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11-11 00:35:27| 人氣16,56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李斯特:交響詩「前奏曲」

推薦 7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李斯特,1839)

「前奏曲」(LesPréludes)c小調是李斯特在1854年作曲的交響詩。李斯特共寫了13首交響詩,「前奏曲」是其第3首,也是他交響詩的代表作。

「交響詩,也稱音詩,是管弦樂的一種形式,通常為一個樂章,音樂的內涵通常具有敘事性,或者要呈現出故事性。因此交響詩是標題音樂具代表性的一種音樂形式。音樂的標題可以來自於一首詩,一本小說,一幅畫,或者其他方面。所以另一方面,絕對音樂則不具備這樣的特質。」(自維基百科)

交響詩的樂曲形式完全自由,原則上採用單一樂章形式,演奏時中間不會休息,不過也有採用多樂章形式的交響詩。有些具有標題的交響曲,甚至稱為交響詩也沒什麼錯的(如「幻想交響曲」)。這種音樂大多具有文學性的,或是繪畫性的內容,是頗有浪漫主義特徵的管弦樂曲。

在古典主義以前的歌劇或戲劇音樂的序曲,可以說是交響詩的起源。這些序曲,通常都事先透露歌劇全體的大綱或氣氛,因此序曲有故事性而成為一種標題音樂。後來,序曲有時離開歌劇本體,單獨在演奏會上演奏,到19世紀,甚至有作曲家單獨譜作沒有跟歌劇或戲劇有關係的序曲。這一類序曲稱為「演奏會用序曲」。(如柴可夫斯基:序曲「1812年」)。

法朗克在1847年譜有「人,在山上聽到的事」一曲,這可以說是比李斯特先完成的史上最早的交響詩,但一般都以李斯特為交響詩的創始人。19世紀中葉,李斯特把這種趨勢再予推展,把表現詩詞、繪畫等音樂以外內容的管弦樂曲歸為一類,新創名詞稱為「交響詩」(德文為SinfonischeDichtung)。

李斯特的第1首交響詩,是1849年根據雨果的詩集「秋葉」譜寫的「人,在山上聽到的事」(與法朗克的作品同名)。到1882年止,他共譜寫13首交響詩。

李斯特的「前奏曲」是根據「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前奏曲」這種想法,唱出他的人生觀。這種想法是基於拉馬丁(Alphonse Marie Louis de Prat de Lamartine)的詩而來。原曲是根據法國詩人奧特朗(Autran)的詩所寫的男聲合唱曲「四大元素」(Les quarte éléments)的序曲。這是在1848年使用合唱曲中的主題寫成的作品。後來把這首作品修改,成為獨立的交響詩。發表交響詩時,把拉馬丁的詩作「詩的冥想」重新改編為序文,附在樂譜作為樂曲的標題。那序文是:

我們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頭一個莊嚴音符的無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嗎?愛情是每一顆心最嚮往的曙光,暴風雨猛烈的衝擊驅散了青春的幻想它那致命的雷電毀滅了神聖的祭壇,可是,最初感到的愉悅與歡樂不受到暴風雨的干擾的那種命運在哪裡呢?有沒有這樣一顆遭受過殘酷折磨的心靈,當暴風雨一過去而它卻不從田園生活的寧靜中去尋找撫慰呢?然而,看來人們很少會長久安於昔日投入大自然懷抱時所獲得的那種溫柔與平靜;一當號角長鳴,他便急速奔向召喚著他的危險崗位,以便在戰鬥中完全恢復自信,並充分發揮他的力量。(抄自維基百科)

由於詩的內容敘述的對象是多數人,因此這首作品的標題是多數形。
於1854年在威瑪由李斯特本人指揮首演。

序文的內容可以分成4部分,而與之相對應的音樂,其構造極像「威廉‧泰爾序曲」。但這不是此曲獨創性的本質。「前奏曲」的特異性,在徹底追求主題變化的可能性。這甚至於可以與華格納在「指環」裡,根據開頭空虛5度的聲音,創造出龐大數目的主導動機的作法相提並論。

