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27 23:24:06| 人氣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銳專訪】小黛:素描都會生活的女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碰撞溫馨的散文

第一次遇上小黛,是在一個假日的深夜,逛到他的個人新聞台--IS LIFE,看著看著居然上了癮,沒一會兒文章全部不見了,正當我以為是網站掛掉的同時,一篇一篇的文章又出現了,原來小黛在進行個人作品的整治工程。

這種感覺很溫馨,不像聊天室有互動的對談,小黛貼了一篇,我就看了一篇,我知道在網路的某一個端點有一個女人正在反芻以前自己的作品,而網路的這一頭有一個貪得無厭的男人,正在咀嚼某一段過往,雖然沒有交流,我分享了她的成長與喜怒哀樂。

小黛寫的文章大部分屬於散文的類型,與現在流行的心靈寫作不同的是她紀錄一段過往,不溫不恂,沒有太多的啟示,但是會淡淡的留在你的心理面,或許這是你我的故事,才會有那麼深的共鳴。

我們小時後的國文課本就有陳之藩、梁實秋的作品是小黛的最愛,最近比較多接觸的是大陸湘南作家沈從文的自傳與邊城,還有一些李白的詩句。比較特別的是喜歡早期的台灣民謠歌詞,如楊三郎的作品及那個時代的台語歌。

對於網路上的碰撞,小黛有不同的看法,每一個人看文章總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人在留言版留言,又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散文的奧妙就在這裡,有時像一面鏡子一樣,看文章的人看到的是自己。小黛喜歡在別人的留言版碰撞,碰撞後又拿回來給自己的散文加溫,這就是網路的奧妙。

*隨性的寫作時空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發黃的書桌舖上咖啡色織布桌巾,緊緊壓著桌巾的是電腦,灰白塑膠質地映照在深沉的棕色布面,散發協調美感。電腦左後方放著一株大落落的黃金葛,這樣的植物一點也不費力氣的瞠脹葉面,只消陽光與水就活得理直氣壯。

右方刻意讓出的空間是為置放待處理的公事文件,電腦喇叭與筆筒大方的安在螢幕旁,evian的礦泉水是為補充被電腦輻射的肌膚,書桌的抽屜一拉出就成了電腦鍵盤的置放處,滑鼠墊是部屬送的momo粉紅熊圖案,旁邊綠色小鬧鐘是提醒約會時刻到臨的吉祥物。

電腦螢幕的上方,抬頭一看,是窗。

老舊房子的紗窗容易磨損,開開關關幾次後,便不再執著鐵窗外的長春藤,所以蘭花是活得最長久的植物。窗前面牆,有陽光沒視野,不過風倒是吹得涼爽,尤其在今天這種下著雨露的夜晚,那種透心涼,讓我夜晚等待的心多了些清爽。

這就是小黛每天與電腦的對話空間。沒有固定時間,想寫就寫,沒感動就不寫。

*兒時記憶

小時後在傳統的農家長大, 父母搬離小農村到隔壁鄰村去開雜貨店, 小黛從六歲開始見證了努力工作台灣人的歷史, 活像一個小媳婦似的,每天公雞提鳴就要起床開店,天還沒有亮就要忙到汗水淋漓,下午放學要幫忙到夜半三更,灑掃乾淨才能安穩入眠--【家族記憶】轉折

我頭先以為只有養女才會過著這樣的生活,有兩個哥哥的小黛,從小可能備受同學的欺負,在學校中偶有哥哥的保護,這或許是甜蜜,看完了小黛的家族記事,有歡笑也有哀傷的回憶,但是一如她對事情的淡淡書寫,所有的不滿似乎只投射在沒有生命的物品上面,例如被母親關在戶外被蚊蟲咬傷,情感卻轉化成為彭彭沐浴精還有百摺裙下的藍色憂傷--【家族記憶】澡味

我問小黛是不是對這樣的童年有點懊悔,也有對父母的埋怨,她給我的答案永遠沒有對與錯,是與非,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一段過往總不好用刀切成一半來看,會變成四不像,如果把事情從不同角度來看,每個人的判斷都會不同,看到小黛的文字就是如此的有趣,第一次看會覺得是鄰家陽光女孩的故事,第二次看會覺得是一個不合群髒髒不洗澡小孩的故事,1989年,19歲,小黛有一個機會赴台北開始她的都會女子生涯.

*義工生涯樂在生活

剛剛到台北的小黛,前幾年的薪水一個月只有八千塊,還在藝術欣賞協會當義工,對一般的年輕人來講,這樣的生活應該不容易適應,年輕的心應該是盡情的享受娛樂,在街頭與同伴大聲的喧嘩,去PUB啜酒,在KTV盡情吶喊,把所有賺來的錢花花光﹔工作的時候在背後講講老闆的壞話,並且斤斤計較工作的內容,但是小黛不斷地在工作中學習。

小黛在【再見台北】藝術欣賞協會寫著:

『年輕的我在課堂裡,得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感動,一種生命最初對美的體驗,雖然在那樣的年紀,還不懂得讀古人的文字或畫,必須要留心那個時代背景。如今我雖早已忘卻這些老師們傳授的智慧與經驗,但在生命的探索與價值上,我不無受到影響。而除了這些講者的教誨,還有一種巨大的滋養是來自於義工的互動力量,在這些過程中,人們來來去去,各自歷經青春的終結、生活的挫敗、歡欣,有些人曾是我的堡壘,而我也曾是別人的依偎。縱然後來創辦人據說捲款而逃,但他所讓我感受到對美最原始的那份感動,依舊迴盪在我心中。』--摘自【再見台北】藝術欣賞協會

