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2 15:42:00| 人氣4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詞牌解說---采桑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平韻格 采桑子
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尊前集》注“羽調”,《張子野詞》入“隻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令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韻)+|--。(韻)+|--+|-。(韻)&+-+|--|,+|--。(韻)+|--。(韻)+|--+|-。(韻)
《作法說明》

自花間、北宋以來,詞譜〈采桑子〉上下片的第三句,原不必重疊上句。自從李清照〈添字采桑子〉創出疊句的變體,別樹一格之後,於是不少詞人也摹擬李清照的形式,將原本不須疊句的上下片第三句重疊前句。如此起節拍疊沓、旋律柔軟動聽相對的將詞的效果與情韻,更往上推一層,自此後人也效此手法以增添詞情。

作者簡述
辛棄疾是南宋時代一位關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愛國詞人。他出生時,正是民族英雄岳飛被趙構、秦檜一夥殺害的前二年。西元1127年,金兵一舉攻取開封,徽、欽二帝被俘,北宋滅亡,憤怒的中原百姓終于在1161年紛紛起義抗金。年僅22歲的辛棄疾聚集2000人投入農民耿京領導的抗金義軍,被任命為義軍“掌書記”,共同領導義軍。
  辛棄疾南歸後,向宋孝宗進《美芹十論》。他根據自己兩赴燕京,深入河朔一帶所瞭解的情況,闡述了“女真虛弱不可畏”的理由;批判了“南北有定勢,吳楚之脆弱,不足以爭衡于中原”的投降謬論;對南宋王朝如何變被動為主動,如何抓住時機進軍收復中原失地等等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由於投降派的極力反對,英明果斷的《十論》始終沒有得到統治者的重視。辛棄疾毫不氣餒,不久又向宰相虞允文進呈《九議》,內容和《十論》基本一致,但他這次卻尖銳地指出:打擊敵人,恢復國土,是關系到國家、生民的大業,不是皇帝或宰相的私事,應當上下一心共同參加。《九議》和《十論》的命運一樣,辛棄疾的愛國熱情、戰鬥精神和卓越的軍事才能沒有得到理解和重視。
  1181年,主和派對辛棄疾的抗金行動和要求予以誹謗與彈劾,於是辛棄疾被逐出朝廷,棄置不用達20年之久。這期間是他詞作的盛期,由於理想與現實的矛盾而造成了他豪放而深沈的詞風。他的詞絕大部分是反映收復中原統一中國的意志和對投降派偏安誤國的痛恨,這就集中地表現了當時人民反抗民族壓迫、渴求統一的願望和要求,成為幾百年來一直振奮鼓舞人民愛國精神的名作。
  辛棄疾64歲時,南宋大臣韓氏想進軍中原建功立業,曾起用辛棄疾做鎮江知府。辛棄疾也想借機會實現抗金夙願。他一方面向韓氏進言:進軍前務必做好准備,一方面派人潛入金國去偵察敵人兵馬數目、屯戍地點、將帥姓名、帑廩位置等,還趕制萬套軍裝,要召募壯丁訓練一支英勇善戰的隊伍。誰知這一切都沒有如願以償,1207年10月3日,辛棄疾便含恨去世,死時68歲。據《濟南府志》載,他臨死時還大呼“殺賊!殺賊!”抗金決心至死不渝!

例如辛稼軒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采桑子曲調適合表現情感流露,在眾多詞牌中算是被使用較多的曲牌,節奏優美,柔和,很適合詞人抒懷吟詠情,而對一般人來說也是一很好發揮的詞牌。於上下兩片2.3句6.7兩句也可不疊,而於第一句與第四句 平仄除可平可仄字,格律是相反的,整個來說詞譜簡單,詞韻綿長.

台長: 馬賊
人氣(4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