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0 16:03:35| 人氣15,092|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法蘭西之吻-《法國女星蘇菲瑪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蘇菲的電影幾乎我都看過了,
這張劇照是007縱橫天下裡的造型,她在這部片中飾演壞女人。當然這畢竟是好萊塢片,
法國片的調調就是和老美的財大氣粗不同,
因此蘇菲在法國飾演的幾乎都是文藝片為主。
蘇菲在亞洲廣受歡迎,由於她的臉孔帶有東方色彩,
也就是有某些角度看上去有像東方人,因為大多數的西洋人臉孔生硬,
蘇菲則美的很柔和,不具侵略性,
再加上頭髮又是棕色較金髮碧眼的老外與我們感覺上更親近,因此亞洲人為何如此愛戴她也不是沒有原因~~
也因為她非常具有亞洲緣,因此被法國政府指派為亞洲親善大使!
在台灣知道、喜愛蘇菲的人也很多,
且她不出幾年就會來台灣訪問,
我相信很多朋友對這位女星應該也很熟悉。
關於我所喜愛的女星,可參見《伴隨我長大的美女影星,我著迷的女性形象》這篇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rthistory/3/1278267174/20070121070827

附帶一提,蘇菲瑪索身高173公分,
跟我一樣哩~~^^

中文姓名:蘇菲瑪索

英文姓名:Sophie Marceau

英文全名:Sophie Danièle Sylvie Maupu

出生日期:1966/11/17

出生地方:巴黎 法國 Paris, France

身高:5’ 8” (173公分)

眼珠顏色:帶有些許墨綠的褐色,像是湖水的色澤。
髮色:亞麻棕


作品表:

Lezioni di volo (2006) (拍攝中)

Anthony Zimmer (2005)

À ce soir (2004)

Clefs de bagnole, Les (2003)

Je reste! (2003)

Alex & Emma (2003)

Belphégor - Le fantôme du Louvre (2001)

Fidélité, La (2000)

The World Is Not Enough (1999)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99)

Lost & Found (1999)

Firelight (1997)

Marquise (1997)

Anna Karenina (1997)

Al di là delle nuvole (1995)

Braveheart (1995)

Fille de d’Artagnan, La (1994)

Fanfan (1993)

Note bleue, La (1991)

Pour Sacha (1991)

Pacific Palisades (1990)

Mes nuits sont plus belles que vos jours (1989)

Étudiante, L’ (1988)

Chouans! (1988)

Descente aux enfers (1986)

Police (1985)

Amour braque, L’ (1985)

Joyeuses Pâques (1984)

Fort Saganne (1984)

Boum 2, La (1982)

Boum, La (1980)



網站:

http://www.imdb.com/name/nm0000521/ << 英文

中文對照
作品集-電影

《007之縱橫天下》 (2000)

《情慾寫真》 (2000)

《浮生一世情 Anna karenina》 (1997)

《路易十四的情婦 Marquise》 (1997)

《英雄本色 Braveheart》 (1995)

《在雲端上的情與慾 Par-dela les nuages》 (1995)

《豪情玫瑰 La fille de D Artagnan》 (1994)

《留住有情人 Fanfan》 (1993)

《藍色樂章 La note blue》 (1992)

《情書戰場 Pour Sacha》 (1991)

《心動的感覺 L etudiante》 (1990)

《我的夜晚比妳的白天更美》 (1989)

《雪琳孃 Chouans》 (1988)

《來自巴黎的女孩 Pacific Paradis》 (1988)

《警察 Police》 (1985)

《沙岡堡 ort Saganne》 (1984)

《再一次接觸 La boum 2》 (1982)