「前奏曲」開頭主題開始於非常簡單的音型。請看下面譜例紅框裡面的旋律線。


很多人都知道,這音型與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6號作品136第4樂章「Muss es sein?(非如此不可?)」的音型(如下面譜例紅框內)極為相似。這很可能是偶然的事情,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當作「疑慮動機」而借用的。法朗克的交響曲d小調,也在代表「疑慮」的地方,使用同樣的音型。「前奏曲」幾乎可以說,是僅由此音型的變化所構成的。


這首作品可以視為有兩個主題、4部(緩-急-緩-急)架構的一種變奏曲。

第1部序奏,行板(Andante),4/4拍子。弦樂器兩聲撥奏和弦之後,低弦提出基本音型。這是「誕生」同時又是走向「死亡」的動機,因為這是暗示人生開始的主題。而依此曲的基本理念,「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前奏曲」。木管樂器加進來演奏基本音型,漸漸高昂後長號與低弦以基本音型奏出壯麗的號曲。等號曲安靜下來後,弦樂器上出現流利的第1主題。莊嚴的行板(Andantemaestoso),12/8(4/4)拍子。這當然是從基本音型衍生出來的旋律,依舊由管樂器對應。不久出現在法國號的牧歌似的第2主題,同樣的速度(L’istessotempo),9/8(3/4)拍子,也是基本音型的變形旋律。之後,法國號奏出第1主題,長笛回音。音樂變得有點不穩,第1部結束,並直接進入第2部。

第2部描寫人生的暴風雨。激烈如暴風的快板(Allegrotempestuoso),12/8(2/2)拍子。出現在大提琴上預告暴風雨來臨的不安的音型,也是從基本音型衍生出來的。接下來的暴風雨的音樂,根本就是基本音型。在狂風中屹立不動的銅管雄壯的主題,也是基本音型的變形。音樂達到高潮。須臾暴風雨走遠,木管與弦樂器反復第1主題,音樂安靜下來。

第3部為田園之歌,也是暴風雨後,慰藉的音樂。牧歌風格的稍快板(Allegrettopastorale),6/8(2/4)拍子。開始是在木管間提出的清晰的鄉下風格動機。這是全曲中唯一看不出與基本音型有直接關係的旋律。但是第2主題立刻出現,反復4次當中,愈來愈高昂,達到高潮後,直接進入第4部。在這一部分,法國號吹出的安穩的旋律,描繪出和平謐靜的田園生活。

第4部為果敢挑戰命運的雄勇的進行曲。活潑而進行曲風格的快板(Allegromarziale animato)2/2拍子。高音弦急速上下音階,銅管依第1主題的華麗號曲高唱。長號以基本音型的號曲回應。第2主題變形的過門主題後,音樂發展為第2主題變形的堂皇全合奏進行曲。進行曲後半,出現第1主題。再次過門主題。終於,出現在第1部的依基本音型的長號號曲,壯麗的結束全曲。

以上看到基本音型之多彩發展,以及引發出的音樂事象的多樣性,是很驚人的。附點4分音符的節奏,與下降半音再上升4度跳躍,從這麼簡單的動機,引出這麼多樣化的形態。這種基本動機的操作,是後來音樂創作方法之一,而李斯特在19世紀中葉就將其可能性,表現到極限。

與文學內容的結合也極優異。基本上,此曲是描述人生諸相,而從「向死亡之前奏曲」這種視野看這件事。開頭那段既非「死亡」又非「誕生」的音樂,就是這個意思。這是死者回憶生的音樂,超越生與死的音樂。這音樂薀藏又玄又深的哲理。

(Daniel Barenboim/ 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

(Valery Gergiev/WienerPhilharmoniker)

(Wilhelm Furtwängler/Wiener Philharmoniker)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樂譜:



台長: 雲翁
人氣(16,567) | 回應(1)| 推薦 (7)|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夏布里耶:狂想曲「西班牙」
此分類上一篇:華格納:齊格飛牧歌

Scott Lin
據說納粹喜歡用
2020-03-29 21:20:20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2020-03-30 14:05: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