小黛喜歡散步旅行,喜歡美食,喜歡四季風景,也有許多朋友,這個城市的鋼筋水泥的背後,在她的眼裡總有熱情,櫛比鱗次的高樓底下總有寫不完的新鮮事。『年輕的時候不懂什麼是告別,長大了是從悲傷中明白離開的意義。』這句話在一直在我的心理環繞,在城市長大的小孩子可能不了解離開的意義、告別的惆悵,但對從小隻身從南部上來的小黛,生活中的波瀾已經許多,比較喜歡平淡的生活。

*愛家與戀曲

小黛一輩子架構心中家的形狀:幾張布面沙發,一台電視,木質地板,昏黃燈光,有飯桌,有朋友,有聲音,一個會有人呼喊你吃飯,洗澡,上班,睡覺的屋子。或許是巨蟹的戀家,從小嚴厲的父親讓小黛享受不到應有的父愛,母親也說過:「出了這個家門,你就自己過日子,別想從家裡拿走什麼,也不用回饋給家什麼......」。

對於戀曲與感情,小黛說:

『愛,之於我,真是甜蜜,也是多樣風貌,愛讓我認真觀看另一個生命的相貌。我常目中無人,不是驕傲那種,而是獨善其身。有能力我會釋放,我不曾對待自己以外的生命如此用心。果然,愛人讓人看見自己的需要,望見生命可以的精采。這樣形式的書寫,坦露了我的景況我的思緒,我唯一憂心的是愛人的心情。我那過多的敏感質剖析了自私的慾望本能,可是我終究讓文字來解除我的焦慮,當然也會因為解讀者的不同而帶來其他撞擊。許多感情,我情願真實的讓你明白,再也不要陰霾而錯落初心。

有時書寫很弔詭。它讓人舒坦,卻也讓人受創,那種種的無法辯解,就讓文字的感情,去解我的思唯與告白。 這一段長長的思念,隨著我的私日記刊載著我固執的深情,也記錄著我邁進中年卻未遺落的純真。而且這段愛依舊在蔓延,依舊存在人世間,我的人生中有這麼一個他,之於愛情我是值得的,我肯定這些曾經將陪伴我一直勇往前走。

不孤獨的走。謝天,謝地。』

這種愛,就是陪伴,不是佔有也不是擁有,而是那種惺惺相惜,互相了解,互相疼惜的哪種力量,這樣的能量會讓人充滿可能性,小黛的日記裡面有欲仙欲死的愛,沒有邏輯的散文,像極了戀人絮語內的語句,『你不施壓,卻將我折磨觸怒。你的眼中我很清楚,我的心中你卻模糊,你無離愁,我很忌妒,你的淡泊,令我無助』,或許愛就是如此。

小黛對於他的另一半的感覺:

『之於我的愛人,他有時像是我的好友,有時像是我的老師,有時像是小孩,他偶爾可愛,偶而世故,偶而強壯,偶而甜蜜,我跟他的關係,不只是愛情,還是陪伴。

談戀愛是人生歷練的一種,能讓你善待一個不同的個體,你會懂得用心去經營,你會明白什麼是等待煎熬,什麼是幸福甜蜜,什麼是愛人與被愛。能不能對寫作有幫助,要看作者是否有在文字上下工夫,寫作除了體驗外,還是需要懂得如何將想表達的感覺用字與文法描繪出來,不是只靠感覺。』

最後節錄小黛最喜歡的作品,不客氣,或許人與人之間就該有這些好心情。

*節錄【交換日記】不客氣

◎ 之一

你知道的,握手與擁抱是不一樣。

朋友的深度,從握手力道就可窺知。

我從第一次的相識,斟酌你對我的分寸。

用手上的溫度,拿捏彼此的在乎。

想靠近,還是疏離?想撫慰?還是攻擊?我從你的掌心窺見你靈魂。

人家說雙手萬能,萬能的手傳送的是實際體溫,熱?冷?不是華氏攝氏,是在不在乎。

握手,對我而言,真是一門大學問。

◎ 之二

擁抱,需要一種衝動與熱情,一種動容的氣。想要時,那足以令你不顧一切飛奔而去,使勁抱緊,有時會讓人不能呼吸,卻姿意甜蜜。

擁抱有對象是幸運,不管是男是女,老或年輕,感情的重量貼近時就看得清。身體黏在一起,心卻離個十萬八千里;隔空虛擬,思想卻沒差距,緊密就不虛擬?虛擬就不實際?

擁抱就是好在這裡,只消靠近,不發一句,就可訴盡所有思緒。

有些感情,說了,嫌虛,不說,鬱結,這時擁抱最好用,紮實捏緊,眼睛一閉,心就在徜徉幸福裡,沒天沒地,想就這麼下去也值得,好像人生幸福僅在此刻,過去不重要,未來不清楚,只有當下最踏實。

......看全文請按這裡......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590705/file_combine.php?File=707076_2002-03-23_22-52-19

相關網站:IS LIFE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590705/index.html


台長: 水瓶子
人氣(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