《第一次接觸 La Boum》 (1980)
其實我比較喜歡年輕時候的蘇菲,那時她清新的氣質和甜美的笑容令人著迷!
後來她逐漸演出較為情慾的角色,在螢幕前的尺度也越來越豪放,也許是跟她年紀越來越老成有關。
法國女星有一個很厲害的點:就是她們都不容易老!!!
年紀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法國第一夫人凱薩琳丹妮芙不用說了,她從年輕到老都是扮演螢幕上的第一美女,有部片”Belle Momon”,她女兒的男朋友還愛上她...總之步入老年的丹妮芙依舊是法國人眼中的第一美女!
再來比丹妮芙稍微年輕幾歲的伊莎貝艾珍妮--我心中最美的女神,
她就更不用說了!50歲了還美得像20歲的少女,皮膚依舊白皙無暇、嘴唇依舊粉嫩,簡直可以算是世界奇蹟了![凱薩琳至少看得出”年紀”,伊莎貝則是完全看不出來,太恐怖了。]
艾曼紐琵雅,法國人眼中的大美女,金髮碧眼、長腿豐唇,
她和本篇的蘇菲瑪索差不多都已經是40多歲的女星,
雖然今日新人輩出,
但總覺得法國人的審美就是比好萊塢要來的深度一點...
怎說?
好萊塢不出幾年就有一堆甜姐兒,女人越年輕越值錢,
過了40歲就算老女人,很難再螢幕上擔任第一女主角,幾乎都會成為年輕女主角身旁”重要的”女配角 。
但是法國電影不見的如此,雖說年輕女星沒有人不愛,
不過中年的熟齡女星依舊有她們固定的市場,
即使已經邁入中年,依舊風韻猶存,
在螢幕上與年輕男星大談姐弟戀,沒有人會說噁心。
於電影中寬衣解帶、大膽的表現自己,
流露一種閱人無數、歷盡滄桑的熟齡美感,
這種帶有歲月痕跡的美,不是年輕小丫頭可以比的上的。
蘇菲當然也算是”熟齡”的女星,
她就算到現在40歲左右,仍舊保有少女的氣質[這點有不少法國明星做得到,可見她們真利害]
只是我個人覺得她後來拍得片子若以”類型”來說,
似乎不太適合她,她演類似《路易十四的情婦》感覺上刻意的展露風騷與性感,反而讓我覺得怪怪的。
英雄本色算是我第一部蘇菲的電影。我相信也很多人看過,這部片是我國中時上映的。原本去看這片的理由,就是衝著「法國大美人」蘇菲瑪索的名號去的,
那時對她不熟悉,
就真的只是想瞧瞧這位「法國大美人」究竟有多美~~[很無聊吧,我承認我對美麗女星的好奇遠勝男星]
當時算是我剛接觸洋片不久,
對洋片一切,不管是電影原著小說、電影原聲帶,通通入迷,
現在想想,會喜歡上外國藝人好像從小就可以看出來。
很多朋友小時後都是國片的死忠,
甚至跟我說老外長得都一樣,完全分不出來~~XD
但是我國小就跟著媽媽看西洋老片,那時候對於洋片裡漂亮的女星產生一種莫名的神往,
開始因為麥可傑克森之故迷上西洋音樂,對西洋的新鮮事兒還真的很帶勁~~
高中聽西洋音樂到達尖峰,就連我現在碩士班也是唸西洋美術史...好像對西洋的東西就是蠻有感覺的.........
言歸正傳,我會衝著「法國大美人」這幾個字跑去看英雄本色也就不奇怪了!
這部片的電影原聲帶,至今都是我認為所有電影原聲帶中最好聽、最感人的!
詹姆斯霍納寫的太好,以致於奧斯卡最佳配樂慘遭滑鐵盧。理由是:完全搶走電影的風采!配樂畢竟是配樂,假如氣勢壓過電影本身,
就應獨立出來當作完整的交響詩來演奏了!
打從看完這部片後,
英雄本色的電影配樂,就常常被我拿來用長笛演奏~~~
有興趣聽聽看的朋友,可致:http://blog.xuite.net/emmasartre/flute/5238994
另外,詹姆斯霍納得到奧斯卡最佳配樂的鐵達尼,其中蘇格蘭風笛吹奏的部分,也是我常常拿來練習的片段之一!
http://blog.xuite.net/emmasartre/flute/5238945
豪情玫瑰是繼英雄本色後,我看的第二部蘇菲的電影!
其實這部片的蘇菲還很青澀,一副野丫頭的模樣,卻相當討人喜歡!
本片說穿了是部法式詼諧戲謔的電影,
很輕鬆,很有趣,
沒有嚴肅的主題。
其實La fille de D Artagnan翻譯成中文應該是”達太安的女兒”。達太安也是除了法國三劍客之外,最有名的劍客,嚴格上應該一起算成四劍客才是。
這部片講述年輕、衝動又美麗的愛路易絲,為了要替教母報仇,離開修道院遠赴巴黎尋找年邁的父親-達太安之助,然而包括三劍客之內,四人都已經老了,不想在去淌這混水。但是衝動又熱情的愛路易絲說服了長輩同她一起到皇宮揭發陰謀,接而產生許多有趣又危險的故事........之類的。
第一次看到這片時,我還蠻驚訝的,因為看了英雄本色後,就以為蘇菲就是苦情路線的最佳代言人,誰叫她在英雄本色中憂鬱到不行的演出深扣我心啊~~
想不到人家在法國可不是這樣演的,
豪情玫瑰裡的她美的活潑、野性、生氣盎然,想當然爾也是帶點任性,
但是卻相當可愛,笑起來甜美到不行,怪不得年輕時代的蘇菲被法國男人譽為「永恆的至愛」,以及「法蘭西之吻」,
正是因為在電影中她散發清新的氣質與熱情的活力,
撼動所有觀眾,包括國中時期的我。
話雖如此,
我對她的第一印象,
還是英雄本色裡頭那位悽美哀怨的法國公主呵~~~
路易十四的情婦,這部片翻譯的真差!英文片名跟路易十四的什麼情婦一點關係都沒有。
原文是Marquise,這位莫里哀和拉辛時代著名的女演員!這部片蘇菲飾演一位成長於農村,粗俗潑辣卻極富舞蹈和演戲天份的女性,
在這部片除了可以看到不同以往氣質路線的蘇菲,
反而可以感受到蘇菲盡力擺脫”玉女”的形象!
片中她飾演的鄉村舞妓粗俗不已,
不僅朝著偉大的悲劇演員臉上吐口水,
還會蹲在地板上掀裙子檢查月事來了沒.........XDD總之很刻意的擺脫以往清純形象就是了。
雖然這部片某些環節我個人覺得她沒有演得很完善,甚至有些僵硬,
不過大體說來,整部片的劇情結構我相當喜歡!即使她某些段落可以也的更好,但是至少在這部片她有”燃燒”自己,並且享受演出本身的感覺!

