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7 00:19:10| 人氣2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習慣能引向自我實現的人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命好不如習慣好

亞里斯多德曾言:「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單一的舉動,而是習慣。」日常生活中,為了趨逸惡勞,自然而然形成一套行為模式,當遇到同樣情境時,便不假思索用後天形成的這套機制去處理,人以為是按照自己的思想在做事,其實是被後天的「觀念」和「習慣」所操縱。唯有覺察思維、跳脫觀念,才能成就真正屬於自己主宰的人生。

●從腦部科學、神經科學及認知心理學的領域發現,人類95%的行為是由無意識的腦部活動所掌控,一般人根本無法察覺自己原來是一個表裡不一的人。(Getty Images)

⊙千峰

在西方科學中,對於行為的研究,早期最有名的大概要推生理學家巴夫洛夫所作的實驗了。巴夫洛夫的「條件反射」實驗中,讓狗聽到一聲鈴聲後,就給牠食物。久而久之,狗在聽到鈴聲後,本能地會聯想起食物,並流下興奮的口水。

在這個例子中,狗狗的行為習慣最終變成一種機械的運作和反射,有輸入就有輸出,而這也與行為心理學派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探討刺激和反應之間的關係,把中間的心智過程視為黑盒子的運作,將其忽視。

反觀在精神醫學中的精神分析及精神動力學等領域,則是著重於心智活動對事情本身的詮釋:認為是在本人有意識的情況下,對事物的理解才產生了行為,或是至少是在所謂潛意識的情況下所做出的舉動。不過無論心智活動的本身對行為之塑成的參與程度如何,習慣的形成以及表現常常對本人而言是無意識的。

在研究中發現,有85%叛逃的顧客在滿意度調查中表示,他們對原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不過他最後的行為還是選擇不購買該產品或服務。也就是說,人們實際的選擇常常跟認為要選擇的結果很不一樣,有時甚至完全相反。對此,作者歸納指出,其實人的行為只有5%是經過思考的。從腦部科學、神經科學及認知心理學的領域發現,人類95%的行為是由無意識的腦部活動所掌控,一般人根本無法察覺自己原來是一個表裡不一的人。

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4屆的小羅斯福總統,從小時候開始,羅斯福的母親就為他安排了很嚴格的作息時間表:上午7點起床,8點早餐,再跟隨老師學習2到3個小時後休息,13點吃完午飯後再學習到16點。醫學上認為人的生理周期在上午10到11點注意力和記憶力最好,而在下午15至16點創造力最旺盛。小羅斯福的學習恰恰被安排在精力最充沛的這段時間裡,從小養成了依據時間規律生活的習慣,不斷持續,最終成就卓越。

「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西方心理學的研究,指出了一個關鍵,人的行動塑造著習慣,久而久之習慣就成了這個人的一部分,形成了他的生命性格,反過來成為人的主宰、命運的關鍵。

改變僵化觀念 突破壞習慣

彼得.聖吉(Peter M. Senge)在《第五項修練》書中談到了自我超越與改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簡單的說就是習慣,無論是思考或行為的習慣,當我們遇到相同或類似的事情常常「不再」或「不用」思考,依循過去的經驗而做出反應。尤其是成功的經驗,經常會讓人掉進「成功的陷阱」。那麼此時「意識」的本身就變得相當關鍵,對自己的習慣保持觀照,進而才能突破、改善,如同古人吾日三省吾身,養成覺察習慣的新習慣。

那麼覺察到不好的觀念或習慣之後呢?這麼簡單就能有所改變了嗎?針對這個問題,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在1887年發表了一篇關於改變習慣的研究,曾給出數個重要建議:首先,要找到改變的動機,發掘那些對自己產生不良效應的習慣,並且要求自己改變。再來要避免試圖在短時間內做太多變化,但要強迫自己立刻行動。

華盛頓大學的研究指出,制定新年計畫的人,其中只有63%能堅持2個月。那麼除了不斷增強自己的意志之外,是否有一些輔助的方法呢?首先要樹立一個清晰、詳細的目標,籌劃一個實際可行的策略。並且同一時間只專注於一個目標,也不要指望一蹴可幾。◇

http://news.epochtimes.com.tw/10/4/6/135869.htm 

台長: 小天使
人氣(2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健康生活 |
此分類下一篇:十項簡單好習慣-擺脫混亂生活
此分類上一篇:中市文化局2010身心靈整體健康講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