://youtu.be/TA0U22ZMVR0

這是佩爾特在1978年譜寫的小品,這時期正好是他要離開愛沙尼亞之前。此曲也使用鐘鳴樣式作曲,旋律部分在自然音階上流動,鐘鳴部分則使用主三和弦。這兩個部分互相伴奏。這首作品原為獨奏小提琴與鋼琴所寫,後來有中提琴與鋼琴版本,以及大提琴與鋼琴版本。現在還出現以其他樂器替代小提琴的版本。這也是極簡主義音樂的一個例子。

此曲是F大調,6/4拍子。音樂一開始,鋼琴彈出上升的4分音符三和弦,稍後小提琴(或中提琴、大提琴、或其他獨奏樂器)緩慢奏出F大調音階,上升與下降交替,這些音在鏡子裡搖晃,卻都收斂在F大調的中音A音上。鋼琴左手也彈奏音符。

曲題「鏡中鏡」意思是説照在鏡子裡的無窮盡的鏡子影子。主三和弦不知所終的不斷反復,雖然有極小的變形,正表示鏡子裡無窮盡的鏡子的影子。
他的音樂非常特別,就像法國作曲家薩悌一樣獨樹一幟。在簡樸的分解和弦上流動的單純音階風格旋律,完全沒有其他古典音樂具有的戲劇性發展,反復出現的音型,有極簡音樂那種高揚感。「鏡中鏡」會讓聽者漂浮在靜寂感中,音樂釋出的感觸非常廣泛,不悲不樂,不濃不淡,不明不暗。聽者可以在想像中展開很多情景,那可能是在深山中湧出的清水,可能是在公園裡獨坐的老人,可能是秋天透明空氣中現身的遠山,或在寒夜在天上閃爍的星座。這是很靜謐的音樂。

在Youtube網站上以「Spiegel im Spiegel」為關鍵字搜尋,會得到很多此曲的演奏實例,讀者自己去聆賞不同樂器、不同速度、不同畫面的演奏。

 

哀歌(對阿尼舒‧卡普阿與他的雕像「瑪爾敘阿斯」的讚歌)
Lamentate(Homage to Anish Kapoor and his sculpture ‘Marsyas’)
(Alexei Lubimov鋼琴, Andrey Boreyko指揮司徒加特廣播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55FrUBJXLZ4 (選粹)

(Diana Liiv 鋼琴,Jonathan McPhee指揮LexingtonSymphony)
https://youtu.be/KZYlg8YcvZg
在倫敦有家現代美術館叫「泰特現代藝術館」。這英國最大規模美術館的建築物,元為一所發電廠。該館的「渦輪廳」(如圖),
               
是以前安置發電用渦輪的地方。該館毎年利用「渦輪廳」巨大空間,展示當代藝術作品。2002年展示的是印度的現代雕刻家阿尼舒‧卡普阿(AnishKapoor)的作品「瑪爾敘阿斯」(Marsyas)。這個雕像長155公尺,高35公尺,以鋼鐵為骨架,以塑膠布覆蓋,做成長筒,兩端有喇叭狀開口,一個向正面,一個向下面(如圖)。
                

佩爾特看到這作品而受到很大的衝擊。他説:「最初得到的印象,好像是時間扭曲的結果,同時看到未來與現在,死去的自己站在活著的自己的肉體前面一樣。在這一刹那,我發現為死亡沒有做任何準備,自問我在剩下的時間裡,能完成什麼事情。」

佩爾特為頌讚阿尼舒‧卡普阿與其雕像「瑪爾敘阿斯」的「哀歌」,是一首鋼琴協奏曲,全曲分為10個樂段,毎個樂段都有曲名。

1. Minacciando(威脅的)
2. Spietato (冷酷的)
3. Fragile(脆弱的)
4. Pregando (祈禱似的)
5. Solitudine,stato d'animo(孤獨,情緒)
6. Consolante (安慰)
7. Stridendo(戛然) 
8. Lamentabile (悲哀的)
9. Risolutamente (堅決的)
10. Fragile e conciliante(脆弱與懷柔)

樂曲一開始,是「威脅的」樂段。先是一陣大鼓壯大的咆哮,然後繼以銅管樂器的合奏。這段音樂,似乎在描述這座巨大的雕像。這雕像已遠離一般人對雕像的概念,簡直可以説是一件建造物。接下來「冷酷的」樂段,會聽到通常在佩爾特的音樂中,難得聽到的連續的半音階,並展開急迫的場面。然而,之後的「脆弱的」樂段,以弦樂器的泛音、抖音鐵琴等為背景出現的獨奏鋼琴,就回復平時靜謐的佩爾特的音樂,讓聽者安心。前一段與這段的落差很大,這也是此曲的特徴之一。在第8段「悲哀的」中傳出來的弦樂器樂音非常美麗,很能打動聽者之心。此曲中到處可以聽到東方風格的(或是印度風格的)旋律,或許就是佩爾特對印度雕刻家卡普阿的讚詞。

此曲的首演當然在「渦輪廳」舉行,空間藝術的雕刻與時間藝術的音樂密切合作,一定是一場盛會,佩爾特的音樂通過155公尺長的隧道在傳回到在現場的聽眾耳朶裡,與直接聽取的聲音混在一起,不知發生過怎麼樣的效果,實在令人好奇。

 

兄弟(Fratres)
(Endymion弦樂四重奏團) https://youtu.be/eLIvofBwZp8
(Gil Shaham小提琴,Roger Carlsson敲擊樂器,Neeme Järvi指揮哥特堡交響樂團)
https://youtu.be/7vdgZAJVnes
1977年,由愛沙尼亞的霍特斯音樂家(Hortus Musicus) 古樂合奏團委製,依「鐘鳴樣式」譜作的作品。在佩爾特的作品中,屬於演奏次數最高,也很有名的一類。原題「Fratres」是拉丁語,「親屬、兄弟、同志」之意。這首作品原為器樂合奏譜寫,(「弦樂五重奏」「木管五重奏」),後來佩爾特自己改編為幾種不同樂器的版本。這些不同樂器的主要版本有「弦樂四重奏」「弦樂與敲擊樂器」「獨奏小提琴、弦樂與敲擊樂器」「獨奏小提琴與弦樂合奏」「小提琴與鋼琴」「大提琴與鋼琴」「8把大提琴」「管樂八重奏與敲擊樂器」等,其中最常演奏的是「獨奏小提琴與弦樂合奏」「小提琴與鋼琴」版本。

這首靜謐而虔誠的音樂,在持續的低音上,不斷反復變奏聖歌風格的旋律。6小節主題兼具瘋狂的活動與 崇高的寂靜。佩爾特認為「瞬間與永恆在我們内部抗爭」,而這主題正反映他的這種看法。在結構上,此曲由一再出現的敲擊樂器動機,分隔8、9組和弦而成。

台長: 雲翁
人氣(3,840)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室內樂曲 |
此分類下一篇: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5號a小調作品132
此分類上一篇:舒伯特: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a小調「羅莎蒙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