Marquise後來被拉辛重用,並且成為他的情人。悲劇演員一生的終點,竟也在舞台上以自殺宣告結束!當一個演員發現這個世界不再需要她,那對她而言無非是宣判死刑。因此Marquise會選擇吞食劇毒巧克力之後死於舞台上也就不奇怪了!

貼上一篇文給大家瞧瞧,我覺得這位網友寫得很好!
演員: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
貝納‧紀歐德(Bernard Giraudeau)
蘭伯特‧威爾遜(Lambert Wilson)
2004/11/13
一、 劇情介紹
瑪奇絲出生在貧困的低層社區,靠著她的美艷與舞蹈並出賣靈肉為生。當時已名聞全法國的劇作家莫里哀正好帶著劇團經過,演員雷奈及莫里哀同時看上了她,但雷奈出了一筆錢給瑪奇絲的父親,並與瑪奇絲閃電結婚,因為雷奈答應瑪奇絲在舞台上演出一角。
但莫里哀擅長的是喜劇,瑪奇絲一上舞台竟然嚇得忘詞,幸好靠眾人的機智化解了演出的尷尬。從此莫里哀就只讓瑪奇絲跳舞。正巧被路易十四的弟弟看見,遂將瑪奇絲介紹給路易十四。但瑪奇絲不以此為自滿,她要求莫里哀安排她一個角色,甚至不惜以色相誘,但莫里哀還是堅持己見,這使得瑪奇絲相當失望,傷心地欲跳宮廷的水池自殺,幸好被宮廷的劇作家拉辛所救。拉辛教導了瑪奇絲演戲的方法,並答應為她寫一齣悲劇,女主角「安朵瑪」由她擔綱演出,同時與當代最有名的悲劇演員佛利多同台飆戲。
然而瑪奇絲是一名天才演員,當她開竅之後,總覺得佛利多做作的表演方式太老套,她寧可將感情完全融入,然後自然地演出,這與當時的表演美學風格差異甚大,甚至受到佛利多的杯葛。但瑪奇絲的堅持,拉辛似乎也無可奈何。沒想到正式在路易十四面前表演時,竟受到國王的賞識,於是瑪奇絲瞬間成為當紅的悲劇演員。
事實上瑪奇絲能夠演出也得力於政治的鬥爭。拉辛賣力拉攏瑪奇絲是為替皇后製造國王的寵幸機會,由於發現瑪奇絲的丈夫雷奈是個阻礙,於是皇后要拉辛以毒巧克力害死雷奈。
瑪奇絲在一次宮廷聚會中陪路易十四入庭院水池朗誦拉辛的詩歌,但卻患了嚴重的感冒。女僕瑪莉為她拔罐,瑪奇絲也教她表演的方法與心得。瑪奇絲急急趕往劇場,因為已經轟動的「安朵瑪」似乎只有她能表演,況且拉辛對她表示的愛之誓言中也承諾永不讓別人演安朵瑪。但這一次瑪奇絲卻勞累得在舞台上昏倒了。
當瑪奇絲三天後醒來,莫里哀告訴她「安朵瑪」的角色已被瑪莉取代時,瑪奇絲吃下毒巧克力,然後奔上舞台,死在拉辛的懷中。


