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5 11:55:05| 人氣2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佛教的意識型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的佛教界受中國佛教影響甚鉅,今日大乘佛教的發展主要都在中國自成一格,早與小乘、原始佛教相差甚遠。這些在中國變化下的佛教,已經受中國政治與文化很深遠的影響;隨著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進入台灣,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意識型態的入侵,典型的是中國佛教協會;這種意識型態使信徒多數不易認同台灣本土意識。另一種的意識型態是有本土性的佛教,以「萬佛會」為代表,努力要擺脫中國化的佛教,欲建立一支屬於台灣本土的佛教。

  另外竄起的要算是「慈濟功德會」,在台灣經濟發展中的宗教產物;開始許多人以奉獻金錢來替代守戒,以做功德來使自己超脫苦果;但不可忽略的是,它的起源多少也是因證嚴法師給人謙卑的道德形象有關。它的意識型態也受中國佛教影響不小,但始終稱其採中立態度。此類意識型態也反應出多數台灣人的政治認同是 無清楚主張,或是明則保身,無意表態。

教授:董芳苑  學生:黃春生
教義的概要

  佛教的教義看似複雜,但大致可分成三類(一)原始佛教,釋迦本人的教訓。大致從釋迦「說法」起,到他「入滅」後約二百年間止。(二)小乘佛教,佛入滅二百至五百年間,即公元前第三世紀至公元第一世紀左右。(三)大乘佛教,約自公元第一世紀起到第九、十世紀左右。此三派都標榜以佛陀的教訓為中心,但事實上個中差異懸殊。佛陀的教理其實很簡單,是十足的自力修持的方法,是一種「自覺性開悟」,不靠任何神靈啟示;他所講的不外是:「四聖諦」、「八正道」、「三法印」、「五蘊」、「十二因緣」與「五戒」等。往後的教義發展更為複雜,也與原始佛教大不相同。

1. 四聖諦,諦是「真理」之意。

  所講的即是因果論,即世間因果與出世間因果。世間的因果,是迷的苦果(苦諦)與苦因(集諦)所組成,它是人生一切痛苦及生死相續的根源。要擺脫人生苦難就要追求出世間的因果,即是要「悟」,悟的果即樂果(滅諦),悟的因即樂因(道滅);如此的悟人生才會有快樂,才能脫離苦難。

2. 五蘊,蘊是「集合」之意,又稱「五陰」。即色、受、想、行與識蘊。

  佛教徒常稱人是處於「五盛陰苦」的環境中;人就是受到這五種蘊障蔽了人原有的佛性。但總言之,要說的是人由物質(色蘊)和精神部份(另外四蘊)組合成,生命不過是苦難的輪迴,沒有真正的起源。所以,人要認清這些事實才能悟到解脫之道;換言之,知道苦的來源才能解決苦的問題。要解決苦的方法,即是要追求「八正道」。

3. 八正道

  這是教導人如何解決苦難,獲得生命解脫的方法。後人又將此法分成入世與出世兩方面:「入世八正道」,即教導人實踐以成仁人君子,可說是道德規範;行「出世八正道」即可使人獲得生命解脫。

4. 三印法

  佛教是什麼?佛陀定三印法用以鑑定教理。即「諸行無常」,一切諸法(現象)無論是物或心,都在流轉變化,所以是無常不定的;「諸法無我」,佛陀觀察世間萬象起於因緣,因緣一但歸滅,人生也歸滅,所以生命也是假象無常,故主張「無我論」亦謂「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即斷絕因果輪迴,寂靜入滅,此後不再有苦難的輪迴。

5. 十二因緣,就是用十二互緣的現象,來說明生死輪轉的過程

  佛陀對第一因的論證並不觸及,因為因緣在過去、現在、未來中是因果輪迴,要指出何者是生命第一因似乎不可能,因它是不間斷的循環系統。

貳、當代佛教簡要

  釋迦死後,佛教僧侶不久即分裂成上座部(十一派)與大眾部(九派)兩大派。這兩大派以後又再分裂許多小派。到公元前一、二世紀到公元第一世紀左右分裂到二十個部(即派別)。分裂的原因大多起因於對教義的見解、解釋的不同。佛教後來逐漸在印度消聲匿跡,反而外傳到附近鄰國,並且發展壯大,至今大致可分成三類: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密教為主的大乘佛教。

一、小乘佛教(部派佛教)

  注重自力自渡,較接近原始佛教的教義。現主要存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

二、大乘佛教

  主張可他力普渡眾生。傳在中國後主要有幾派:禪宗、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密宗(隨後另外討論)等。其教義簡言之,(淨土宗與密宗除外)都把一切的問題歸到「心」(mind)上面,只要心能夠開悟明白,我心原本清淨,無所謂無明,涅盤等也都不存在了,而追求自我原本清淨無穢的「本來面目」。

三、密宗

  稱得上佛教教義第三系統。本宗又稱「真言宗」,真言意為「咒語」;密教的起源主要吸取婆羅門教的咒術而成。本宗以「大日經」為主要信奉經典。另外印度與尼泊爾的密教傳入西藏後,結合西藏民間巫術成為「喇嘛教」,又稱「藏密」。

台長: 理耘
人氣(2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佛學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大 寶 法 王 簡 介
此分類上一篇:噶陀創寺始祖–噶當巴德協大師最後的教言 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