二、 劇情分析
片名雖取「路易十四的情婦」,但事實上女主角瑪奇絲是周旋在十七世紀法國兩位名劇作家莫里哀與拉辛之間的情愛糾葛。
莫里哀與拉辛是同時代的當紅劇作家,但兩人的命運與際遇截然不同。而更大的差異是莫里哀擅長「喜劇」的村野舞台風格;拉辛則是以宮廷悲劇成就他的創作。於是瑪奇絲這名虛構的角色介於兩位名劇作家之間,在不同的生命動能中,必然會承受兩者的心靈折磨。
本片的著墨點雖放在拉辛較重的比例上,但卻也不忘以瑪奇絲力爭上游的獨特性格作了多樣化的詮釋。瑪奇絲出身貧困的低下階層,當她知道莫里哀的劇團看中她時,她毫不猶豫拋下親人隨劇團流浪四處演出。瑪奇絲會舞蹈,這是天生的資質,但演戲雖然也講究天分,可是卻必須懂得表演的方法。瑪奇絲初期遇上困難,而不受莫里哀的賞識,但瑪奇絲可不管這些,因為既然已經認定了目標,她是不會中途退怯的。
拉辛看上瑪奇絲除了覬覦她的姿色之外,更大的動力來自為皇后物色吸引皇帝的舞者,所以第一眼見到瑪奇絲時,拉辛的慧眼早就有了決定,只是想到瑪奇絲的舞台表現方式出乎眾人意料之外。這一點的「詮釋」精神非常具有現代戲劇的觀念,大膽地解構了傳統的悲劇表演型態,融入了「人」的感情激素。也就是說表演者以更真誠的情感傳達出角色的內心世界,並取得台下觀眾的共鳴,這在十七世紀的戲劇中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從這個角度而言,瑪奇絲的生命位階瞬間就被提升了,她不再是靠皮肉賺錢的街頭舞女;她是可以傳達詮釋角色生命的天才演員。但一名演員從上了舞台之後,幾乎已經沒有其他出路;她會願意以生命與舞台作交集,就算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除了瑪奇絲之外,其夫雷奈也是在演戲中辭世的。
沒有上過舞台表演的人實在較難體會這樣的感受。因為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種生命的再現,也就是一名演員會比平常人有更多生命的展現,不管悲劇喜劇,其實也都是一種重要的人生真諦的測試。可惜的是瑪奇絲終究無法跳脫「悲劇」與「喜劇」的嘲弄。
莫里哀生於一六二二年,卒於一六七三年,是法國最偉大的喜劇作家。他的戲劇觀念強調了獨特的重要原則──人們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形成喜劇上的對比。這也是他慣常以諷刺的自我來凸顯他要傳達的訊息與主旨。莫里哀具有法律學位,但一生中卻從未在法界從事過任何工作。因為在耶穌教會念書時他就常常研讀古典戲劇,在二十一歲時就與一群青年朋友成立了「光明劇團」,從一六四五年至四七年之間,至法國各地表演,但因劇本幼稚不成熟,再加上當時政治並不穩定,最後劇團就解散了。莫里哀更因負債而被捕入獄,之後在外流浪多年,靠演戲為生,但也因為這段艱辛苦難的日子,使他能夠細心觀察人生百態,同時也在坊間廣泛地蒐集題材,這才使得莫里哀在日後的劇作中,能真切生動地反映描寫出法國人民的生活。
一六五五年發表的「輕佻人」深受好評,使莫里哀以劇作家的身分初露頭角。一六五九年在宮廷內上演「造作的年輕女郎」單幕鬧劇得到路易十四的賞識,並提供他一個永久的劇院,為皇室寫作喜劇。莫里哀劇本很少帶有哲學思想,但卻敏銳地以民眾時下的談論迎合了一般人的口味。莫里哀的戲劇文學創作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義大利的但丁、英國的莎士比亞居於同等的地位。
然而莫里哀逝世時,法國博士院以他是伶人,不願承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直到一七七八年才在他的鑄像上刻上:「他的榮名毫不虧缺,我們的光榮反有玷污。」
拉辛誕生於一六三九年,卒於一六九九年,也是法國相當偉大的劇作家之一。他的寫作年代正屬於法國的古典時期,他也遵循古典寫作的規則,使用簡單而集中的情節。拉辛的原創性也相當高,他曾自豪他的藝術理想就是「從無中創造有」。
拉辛的作品與莫里哀完全相反,全是悲劇。而他的悲劇英雄又幾乎同出一轍──他們都是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強烈感情下的犧牲品,他們都忽略現實,並且想要將自己的意願加諸在別人身上,但終告失敗。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主角都促成他們最愛的人的死亡;到最後,這些英雄們會認清他們的幻想,並接受人類的悲哀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瑪奇絲最後的死亡不就印證了拉辛的悲劇定律嗎?當瑪奇絲充滿旺盛的生命力站上舞台之際,其實就已經確定了她日後的悲劇命運。
一齣戲能夠同時出現兩名世界聞名的劇作家,這是令人驚喜的。基於此,特別就兩位劇作家的背景與創作風格作較詳盡的分析,相信對觀賞本劇會有更深入的理解。不管是喜劇或悲劇,人既然身在其中,就必須專執地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http://images.google.com.tw/imgres?imgurl=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movies/poster/Marquise.jpg&imgrefurl=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movies/show.php%3FThis%3D38&h=300&w=250&sz=22&hl=zh-TW&start=21&tbnid=zuil1p7E3vAoCM:&tbnh=116&tbnw=97&prev=/images%3Fq%3DMarquise%26start%3D20%26gbv%3D2%26ndsp%3D20%26svnum%3D10%26hl%3Dzh-TW%26sa%3DN
浮生一世情可以算是我最喜歡蘇菲的作品中的前三名。
理由是我覺得在這部片中,
蘇非真的有發揮到演技,
就是有”演到”的感覺!不會像以前有些作品感覺只是插花一下,或是演得不夠深刻...
也許跟演技男星西恩賓對戲有差吧![注意!西恩賓不是西恩潘喔!兩個是不一樣的人!]
安娜卡列妮娜是托爾斯態享譽國際的文學鉅作,
文學批評很喜歡舉托爾斯泰這部作品為例。
我大學修了色彩學這門課,
老師就說道,
色彩和髮色搭配上的技巧。
他就舉了安娜卡列妮娜這部小說為例:
在片頭最盛大的宴會中,
安娜身穿一襲高貴神秘的全黑禮服,
配上她漆黑的頭髮、白皙的肌膚,
宛如女神降臨、美的不同凡響,硬是把書中另一位女主角凱蒂給比了下去。[凱蒂金髮碧眼,穿著紫丁香色的禮服,色彩上的反差不如安娜強烈。]
因為這堂課,引起我的興趣拜讀托爾斯泰原著,
書中駭人的結局鋪陳真是令人震驚.....

蘇菲版本的安娜卡列妮娜,
有演出安娜極端的猜疑與不安全感。
蘇菲在這部片正如她自己說的,整個人都陷進去了~~
因此她在這片所展現出的戲劇張力較她其他作品還要強烈。
當然,最終安娜幾近崩潰,一路上喃喃自語直到臥軌自殺,
還是小說有力,電影這邊處理稍微薄弱了。
西恩賓也是我欣賞的男星之一。他在這部片中飾演渥倫斯基,高大英俊又年輕有為的軍官,他愛上了大官卡列寧的夫人安娜,從此兩人一同毀滅........
我一直都覺得帝俄時代的軍服很帥氣!
那時已經有電燈之類的發明,
正是舊時代與新時代的交替,
男士的大禮服多半都是像這樣帶有金穗裝飾,
看上去就是相當挺拔有型!
還有西洋人有在正式宴會戴手套的習慣,
女士們還會在手套上戴戒指.......[感覺就是很容易滑落><]
不禁讓我想我們自己的大禮服是長什麼樣。
西裝?全世界都一樣,應該不算。
中山裝?旗袍?在我眼裡算是,
可是現代人已經很少這樣穿著了。
常常覺得國人對於穿著上的要求實在很低,
或是總是穿不對場合,
該正式時不正式,不該正式時又叮叮噹噹一堆,
可能是台灣整體沒有像樣的環境,
所謂的”正式場合”和一般場合的界限也不甚清楚,
既然在國家音樂廳都可以看見穿拖鞋聆聽演奏的學生,
那台灣還有哪裡算是”高雅正式”?
我真的不知道了。
早期師大美術系的老教授,
男老師穿中式長袍、女老師身著傳統的長旗袍,
就是讓人覺得非常有名師的架式。
那個特殊的年代過去了,
現在許多人都覺得只要舒適即可,
已經不太願意在穿著上花腦筋。
可是我覺得一個民族的美感,除了從他們的文化、藝術可看出,
衣著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當然所謂的”美”,並非一味追尋流行的腳步,
穿得很像韓國人、日本人就較作美[現在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當作這兩國的人了...唉!]
而是要自己去挖掘本身最美的一面,
當然,還包括平日所累積的人文素養,
這樣才叫美,穿得也好看。
可惜很多人都不重視了,
台灣老是被笑稱俗,
甚至許多不長進的人就乾脆把”俗”當作台灣的文化........>”<
該講究時都不講究了,難怪我們的總統是這個樣子......[抱歉,我好像扯遠了,這篇是講蘇菲瑪索,sorry~]
蘇菲拍攝的平面攝影總是很有韻味,
就像大部分頗具代表性的法國女星一樣,
散發濃郁的法式風情和淡雅宜人的女性魅力!
她就像是生長在巴黎沃土裡嬌豔的玫瑰,
在她身上,就可以看出這個城市的浪漫情懷,
要說她就是巴黎的縮影,還真不為過!
這張我很喜歡!
背後就是凱旋門。
Champs-Elysees就是指香榭大道,
蘇菲站在晚霞餘映下的香榭大道上,
真的很有味道!

台長: Emma Hsu
人氣(15,092) | 回應(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我與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好萊塢影史十大電影女神!
此分類上一篇:我心中永遠的繆思女神!《法國不老妖姬-伊莎貝艾珍妮》

死猫
我也很喜欢苏菲玛索,很漂亮,又很有法国的感觉~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我更喜欢大菠萝啊~没看过那个片子,不过大菠萝在里面真的很帅啊~那天还看过前一阵子大菠萝拍的惊悚片,越看越喜欢他~
2007-07-19 16:26:04
Emma
想不到死貓也欣賞蘇菲哩!
不過大波羅是啥?@@是人還是片名??
2007-07-23 10:14:12
死猫
大菠萝就是西恩·宾……看了指环王里的Boromir以后,就叫大菠萝了……他弟弟Faramir是小菠萝……俩人是菠萝兄弟……
2007-07-23 13:43:44
Emma
了解了.......我也很喜歡魔戒說,只是一時無法領悟,呵呵!
他很有男子氣概,帥到不像話!尤其是跟蘇菲合演的這部片,穿起俄國軍裝簡直..........[流口水]
2007-07-25 12:05:34
Julia
我最喜歡她的"芳芳""FanFan", 她那個時候美得不得了, 電影和配樂也非常的美, 我最愛的電影之一!
2010-01-06 00:41:0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